關于高等職業學院音樂欣賞教學中若干問題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孫 麗
摘要:音樂欣賞的意義在于通過對音樂作品的充分體驗,培養音樂的感受能力,音樂的審美意識以及音樂的獨立思考能力。本文在對目前全國部分高職院校開設音樂欣賞課程的現狀進行闡述分析后,從音樂欣賞課教師所需要具備的素質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方面改進課程教學質量進行論述。
Abstract:The significance of music appreciation for music through the full experience, the ability to feel the music culture, music, music aesthetic awareness and independent thinking. In this paper, some of the current country music appreciation cour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describ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from the music appreciation class teachers need to have the qual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multimedia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were discussed.
關鍵詞:高職教育 音樂欣賞 多媒體技術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 Music Appreciation Multimedia
一、高職院校開設音樂欣賞課的意義
隨著提高人的整體素質和促進人的個性發展,成為現代教育的核心。高等職業教育開始從生涯規劃的角度關注學生的完美性發展,即從過去培養單純的“技術勞動者”轉變為培養“技術人文者”。而音樂藝術審美教育以其特有的全面性和趣味性為我們實現教育目標提供了一個嶄新的途徑。音樂欣賞不但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一個獨特而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一種通過對具體音樂作品的聆聽及其他輔助手段來體驗和領悟音樂美的教育形式。它通過音樂欣賞的審美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擴大音樂視野,提高感受、體驗、欣賞、評價音樂的能力,并發展想象力、豐富情感,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豐富和滿足,身心得到健康協調地發展。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音樂學科更有著其它學科無法替代的作用。
二、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現狀及所而臨的困境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普通音樂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在許多開設音樂教育課程的高職院校里,其教學狀況也是不容樂觀的。
首先,各高職院校對音樂欣賞課的重視不足。音樂欣賞課作為提高高等師范院校學生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各高職院校對其都十分重視,但只有部分學校單獨開設了音樂欣賞課。而且大部分的音樂欣賞課的教學都只是流于形式,教學設施落后,資金投入不足,造成音樂欣賞課教學質量普遍不高。部分音樂教師的教學也僅僅局限于看懂五線譜,學唱幾首歌曲,欣賞一些音樂作品。
其次,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方式對學生缺乏吸引力。目前高職《音樂欣賞》課程以中外古典音樂作品欣賞作為主要教學內容,授課的形式比較單一,教學過程沉悶,教學效率低下。大多數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還只停留在感官和娛樂的層面上,老師將欣賞的作品先做簡單介紹,然后放音樂,學生聽,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狀態,不能從音樂中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更談不上從音樂中獲得啟迪和思想的升華。
再次,在某些學生心目中,流行歌曲成了音樂的同義詞,一些內容空洞、格調低俗的流行音樂充斥校園,而比較高雅的民族音樂和交響樂則無人問津。這種現象也與高職學生人文素質基礎相對薄弱,審美水平不高,所受的藝術教育不多的生源特點息息相關。他們對歌曲的欣賞是以“好聽”或“不好聽”來形容,缺乏對歌曲的意境、內容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因此也就缺乏對藝術歌曲進行欣賞的能力,“從音樂中提煉美”只能成為一句空話。
三、音樂欣賞課教學的改革及其途徑
面對音樂欣賞課所面臨的困境,其改革應該是根本性的、徹底的,多方位的;是具有前瞻性和其歷史意義的,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教學改革”。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應加快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人文修養。
隨著網絡的發展,音樂音像制品傳播速度加快,使得學生在走進音樂教室之前已經接觸了大量的音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音樂審美趣味,使得音樂教師從音樂知識技能的傳授者變成為學生音樂生活的指導者。教師只有用自己的音樂世界與學生的音樂世界碰撞、交融,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去創作屬于他們自己的音樂生活。這也對從事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教學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僅要掌握從事音樂教育工作所必須掌握的本專業的特定技能,如演唱、演奏、作曲技術理論、音樂史學等等方面的專業技能,還需要有較高的文學素養,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不斷增強自我音樂知識儲備的能力。
其次,運用多媒體技術能有效提高音樂欣賞課教學質量。
近年來,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多地運用于音樂欣賞課的教學實踐中,不但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地耳聞目睹中外風土人情、人文歷史畫面,創設出豐富的音樂情境,而且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大大提高了音樂欣賞課的教學質量。例如,在介紹肖邦的音樂作品是可以欣賞貓和老鼠版的《匈牙利狂想曲第2號》,夸張搞笑的情節立刻抓住了學生注意力;或者在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時,在播放音樂的同時用多媒體播放出經過剪輯的電影或者動畫版的《梁山伯和祝英臺》,讓學生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或者在欣賞交響樂時利用課件向學生介紹作品中描繪的場景、音樂主題以及代表它們的各種樂器的音色和形狀結構,以及在樂隊中的具體位置和作用等。教師不但可以用各種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喜愛音樂,而且要善于用生動活潑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藝術的氛圍中獲得審美的偷悅,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音樂教育正在越來越多地走進高職校園。普及音樂欣賞課程不但能夠促進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健康發展,培養大學生的音樂素養、文化素養;而且能夠豐富他們的人生體驗、讓他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得到最自由廣闊的發揮。
參考文獻:
[1] 蔣菁,等. 中國音樂文化面面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7.
[2] 張紅. 試析多媒體技術在高師音樂欣賞課中的應用[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3] 張悅心. 音樂欣賞課教學的革命[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5,(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2901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