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配電價改革背景下電網企業成本管理問題及其對策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在新的輸配電價機制下,電網企業的盈利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給電網企業的成本管理帶來了重要影響。文章從折舊管理、職工薪酬管理以及運維費用管理等三方面出發,分析了輸配電價改革背景下電網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輸配電價改革;電網企業;成本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 F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19)08-0077-02
自2002年國家正式啟動電力體制改革以來,電力市場的多元化體系得以初步形成,電價機制也逐步趨于完善。為了促進我國電力行業的深入發展,國務院于2015年3月頒發《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了新形勢下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重點和路徑。其中,輸配電價改革是本階段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目的之一是要求全國電網企業按照“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的方式核定獨立的輸配電價,進而推動電力市場交易。這種新的輸配電價機制使電網企業的盈利模式從傳統的賺取“購銷價差”變為收取“過網費”。在此背景下,主動適應新的改革形勢,及時變革和優化成本管理,對電網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至關重要。
一、電網企業成本管理現狀分析
準許成本核定是電網企業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礎。根據相關監管文件,電網企業的準許成本由折舊費和運行維護費構成。其中,運行維護費又主要包括材料費、修理費以及職工薪酬等其他各類運營費用。
?。ㄒ唬┱叟f管理現狀分析
根據首輪成本監審情況分析,定價折舊費在電網企業準許成本中所占比例最大??梢?,電網企業對定價折舊費的管理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準許成本核定。當前電網企業的折舊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關于實際折舊年限和定價折舊年限的差異。根據平均年限法,固定資產折舊與資產的原值、殘值以及折舊年限密切相關?;诤喕幚?,假設不考慮固定資產的最終殘值,那么其定價折舊額大致為原值直接除以定價折舊年限。根據現有文件的規范內容,如果某項固定資產的實際使用壽命低于折舊所設定的定價折舊年限時,將帶來固定資產的提前報廢,進而影響折舊的合理計提。電網企業普遍的實際情況是,由于輸配電設備運行環境復雜,導致電網企業整體上固定資產的經濟使用壽命較短,因此對部分設備采用加速折舊。固定資產的經濟使用壽命折舊年限差異是引起企業實際折舊費與準許折舊費差異的最重要因素。電網企業的資產主要包括輸電線路和變電設備等,如果不能通過合理的折舊政策來保證老化設備的及時更新,將影響輸配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關于逾齡資產。折舊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把固定資產的成本在使用期限內合理地分配,更是要使固定資產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正常損耗價值得到合理補償,逐步積淀資金以保證設備在必要時得到更新。前文分析中提及因定價折舊年限差異而使定價折舊率偏低問題,將導致企業用于再投資建設的資金不能很快得到補償,無法滿足投資需求,進而帶來資產逾齡使用的問題。對于電網企業來說,如果逾齡資產規模偏大,將直接影響企業準許收入的獲取。
?。ǘ┞毠ば匠旯芾憩F狀分析
職工薪酬也是電網企業成本管理的重要內容。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印發的《輸配電價成本監審辦法》(以下簡稱《監審辦法》)對電網企業職工薪酬的各具體組成部分進行了比較嚴格的規范。例如,在核定成本時,職工福利費和住房公積金分別最高只能占工資總額的14%和12%,職工教育經費最高不得超過計入定價成本工資總額的2.5%,而工會經費更是不得超過對應工資總額的2%。相應地,電網企業職工的各類基本保險,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以及生育保險等,也需要按試點規定的相應比例分別計入定價成本的工資總額。
當前電網企業職工薪酬核定存在的問題主要在于如何考慮薪酬在監管期內的合理增長因素。根據《監審辦法》,電網企業職工薪酬是指為獲得職工提供的相關服務,由企業以各種形式給予職工的報酬和其他相關支出。與其他各類企業基本一致,電網企業的職工薪酬具體包括工資總額,職工福利費,住房公積金,教育經費、工會經費等工資附加,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用,以及因勞動關系解除而給予對應職工的補償、為獲得職工提供的其他合理服務而發生的相關支出。如前所述,《監審辦法》嚴格限定了電網企業職工福利費、住房公積金、職工教育經費和工會經費等在定價成本中的計入比例,但在實際應用中,不同年度的職工薪酬可能存在正常的合理增長,相應地,如果不考慮增量以及有效參照點等因素,可能影響電網企業職工薪酬的準確核定。
同時,與發電、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等行業相比,當前我國電網企業的人均工資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在工作性質方面,電網企業的許多工種均具有強度大、風險高等典型特征。例如,面對洪水、暴雪、臺風等惡劣的天氣條件和自然環境,為了保障供電的整體穩定性,電網企業員工必須不分晝夜連續奮戰和檢修,以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電網建設和檢修等相關工作均屬于高空作業,具有極大的危險性。相比之下,燃氣、水的生產和供應等行業企業相關工作的危險程度要更弱??紤]到工作性質方面的差異,如果直接將發電、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等行業的人均工資水平作為電網企業核定職工工資水平的參照標準,將不利于體現電網企業職工工作回報與風險承擔對等的原則,進而可能極大地挫傷電網企業員工的生產積極性??梢?,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以及電網企業員工的工作性質出發,有必要適時地對電網企業職工工資水平的核定方法進行深入分析。
?。ㄈ┻\維費用現狀分析
運行維護費是指維持電網企業正常運行的費用。運營維護費用的分類有多種方式,從核定成本的角度來看,目前是將運營維護費劃分為材料費、修理費、職工薪酬及其他費用。當前電網企業運維費用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1.關于材料費、修理費和其他費用的結構平衡情況?!侗O審辦法》《定價辦法》中規定基期材料費原則上據實核定,監管期材料費按最高不超過當年固定資產原值的1%確定。修理費原則上據實核定,最高不超過當年固定資產原值的1.5%。如果維修水平的限定水平偏低,將使得計入準許成本的金額減少,進而影響測算出的輸配電價的合理性。從長期來看,電網企業可能會通過降低對設備應有的檢修頻率以壓縮維修費用和成本,最終對輸配電網持續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在設置維修費用的限定水平時,有必要使其合理反映電網企業設備的真實運維狀況,避免因限定水平過低而影響設備檢修,這對于保障輸配電及用電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現實作用。同時,調整維修費用在固定資產原值中所占的比例水平時,也有必要考慮不同電網企業所在的地區特點?;谙嚓P性原則的要求,計入準許成本的其他費用應當與電網企業的輸配業務相關。
2.有關農維費的剛性增長。農維費屬于電網公司剛性成本增長因素,部分電網企業在首輪成本監審時,農維費被全額列入其他費用核定,造成近幾年準許的其他費用年均增幅大大低于實際年均增幅。
3.關于交流特高壓的輸電費與準許成本。首輪成本監審,監審單位將電網企業交流特高壓對應的折舊和運維費用計入準許成本,為避免重復計列,監管期內收取的輸電收入從準許收入總額中剔除。但是,監管期內的增量輸電費沒有單獨核定,而是納入其他費用的2.5%費率統一核定。
二、電網企業成本管理的優化策略
?。ㄒ唬┱叟f管理的應對策略
在折舊管理方面,應逐步使公司折舊率向定價折舊率趨同。一是電改政策范圍內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逐漸向政策年限靠攏。二是加強逾齡資產管理,通過適當延長折舊年限、優先安排技改增資、售后回租等方式,轉變為可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三是加大用戶資產接收。
(二)職工薪酬管理的應對策略
按照《監審辦法》和《定價辦法》的相關規定,合理安排職工薪酬計劃。首先,按照政策合理安排各單位職工福利、工資附加計劃,同時適時跟進職工教育經費政策調整,增加教育培訓項目綜合計劃。其次,合理考慮監管期增量薪酬核定,結合《定價辦法》調整職工教育經費計提比率。
?。ㄈ┻\維費用管理的應對策略
第一,多措并舉實現監管期實際成本總量和結構合理。一方面,業務部門在安排項目時應適度加大優質材料投入規模,提升設備質量水平。另一方面,積極爭取農維費、輸電費增量成本認定。
第二,加強運維費總量和結構統籌管控,適應成本分項監管要求。一要優化運行維護費預算管理模式。緊密銜接電改要求,充分發揮預算管理的價值引領和抓手作用,加強電網運維費總量和結構統籌管控,保持預算安排與電改要求的有機銜接。不僅要合理安排電網運維費總量,還要加強運維費用分項管控。二要加強檢修運維項目精益化管理。強化檢修運維項目儲備管理,規范檢修運維項目合同管理。X
【主要參考文獻】
[1] 李滕飛.國外電網企業成本管理的啟示[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2).
[2] 鄭金燕.輸配電價制定中準許成本與準許收益問題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7.
[3] 劉天雄,楊曉雪,王喜桔.國家電網公司標準成本管理研究[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
[4] 唐虎.輸配電價改革背景下電網企業成本管理初探[J].財會學習,2018,(13).
[5] 唐曉瑭,武斌.供電企業固定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研究[J].商業會計,2014,(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024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