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背景下政府部門財務風險控制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財務管理是政府部門管理活動中內部建設的關鍵,有效控制各種財務風險是政府管理工作存在的前提。大數據技術的使用,使得政府部門財務風險控制更加有針對性、更加系統化。但是在政府部門財務風險控制與大數據融合的過程中,需要從政府管理思維、財務管理模式及人才培養方面進行創新。文章針對大數據背景下財務風險的控制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大數據;財務風險;控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917191
1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移動智能技術、云計算等信息技術也有著不同程度的進步,目前,大數據成為了社會大眾關注的“新星”,利用深度挖掘的大數據潛在價值,使得政府部門可以更加準確地預測未來發展趨勢,與此同時,這種基于大數據分析所形成的社會發展趨勢完美契合了政府財務風險控制的需求。對于政府部門財務風險管理來說,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傳統財務風險管理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政府應深度研究當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優化大數據背景下財務風險控制環境。
2大數據時代政府部門財務風險預警中存在的問題
21財務管理觀念陳舊,對大數據技術認識不到位
大數據背景下,政府部門財務管理風險控制理念的落后嚴重影響了對財務風險的控制。詳細來說:由于過度強調地方經濟考核指標,政府部門財務管理將工作的重點放在了經濟效益最大化的方向上,從而導致在社會管理過程中會遺漏掉一些非經濟的信息,使得財政管理陷入唯經濟成果論中。在政府財務管理部門,員工在任職前的經歷不同,所處崗位不同,使其對財務管理對象的認知存在一點偏差,高度重視有形資產,輕視數據所包含的信息價值,從而導致政府的財務工作信息化建設嚴重滯后,無法與大數據背景相融合。
22信息共享不及時,內部控制建設不完善
在大數據背景下,社會中各個環節的快速、有效溝通都是建立在信息共享的基礎上,而在政府部門財務管理中,信息共享不及時,造成財務會計數據真實性不高,根據這些數據分析出的信息應用性也不高。比如說,某些部門在進行內部控制建設時,財務部門獨立于其他部門,造成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不及時、不順暢,從而對財務部門收集數據的工作產生一定負面的影響,甚至其他部門不會積極的配合、支撐財務部門的工作。若對政府財務數據的獲取不及時、不準確,會造成部門所作出的財務管理決策缺乏全面性,增加了財務風險。
23財務人員素質略低,無法合理使用大數據技術
在大數據背景下,政府部門要想對財務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就應對財務人員的數據分析能力,財務管理能力,風險意識、職業道德等素質要求更為嚴格。但就目前政府財務管理人員的基本素質情況來看,大部分財務管理人員的基本素質并沒有達到大數據背景下財務風險控制的最低要求,財務管理理念落后、專業知識不足、風險控制能力水平低下使得他們在財務風險控制工作中難以起到真正的作用。
3大數據時代政府部門財務風險控制的相關對策
31分析大數據時代的財務管理特點,轉變財務風險控制思維
大數據最基礎的特點就是擁有海量的數據,在大數據背景下,政府部門的財務風險控制需要結合大數據分析技術,從而為政府提供更加可靠的數據信息。在政府部門財務風險控制中,創新理念對其有著非常重要的的指導意義。相較于傳統的財務風險。大數據背景下的財務風險具有了新的特征,越來越復雜的財務管理環境,需要更加系統的理論來支撐。由此可見,其一,要建立大數據意識,要將大數據分析觀念有效融入到財務會計信息處理過程中,采用智能財務管理系統,把人工操作導致的財務風險降到最低,從而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安全。與此同時,要在財務風險控制過程中逐漸滲透精細化的觀念,從細節開始,當財務數據較多時更要注意細節,保證對部門財務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其二,要從政府部門的管理層開始改變對大數據的看法。當前有部分高層管理者或者財務管理者認為大數據是通過模型對未來進行預測,而在政府部門實際會面臨諸多不確定的因素來影響未來的發展,因此用大數據分析技術來進行預測缺少了靈活性。所以說,結合大數據背景,利用數據分析結果的應用性來改變政府部門管理和對大數據分析技術的誤解;其三,要明確財務風險控制的關鍵。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對財務風險控制中的成本、收益進行深度分析,并盡最大能力來控制政府的財政損失,采用全程控制的思想,提升數據分析結果的應用性;其四,要將大數據融合進政府部門的管理文化中。大數據管理一種全面管理、系統管理、量化管理的思想,它不僅能夠優化財務風險控制結構,還能夠促進傳統財務風險控制模式的改變,引導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增加財務風險控制工作對大數據分析技術的肯定。
32實施新的財務管理模式,創新財務風險控制方法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斷加快,數據規模在不斷增大,數據整合的程度也有著飛躍性的發展。為了使政府部門的財務風險控制更加適應大數據背景的特征,需要對傳統的財務風險控制做出調整,管理者可以從以下入手:首先,結合大數據的優點建立新的財務風險控制模型。新的財務風險控制模型具有更全面的分類別分析功能,能夠對政府部門所面臨的財務風險有著直觀的分析;其次,結合財務風險控制信息化的要求,優化財務風險控制組織的結構。大數據背景下,傳統財務風險控制工作的局限性要徹底打破,采用科學合理的組織結構設置,明確財務管理信息化結構中工作人員的職責,為數據分析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后,要完善財務風險控制流程。在政府部門實際運行過程中,因為財務風險具有很強的傳導性,所以財務風險控制流程也要對應的進行完善。否則,一旦某一環節出現空檔,財務風險控制會受到極大的影響,政府財經將面臨損失。
33加強數據分析人才培養,構建財務風險控制專業團隊
在大數據背景下,傳統財務風險控制工作中的員工已經不能滿足大數據分析的工作要求,還存在一定幾率增加政府部門的財務風險,所以應加強對財務風險控制人員的培養。其一,從思想上提高人員對財務風險控制的認識。傳統的財務風險控制知識已經無法滿足當下社會現狀,政府可采用培訓等活動,提高財務風險控制人員的信息技術,培養信息化財務風險控制意識。其二,明確財務風險控制人員的工作崗位及崗位職責。要結合政府部門特點、業務需求,科學合理的設置財務風險控制人員數量,促進政府部門財務風險控制的不斷完善。其三,培養精準化的人才。政府部門財務風險有效控制離不開財務專業人員的支持,政府可以與各高校達成協議,培養精準化的人才,達到人才與部門財務風險控制有效銜接。其四,加強對財務風險控制人員的績效考核標準,在大數據背景下,政府可以依靠大數據分析技術的優勢,對財務風險控制人員的工作作出全面的考核,保證政府內部財務風險控制的有效性。與此同時檢測出工作人員的財務專業水平,并根據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培訓計劃,避免人為因素造成的財務風險。其五,要高度重視財務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操守,不論是傳統的財務風險控制工作,還是大數據背景下,新的財務風險控制工作,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操守都是至關重要的。
4結論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背景下,政府部門應將大數據的特點融入到政府管理發展趨勢等因素中,對政府部門的財務風險控制進行優化,深入分析財務風險控制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從思想上開始改變,從行動上做出調整,從信息化建設上取得支持,從人員培養中獲得數據分析應用價值,從而逐步優化財務風險控制過程,為政府部門的科學管理與決策打下堅實的財務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麗哲 基于大數據的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體系模型的構建[J].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7(17):27-28
[2]崔慧巖, 李秋云 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的挑戰與變革[J]. 管理觀察, 2017(30):166-167
[3]張志國, 王瑩 試析大數據背景下的財務管理[J]. 全國流通經濟, 2016(34):82-8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6970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