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西部大開發新規劃前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王延春 姚佳威

  來自國家發改委等多個渠道的信息顯示,虎年春節之后不久,中央將召開全國西部大開發總結會,會后將出臺一攬子促進西部大開發的新政策,統稱為“西部大開發新十年規劃”。
  
  提高“含金量”
  
  “新十年的西部開發規劃在目標、政策措施和路徑等方面,都與前十年有很大不同,政策力度會更大,含金量更高。”參與西部大開發新十年規劃研究和論證的中國社科院西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耀告訴筆者。
  對于人們最為關心的優惠政策延續問題,陳耀透露,國家對西部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政策、財政轉移支付和稅收傾斜政策、對西部教育醫療等民生改善的支持、對西部擴大對外開放的政策,都將繼續延續并加大力度。
  同時,國家還將研究出臺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比如西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政策,西部民族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政策,一些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向西部傾斜的政策。
  在繼續強化西部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的基礎上,未來十年國家將更多地著眼于提升西部地區的自我造血能力。西部地區包括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西部與東部之間、西部地區城鄉之間)會有明顯的提高。
  據國務院西部開發辦原副主任曹玉書介紹,在今后十年的西部大開發中,將注重調整資源依賴型發展方式,實施資源就地轉化戰略,延長西部資源型產業的鏈條,同時積極培育非資源型新興產業。另外,國家將擴大西部地區向西開放的力度,通過新亞歐大陸橋和陸地邊境貿易,盡可能多地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
  此外,放寬民營經濟限制,吸引民間參與基礎設施投資,亦將成為西部提速的關鍵。
  據悉,除了少數需要政府控制的公益性項目,大多數基礎設施項目都可能向民間資本開放。
  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會不會出現工業到處開花,造成新一輪大開采、大發掘?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楊偉民表示,西部生態環境脆弱,許多區域不適合搞工業化、城市化。有些地區過度開發,會令其成為不適宜人類居住的環境,如青海三江源地區就是以往區域政策誤區的一個縮影,過去幾十年畜牧業的過度開發,造成該地區水土流失、草場退化、水源減少等現象越來越嚴重。
  如果從保護環境考慮,西部的許多地區應列入限制開發區域,但如此一來,西部大開發該如何進行?“解決方法是,加大對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的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和社會管理的財政支持;建立橫向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實行下游對上游地區、開發地區對保護地區、生態受益地區對生態保護地區的生態環境補償等辦法。現在國家已經在一些地區試行生態補償機制?!睏顐ッ裾f。
  
  延續財稅優惠
  
  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即將到期,投資西部的不少企業都在擔心相關政策會“叫?!?。
  曹玉書認為,西部仍需要一系列扶持政策來吸引社會資本。過去十年,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在西部地區新建交通、電力、水利、郵政等項目的企業所得稅實行兩年免收、三年減半征收(“兩免三減半”)。這些政策都應該繼續,不能半途而廢,不能釜底抽薪。
  筆者從國家稅務總局稅政司獲悉,稅務部門正在研究后續政策,初步思路是現行稅收優惠政策基本不變,在投向上做適當調整,在認定和管理方面將更加規范和嚴格。另外,土地、金融等其他政策基本維持不變。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告訴筆者,今后十年國家財政轉移支付還將進一步持續,力度上也將進一步加大,但在具體政策上會有所變化。比如稅收方面,企業所得稅稅率優惠15%保持不變,而促進西部產業結構調整的一些稅收優惠政策覆蓋面將會拓寬。從財稅政策整體上看,可能由過去區域性扶持為主,向區域性與產業性扶持相結合的方向轉變,具體對能源、礦產、農產品深加工等西部特色產業進行傾斜與扶持。
  外資方面,全國政協經濟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商務部原副部長張志剛告訴筆者,考慮到西部地區開放程度較低,吸引外資有限,未來將繼續支持外資向西部投資。
  
  加大環資補償
  
  筆者獲悉,西部地區最關注的資源稅改革和環境補償機制也已經啟動。
  目前,中央財政已設立了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已累計投入資金200多億元,將七億畝重點生態公益林納入補償范圍,并對礦山生態環境補償試點做出部署。
  同時,中央財政還通過提高環境保護支出標準和轉移支付系數等辦法,加大對青海三江源、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以及部分天然林保護區等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過去十年來,相關財政轉移支付總額已達7000多億元。
  除中央轉移支付外,在新的十年中生態補償將實現來源多元化,造成環境破壞的企業提供當地環境治理修復的補償資金;來自下游的受益地區補償實施環境保護和治理的上游地區;中央財政對跨省區、大流域的治理保護提供補償資金。
  與此同時,資源稅改革也已啟動。資源稅偏低一方面造成西部政府財政收益低的問題,另一方面導致資源開采和利用的浪費。過去十年西部大開發中無序、無度的資源開發與偏低的資源稅不無關系。
  (摘編自2010年第4期《財經》)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30120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