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數據背景下財務轉型問題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數字技術的不斷涌現,創造出了新的經濟形態,傳統的企業經營和組織管理模式受到了挑戰。文章通過分析數字化變革對財務管理模式、方法、內容以及范圍等產生的深刻影響,對財務工作方式產生的影響,以及對傳統管理會計工作產生的深遠影響,思考數字化變革背景下財務管理的轉型升級與創新變革、財務工作者傳統思維方式的轉變以及財務共享服務的轉型升級。
【關鍵詞】 大數據;管理會計;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 F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19)09-0097-03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促進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集群,壯大數字經濟。大數據等新興數字技術正在悄無聲息地推動著財務學科的邊界、內涵及實踐探索方式發生改變,對財務學科人才培養、思維創新、實踐成果等方面帶來了新的挑戰,更提出了財務對于企業戰略性和創造價值力具有服務性的更高要求,財務轉型勢在必行。
一、財務數據的應用現狀
目前,各個企業的會計信息化建設程度差距較大,很難要求各個企業使用相同的標準建設會計信息化平臺。會計數據是企業進行各種業務分析決策的數據信息來源,因此會計數據的真實性和來源至關重要。在傳統的會計電算化條件下,會計數據由電算化系統根據記賬憑證進行采集,會計數據信息的質量和數量直接依賴于記賬憑證的錄入。傳統財務管理既受制于計算機服務器硬件的存儲容量、網絡傳輸速度、運算處理速度,又受制于財務軟件的功能,財務數據的共享性較差,可供運算分析的財務數據資源較少,多年來會計的職能主要體現在會計核算上,也就是會計確認、計量和披露上。再加上財務軟件的結構設計是封閉性的,大多數財務軟件沒有設計數據輸出接口,導致二次會計數據信息孤島化,難以滿足財務管理的新要求。
二、數字化變革對財務轉型的影響
2016年《G20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將數字經濟定義為:“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優化經濟結構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必攧盏谋举|是對經濟活動的反映。在當今數字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企業管理者面對著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經營環境,管理決策的復雜系數和難度系數不斷增加,決策結果對企業的影響程度更加深遠,企業管理層要樹立用會計數據去創新、去管理和去決策的意識。財務部門是企業最重要的大數據中心,財務部門要從傳統的財務報表生產者,轉變為輔助企業進行規劃、控制、分析和決策的管理者。因此,在數字經濟時代,管理會計的重要性更加突顯,財務管理由核算職能向管理會計轉型,財務人員也要主動轉型,以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發展的要求。
?。ㄒ唬底只兏飳崿F了會計從復式記賬向多維記賬的轉變。目前,會計的記賬方式依然以復式記賬法為主。復式記賬法通過簡潔的借貸方法,精簡地記錄下經濟活動的財務信息。但是由于經營活動的數據信息被記賬憑證、總賬、明細賬、財務報表等層層精簡壓縮,難以避免信息失真。管理會計要求對經濟活動追本溯源,通過多維的數據分析為決策服務。由于財務信息的記錄方式長期以來沒有突破復式記賬法,再加上受到計算機的運算和存儲能力等限制,從而造成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在數據分析方面產生了斷檔現象。
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的出現,解決了以往計算機服務器單體架構存在的弊端,特別是突破了對數據存儲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的限制。多維記賬方式可以實現同時將現金流數據和業務數據記錄在會計憑證上,容納多維、海量的業務信息和會計數據,使經濟活動的數據信息更加真實完整。財務分析數據的相關度、可靠度和準確度不斷提升,為財務決策提供了更加系統全面深入的信息。
?。ǘ底只兏锎偈关攧展芾淼姆秶鷱膬炔抗芸叵蛲獠垦由?。數字化變革促使企業的管理模式朝著協同模式和生態戰略方向不斷外延擴展,也促使財務管理的范圍由內向外地從廣度和深度上拓展延伸。橫向上擴大了財務管理的范圍,即涵蓋了更多的業務信息和更多維的外部信息;縱向上拓展了財務管理的深度,即財務職能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財務信息更加多元化,財務數據更具有共享性,有助于實現企業業財深度融合。
?。ㄈ底只兏锿苿恿斯芾頃嫷乃季S創新。數字化變革拓展了財務管理的深度,使得財務數據的容量更大,數據信息更多維,財務數據更注重動態性、及時性和完整性,以及對企業經營活動全過程的數據分析,為企業服務。同時,財務管理傳統的決策流程、傳統管理會計重點關注的經營活動的事后結果的研究和分析也將實現變革。
?。ㄋ模┐髷祿驮朴嬎愦偈关攧展芾淼倪吔缒:?。在數字經濟時代,財務信息不再是管理者投資決策的唯一信息依據,企業內跨部門的數據、跨業務形態的數據、上下游企業供應鏈的數據、競爭對手和合作伙伴的數據等,形成了一個包涵商業模式分析、財務分析、戰略分析和前景分析等為一體的生態分析系統,并將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組成一個大的財務數據系統。
基于大財務數據系統,實現了業財高度融合,財務決策更加科學合理,系統提供的財務報告反映出的綜合性更強、分析更加全面深入、領域更加廣泛、內涵更加豐富,避免了傳統財務報告信息來源單一、反饋結果遲緩、內容簡單粗略等不足。不同的業務系統數據共享中心形成了一個整體,使財務的邊界更加模糊,為企業這個大生態系統的健康有序運行提供了保障。
三、數字化變革指引了財務轉型的方向和要求
科學技術的競爭是未來的競爭,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時代最前沿的數字技術與會計行業的變革發展密不可分,科技進步促使財務管理正在進行一場顛覆性的變革。
?。ㄒ唬┴攧辙D型的方向。數字經濟時代,財務轉型已成為必然發展趨勢,確定轉型方向成為關鍵。數字化變革主要促進了財務組織、職能、技術和人員等四大轉型方向。(1)財務組織轉型方向。在財務職能的轉型驅動下,財務組織向著專業財務、戰略財務、共享服務、業務財務的配套轉型的模式發展。(2)財務職能轉型方向。財務職能由核算職能向管理會計轉型,財務開始從注重企業日常經營活動往來核算向企業價值、戰略和決策支持方向轉變。(3)財務技術轉型方向?;诖髷祿?、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形成的大數據財務系統,將對財務管理模式產生深遠影響,實現自動化生產企業財務信息,深度集成企業內部各業務鏈信息,最終實現企業內部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的高度融合。(4)財務人員轉型方向。作為財務人員,不僅要具備扎實的會計專業知識,還要掌握運營管理、戰略管理、信息技術等綜合能力。 ?。ǘ┴攧辙D型的要求。數字經濟時代對財務轉型的要求如下:
1.推進業財高度融合。在數字經濟背景下,從服務企業整體發展戰略出發,對財務管理的要求不僅局限于要做好經營業績結果的記錄員,更要深入業務發展的過程和前端,做好業務發展方向的引領者和生產經營過程的調度人;財務管理應站在業務的角度,全面考慮業務發展和財務戰略安排,為企業的長期規劃、戰略和決策出謀劃策,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高層次、高質量的企業財務政策;財務人員要主動參與到經營活動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監督管理,從本質上改變觀念,實現從被動應付到主動參與的轉變;補齊企業管理短板,借助大數據財務共享將業務與財務管理高度融合,突破傳統財務指標體系所反映的量化信息的局限性,為決策層提供實時、多維度的決策數據信息。
2.改變會計確認計量程序。在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技術的支持下,通過大數據財務管理系統以及審核流程信息化,減少了傳統會計紙質資料的流轉,既節省了會計單據的傳遞時間,也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通過將電子發票或者需要審核的會計數據上傳到云端,相關審核者可以直接上云端審核查看,改變了財務會計傳統的確認計量程序。
3.提高財務服務的及時性。在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技術的支持下,對數據處理的時間要求非常高,要求企業的信息流、業務流、物流、資金流等要在極短的時間內處理完畢,財務服務數據的產生和處理要具有及時性。在滿足財務監督職能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大數據為每一個業務組織和個體提供更多維、豐富、及時的財務數據。
4.提供個性化的財務服務。數字經濟時代要求提供個性化的財務服務,財務服務體系應具有開放性、共享性、可追溯性、信息不可篡改性、自治性以及智能合約機制等個性化特點,與傳統會計服務要求的信息安全保密、可溯源和不可篡改等特點有著必然的聯系,為企業提供多角度的數據共享,有助于企業進行全方位的財務分析?;跀底旨夹g的個性化財務服務將轉化為企業決策的創造力、戰斗力和支撐力,使企業在信息化戰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5.建立財務共享服務。財務共享服務依靠數字技術,將財務業務流程化、財務管理流程化、財務管理組織結構化,以達到降成本、創價值、提升財務管理流程效率、解放管理會計人才的目的,集中發揮共用的財務管理職能,向各個業務部門高質量、低成本地提供標準化的財務管理服務。
6.財務分析大數據化。大數據技術提供了數據獲取、處理分析、存儲、展現等手段,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容納和構建多維、海量的會計數據和業務信息,經濟活動的信息數據將會更加真實完整。借助大數據技術提供的數據分析利器,實現了業財信息的高度融合,實現了從結構化數據財務分析向非結構化數據財務分析的轉變,財務分析數據的相關度、可靠度和準確度才能不斷提升,為財務決策提供的信息才能更加系統全面深入。
7.提高財務智能化水平。數字經濟時代要求提高財務智能化水平,關鍵是要建立智能財務的三個平臺,即智能財務共享平臺、智能管理會計平臺和智能財務平臺。為了適應數字技術的進步,企業要早日轉型,創新思維,構建共享、集約、開放、連通、高效、自動的智能化財務體系。
8.改善財務人員配置。智能財務推動和促進了財務管理模式的發展,財務人員可以從核算職能向管理會計人才轉型,核算會計人才可能會被計算機替代,管理會計人才和高端復合型會計人才將是本次財務變革的主角。財務人員需要具備大數據管理技術、戰略思考能力以及識別風險等專業素養,不斷提高和培養商業敏感度、變革和創新意識。此外,財務人員還要增強政治責任意識,切實履行好財務監督職責,恪守會計職業道德。
四、數字化變革下財務轉型的關鍵是技術與人才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傳統的財務管理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數字技術正推動著傳統財務的重大變革,就“財務如何轉型”這一熱議話題,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ㄒ唬┙ㄔO智能財務共享服務平臺。建立業財深度融合的智能財務共享服務平臺,建立業務帶動財務一體化信息處理流程,使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實現真正融合,發揮財務的價值創造力,這是實現智能財務的基礎。業財融合需要將業務流程、會計核算流程和管理流程三大主要流程有機融合,實時掌控企業經營狀況,實現最大程度的數據共享。
?。ǘ┙⒅悄芄芾頃嬈脚_。建立基于商業智能的智能管理會計平臺,這是智能財務的核心。財務自始至終都離不開數據,但財務不僅僅是數據的搬運工,更是數據的加工整合者,管理會計平臺承擔著企業價值創造的關鍵部分,具有多視角、模型化、靈活性和大數據等特點。商業智能基于組建的企業級數據倉庫,映射出企業數據的整體視圖,借助查詢和分析工具、數據挖掘聯機處理(OLAP)工具等對企業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得出有價值的商業信息。商業智能擁有多維度的構架體系、強大的建模能力、靈活和專業的數據處理技術。商業智能提出的時間很早,但一直受限于信息技術的支持,落地實施的進展不快。而今,企業通過智能財務共享服務平臺形成的財務數據中心,可以真實、完整、及時地獲取內外部實時詳實的基礎數據,滿足不同用戶對多維度和立體化數據信息的需求,對企業的戰略決策提供智能化支撐。
(三)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度發展建立智能財務平臺。目前,人工智能的應用已滲透到不同領域的各個方面,其中對財務領域影響最大的是“專家系統”和“神經網絡”兩種技術。專家系統主要應用于記賬憑證、管理存貨、管理現金和評估風險等領域,神經網絡主要應用于內部審計、信用評估、破產預測和預算管理等領域。隨著人工智能的深度發展,智能財務體系主要以智能財務共享平臺和智能管理會計平臺為主流,通過深度加強財務智能機器人學習、反應和計算等能力的開發訓練,財務智能機器人將逐步實現自主進行信息搜集和信息分析等高智商的財務管理,逐步消除財務人工作業流程,人類做出的經營決策將逐步被智能機器人分析的數據結果所代替。
?。ㄋ模┡囵B新時代管理會計人才。為了滿足深化會計改革的要求、進一步推動會計行業乃至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亟需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管理會計人才。建議財政部門增設管理會計師資質考試認證體系;調整高校財會專業現行課程與知識體系;指導高校財會專業教材體系建設。
(五)培養管理會計師資。在管理會計人才培養體系建設過程中,師資培養是重中之重。管理會計人才應用領域廣泛和業務類型多的特點,決定了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和教學工具的實戰化特點,對教學的要求超出了傳統教師的研究和實踐范圍。因此,管理會計師資培養必須將理論與實踐培養相結合,實現多源化教學,充分利用區域資源,組織實踐專家教學。教師應廣泛接受實踐案例培訓,用實踐的思維培養實踐人才。
?。┡囵B高端復合型財會人才。為了適應當今新經濟形態下的商業模式和業務特征,需要前瞻性地培養高端復合型財會人才。此類財會人才需要具備扎實的財務會計專業知識,通曉IT信息技術,精通計算機人工智能,還要精通大數據分析處理技術等,以適應數字化變革的要求。
?。ㄆ撸┰鲈O“大數據會計”專業。建議高校增設“大數據會計”專業,廣泛培養專業的大數據會計人才,以滿足當今數字化經濟時代對大數據會計人才專業性的廣泛需求。
綜上,在數字化浪潮帶來的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技術的沖擊下,創造出了新的經濟形態,企業為了適應新的經濟環境,經營模式和管理模式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革,新興數字技術促進了財務服務的升級換代,甚至可能顛覆現有的會計行業,因此財務轉型是大勢所趨。
【主要參考文獻】
[ 1 ] 譚竣.新技術正在改變財務管理的未來[N].中國會計報,2018-9-21
[ 2 ] 王玉柱.數字經濟重塑全球經濟格局——政策競賽和規模經濟驅動下的分化與整合[J].國際展望,2018,(4):60-79,154-155.
[ 3 ] 孫玉甫等.“互聯網+”時代的技術運用與會計轉型升級——第十五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學術年會主要觀點綜述[J].會計研究,2017,(2):90-92.
[ 4 ] 李一碩.數字化變革時代:財務如何轉型?[N].中國會計報,2018-11-9.
[ 5 ] 黎云付.大數據和云計算助推管理會計轉型升級[N].中國會計報,2018-10-2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022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