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華人:永住與歸化間徘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杜海玲
2007年,在日華人永住者有117329人(其中特別永住者為3086人),而歸化(即取得日本國籍)的在日華人總數是101073人。由此可見,永住者人數已經超過歸化者人數,二者加起來有21萬人。
當在日本生活有了些年頭、安居樂業之后,歸化?永住?這個話題就一定會成為家人討論的重要題目。在所有旅居日本的外國人的簽證身份之中,這兩樣可以說是最代表穩定的身份表示。它們象征著身份和生活的安定。但是,究竟是永住,還是歸化?這也是很多人猶豫不決的問題。
喜歡日本所以歸化
通過采訪,可以感覺到歸化派分兩種,一種是基本上的身心歸化,即由于在日本生活時間長了,習慣并且喜愛日本的生活,心甘情愿地讓自己和后代變成日本人。一種是出于功利考慮,為了方便而歸化。盡管很多華人都說,歸化的人在日本人眼中,依然是中國人,而在中國人那里,又是個“假洋鬼子”,總之,是兩面不討好,但也有人是從內心感到歸化很好。
住在神奈川縣的李君告訴記者,他家歸化已經近8年,從未曾感到后悔過。因為“既然決定在日本生活了,當然是完全融入進去才更能生活得好。我們一家3口人都非常喜歡日本,小孩是在日本出生的,和日本的普通小孩一樣長大,我們領他回國的時候,他很不適應。我和妻子商量后,就決定辦理歸化手續,一年后就批下來了。前幾年,流行海歸,周圍也有人回國發展得不錯的,我們心里也有那么一點點蠢蠢欲動,心想帶著日本國籍到中國畢竟不方便,起碼需要辦簽證。但每次回國一比較,感到我們還是愿意在日本,那不僅僅是硬件的問題,我甚至可以說,國內現在經濟發展是很快的,機會也是很多的,但我和妻子的人生觀都是要享受人生,這倒不是說我們要多么富貴,而是能安靜地按照自己的心愿生活。起碼,擁有安全的食物,清潔的空氣,單純的人際關系,只要遵紀守法,就可以作為一個有尊嚴的人而舒心地生活。尤其是看到國內那種勾心斗角的人事糾紛和紛繁復雜的關系網,我們毫不后悔讓自己的后代成為日本人,只要他做一個單純、質樸、善良的人,不在乎他做什么國家的人,但從目前來看,生活在海外更能保持人性本身的善良。不是說國際化、地球村嗎?我覺得人本來就是漂泊的,誰在哪里生活,都是祖先那一代漂到了那里。對于成為日本人,我心中懷著自豪”。
歸化能否跨越心靈的國境線
在日華人相識交往,往往會問對方是永住還是歸化?;卮鹩雷〉娜?總是顯得坦坦蕩蕩,而歸化,則有些需要小聲說出的感覺。這種尷尬的感覺來自何處,被采訪者們表示原因很多,其中主要一項是由于日本與中國的特殊關系,即是說,如果是獲得了美國國籍,會有揚眉吐氣高人一等之感,但日本國籍,卻常使人一半是自豪,一半是自卑。
日本作為傳統上的非移民國家,長期以來形成了封閉、保守、排外的島國國民性,這種根深蒂固的特性很難讓歸化者真正融入這個大家庭。另一方面,中日兩國之間交織著太多的恩恩怨怨,雖然是一衣帶水,但民族之間的戒備心理,遠未消除。這就注定歸化者面臨著嚴峻的心態調整。
東京都的遙水女士表示,對于剛認識的人,她通常都不說自己已經歸化了,而是模棱兩可,不做明確回答,直到她感到對方是可以信賴的人,才愿意說出自己已經是日本國籍。據她說,這是因為怕遇到愛國憤青,怕被莫名其妙地鄙視一眼。當然,說到底,也是因為自己心中不是很心甘情愿地歸順于日本,而是出于現實和功利主義,選擇了日本國籍。遙水是她家在歸化時新起的名字,表示自己是從遠在千山萬水之處來到日本的。她承認自己內心并無對日本的熱愛,只為可以自由地海外旅游,為小孩在學校與日本同學處于完全同樣地位等理由,心底對自己的歸化并無完全認同,并且切身體會到在日本人那里,自己是中國人,在中國人那里,自己是“漢奸”的尷尬處境。
心底有一些尷尬,這是一部分歸化了的華人的共同現象。但正因為這尷尬,滋生出了自豪和自卑。自豪的是自己是拿著日本國籍的,在這個國家呆得名正言順,比起那些還需要去入國管理局小心翼翼辦理簽證的同胞,自己無疑是高枕無憂、高人一等,言談之間甚至還會出現“你們中國人”這樣的語句。但眼見著這幾年國內大環境不錯,永住似乎更加如魚得水,可以得到兩邊的好處,所以,內心又有一絲后悔――早知道,就辦永住了。手拿日本護照,但日本護照是否能跨越心靈的國境線?這是歸化的華人面臨的問題??梢哉f,越是日語水平好,在日本生活如魚得水的人,越能跨越心靈的國境線,反之,則是“我心依然是中國人”――但不是出于熱愛,而是出于難以真正融入日本的尷尬心境。
永住成為黃金選擇
曾經,申請永住給人一種比登天還難之感,因為需要在日本連續生活20年以上。20年,給人一種漫漫無期感。自從變為了10年,華人看到了曙光。這一轉變,與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同期,從各方面看,永住有利的籌碼都增多了。
其實,在日本申請永住比申請入籍還要難,最基本的條件就有區別。在日本申請入籍的基本條件是連續在日本生活5年以上,而申請永住則要求本人必須連續在日本生活10年以上,且要連續工作5年以上。
盡管永住比歸化難,但更多的華人選擇了永住。永住者說,從長遠考慮,兩邊的好處都能得到,比如買房、子女上學、老后生活,以后看看兩邊,哪邊好就往哪邊靠。
不用跨越心靈障礙,不用丟棄國內可能獲得的方便,不用去入管續簽證,不用被鄙夷為賣祖求榮……永住,在大多數華人眼中,幾乎是黃金選擇。而且,永住的人,可以申請歸化,但歸化了的人,就無法再轉為中國國籍。
毋須贅言,永住者理所當然地增多了。
歸化是一條不歸路,可選擇的機會(如回國)相對少了,但也正由于無路可歸,所以容易心無旁鶩,自在自得。永住者面前很輕易地就被擺上了兩條路:留日或回國發展,但正因為有兩條路,可能左右逢源,也可能患得患失,猶豫不決。世事沒有兩全,這是永恒的定律。旅日韓國人作家柳美里曾經發過這樣的感嘆:媽媽,你為什么堅持讓我保存韓國國籍?這讓我心中很沉重。我希望我的下一代能作為日本人,在日本精神輕松地生活。
這也可能成為旅日華人永住者后代(多是生長在日本或很小就來日本的孩子)的心聲。
記者在采訪中還感受到,人的處境往往決定了他的思維走向。歸化了的人,會從歸化中找到很多有利之處,來再一次確認自己歸化的正確性。永住的人,則會找出各種理由,來微微同情歸化者,因為他們再也沒有別的選擇。
歸化和永住,各有各的利弊。被采訪者們各執己見,猶如一場擂臺。
歸化派與永住派
“生活在日本,那就是因為喜歡日本的好的地方,干脆歸化了,一勞永逸。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拿著日本護照,感覺就是比拿著中國護照好。中國人喊著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其實看看國內,買東西都千方百計買外國的,說是日本的東西就是比中國好。”
“我是歸化了的。因為我覺得我現在至少在日本生活到退休。將來在日本或者是在中國養老都有可能,回中國不會有不方便的?!?
“為什么有長期在日本生活的打算,卻又不歸化呢?就是想兩邊撈好處吧!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沒有那么好的事情。我愿意成為一個愛日本的人,每一天都這樣自由輕松?!?
“自己還是過不了自己心中那一關,還是不愿意把國籍給改了,畢竟祖先都是中國人,畢竟中國養育了我。歸化了就是日本人了,我和家里人都會無法接受的。”
“我認為永住好,因為我在國內有養老金及大病統籌和住所。入籍后,國內的養老金就不能領了,這里交的年金要到65歲才能拿到,太遙遠了?!?
“如果入籍了,就是外國人,要在中國長住,要簽證啊。如果是永住,就方便了。要拿中國的綠卡,那可不容易?!?
“以為歸化了就是日本人了?我覺得歸化的人從本質上還是個中國人,而且是個自我身份不確定的中國人,這樣的人太可悲了。”
“我們想回中國就回中國,想在日本就在日本,多么自由。打死我也不歸化?!?
“我周圍的朋友,嫁日本人的選擇了歸化,理由是反正一輩子也不回去了。嫁日籍華人的也選擇了歸化,理由是去國外旅行方便。我選擇了永住,理由是,回自己國家還要簽證太麻煩,更何況自己的老公又不是日本人,不用一輩子呆在這兒。去國外旅行?一年才幾次啊?自己的國家,父母親友都在,總是要?;厝サ?。所以還是永住好?!?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3192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