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一輪的課改,將追求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以期讓學生能夠適應新興社會的發展。在新課改中,教師需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和標準,不斷完善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方法,協助和配合其他教課老師推進班級課程改革,向家長宣傳新課改的理念和標準,因而,新課改給教師帶來的壓力遠大于任課老師。
  關鍵詞:新課改班級管理教師
  新課程改革標準在基礎教育改革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推動了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教師在學校管理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比擬的作用,對新課程推進具有極大的促進功能。在這種形勢下,只有實現教師工作的不斷創新才有利于學校各項工作的創新。
  一、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管理理念落后
  管理理念是指導小學教師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核心思想,對于管理有效性的發揮能夠產生直接影響。但是在目前的小學教師管理工作中,存在著管理理念落后的問題,嚴重限制了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對于學生的健康發展造成了阻礙。受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教師在管理的過程中始終保持“高高在上”的感覺,認為學生就要無條件聽從教師的指揮,教師擁有絕對的權威。這樣的思想觀念對于和諧師生關系構建極為不利,長此以往將會對學生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1]
  2.管理手段落后
  首先,教師是學生與家長學業溝通的紐帶,但是很多班主任沒有做到全面的溝通,導致學生與家長的距離越來越遠,家長也把教育工作全都推給老師,導致教育工作無法全面有效地開展。再者,教師在管理班級時仍采用“家長式”管理方式,過分專一獨斷,不考慮學生的感受,不能做到民主管理。在大多數的教師眼中,小學生的自控能力不足,民主管理是個欠考慮的行為,認為只有對學生實施高壓控制,才能讓學生循規蹈矩地學習。[2]
  3.交流溝通少
  交流溝通是保障小學教師管理工作有效開展的關鍵,教師能夠在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中了解學生對于學習和生活的想法,針對其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處理。在交流溝通的過程中,教師也能夠及時發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完善管理模式。但是很多教師在管理工作中往往缺少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對于學生的基本狀況和心理特點不夠了解,這樣就很難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也很難實現和諧關系的構建。交流溝通是在學生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班主任如果不重視與學生的交流溝通,那么就會造成管理工作的混亂,缺乏針對性管理措施。
  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班級管理的具體對策
  1.樹立正確的管理觀念
  管理觀念對于指導管理工作的開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應該摒棄傳統管理觀念的弊端,積極吸收當前先進的管理觀念,以應用于學生管理工作中,促進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班主任首先應該改變自身“高高在上”的角色定位,應該建立與學生之間的平等關系,認識到管理工作并不是板著臉不茍言笑才能進行的。班主任在平時的管理中應該注重松弛有度,既不能放任學生自由散漫,也不應該對其太過于嚴苛,影響和諧關系的構建。
  2.尊重學生
  教師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必須對不同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予以充分的重視。這就要求教師在與學生交流時,必須仔細的傾聽每一位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由于大多數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都相對較差,所以其很多內心的想法無法用語言直接表達出來,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有足夠的耐心與學生進行交流,同時針對學生的成長經歷和性格特點,采取不同的溝通與交流方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才能確保學生正確人格素養的迅速建立。
  3.培養得力的班干部隊伍
  班干部是教師開展班級工作的得力助手,得力的班干部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對班級進行良好的管理,并活躍班級生活,使同學們發揮各自的特長和愛好。班干部一定要在同學中起到榜樣示范作用,具有一定號召力和凝聚力的同學。因此,教師在選舉班干部時應做到:(1)民主選舉全班最有實力的同學為班長總管全班。(2)挑選工作能力強、大膽有組織能力和文體特長的同學為文體委員,抓好文體工作的同時又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3)讓工作細心認真、責任心強的同學擔任生活委員,每天的日常生活由他監督完成。(4)再選各學課帶頭人擔任課代表,組織和帶領同學們學好每門功課。這樣就可以把教師從整天煩雜的班務工作中解脫出來,同時又激發了班干部的熱情,帶動全班同學勤奮學習,奮發向上。[3]
  4.教師要處處以身作則
  對于小學教師來說,其不僅僅是學生的教育工作者,同時也是學生在人生路上的一個引路人,是學生進行學習以及模仿的榜樣。對于教師來說,其自身的形象往往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會對學生一生的學習以及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日常的工作過程中應當不斷提升自身的品德,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升班主任的班級教學管理成效。這樣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學管理過程中應當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不僅要掌握良好的教學知識,同時還應當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才能提高自身的綜合水平以及教學的能力,才會對自己的教學與管理的方法進行創新,贏得學生的尊重,從而滿足學生自身的成長需求,繼而使得教師自身的班級管理效果有所提升。
  5.完善班級管理制度
  班級管理制度不僅僅是保障班主任開展管理工作的基礎,也是實現和諧關系構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因此,應該根據管理工作的實際進展情況,進行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實現管理效率和質量的提升,促成和諧關系的構建。在制定管理制度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該讓學生參與進來,在此過程中真正了解學生的想法,保障制度的可行性,并通過集思廣益的方式實現制度的不斷優化。
  小學班主任是學生在學校中最常見也是最可靠的對象,對學生的心理和行為有指導和帶動作用。新課程改革對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不僅要改進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還需要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在班級管理的情況下,班主任需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在尊重他們的個性特征的基礎上建立和諧的班級氣氛,這樣不僅可以實踐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在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了解師生關系更準確,創造健康和諧的班級。
  參考文獻
  [1]張建英.抓好小學班級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論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課程教育研究,2014(16):193-193.
  [2]竇春坤.小學班級管理心得[J].新課程(小學),2010(12):111-111.
  [3]高玉仙,汪新坤.抓好小學班級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07(6):63-63.
  作者簡介
  莫永跟(1978.08—),男、壯族,廣東深圳人,本科,小學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77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