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Malmquist指數的煙草商業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運用Malmquist生產率指數法測度了我國煙草商業系統2006年至2012年32個省級商業公司的全要素生產率,通過分析發現:我國煙草商業企業這段時期的TFP增長率為-1.2%,從地區比較來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煙草商業企業的TFP增長率也為負值,西部地區略好于中東部地區。從Malmquist生產率指數的分解來看,這一時期,我國煙草商業系統的生產要素利用率和管理效益較好,但是技術進步貢獻率較低。
  【關鍵詞】   煙草商業;Malmquist指數;全要素生產率
  【中圖分類號】  F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19)06-0068-03
  一、引言
  經歷了1993—1999年煙草行業發展的波動和效益下滑,從2000年以來,我國煙草行業大刀闊斧地進行了關停并轉、工商分離、聯合重組、調整職能、理順資產、品牌整合,煙草行業整體效益逐年提高,企業實力不斷壯大,煙草行業實現了高速增長。
  我國煙草行業處于壟斷地位,實現稅利和市場銷售收入都有很大保障,經營風險和市場風險較低,影響了自身競爭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發展效率低下和管理粗放的問題。隨著近年來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和越來越嚴厲的控制政策的影響,煙草市場銷售的瓶頸現象也越來越明顯,國內煙草市場面臨嚴峻挑戰,如何提高發展效率成為煙草行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問題。
  我國煙草商業系統的主要問題可以歸結為大而不強,競爭力不足。效率與生產率也是衡量煙草行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本文擬對我國煙草商業系統高速增長時期生產效率隨時間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以發現行業生產效率方面存在的問題,為發展效率和發展質量的提高提供決策參考和改進方向。
  二、模型與方法
  全要素生產率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是指一個生產單位(企業、行業、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總產出和總投入之比。它常用作衡量一個行業或地區經濟運行狀況的綜合性指標,TFP的增長則是科技進步、效率(技術效率、規模效率等)提高的綜合體現。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可以利用參數法或非參數法來確定其全要素生產率,繼而評估企業當前的運營狀態。相對來講,參數法比非參數法的實施難度更大,這是因為參數法不僅要進行相關的行為假設,而且需要設定技術對象技術上有效率,需要給出具體的函數形式,還需要對各要素的產出彈性進行估計,而非參數法則無需以上前提條件。本文采用非參數法中的數據包絡分析構建Malmquist生產率指數衡量煙草商業系統的生產率期間變化情況。
  本文將一個省級煙草商業公司看作一個生產單元,引用Fare(1994)[1]創建的“數據包絡法”,用以確定該行業在不同階段內的最佳實踐前沿面。然后,將各公司的實際生產狀況對照于行業的最佳實踐前沿面,即可客觀評估出各個公司的技術發展和效率變化。Fare認為,我們可以利用曲線圖(A Graph)、產出可能性集(An output possibility set)和投入要求集(An input requirement set)等方式,等價地表述最佳實踐前沿面。結合本文研究的特點,筆者選定投入要求集的方式來表述省級煙草商業企業的全要素生產率。首先,設定不同時期t=1,……,T,第k=1……K個省級煙草商業公司具備n=1,……,N類投入xtk,n,并對應于第m=1,……,M類產出ytk,m [2][3]。參考數據包絡法,各時期在投入要素強可處置(Strong Disposability of Inputs,S)、固定規模報酬(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C)的情況下,對參考技術作以下界定:
  簡單來講,Malmquist生產率指數表示的是在特定時期t、對應技術條件下,技術效率從時期t至t+1過程中的變化情況。顯然,Malmquist生產率指數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它表示了技術效率隨著時間的變化規律。
  一般來說,Malmquist生產率指數包含了兩層含義,分別是技術進步的變化和相對技術效率的變化[6]。因此,生產率的增長也體現在技術進步(Technological Progress)和技術效率變化(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兩個層面。其中,技術進步來源于引進新技術或技術創新,由此促使生產可能性邊界進行外移;技術效率來源于良性的制度調整,通過實施新制度,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率,從而獲得更大的產出比。應當說明的是,技術進步和技術效率對于長期增長發揮出了“水平”和“增長”效應。具體來說,由技術革新、技術改革而引起的技術進步,通過其水平效應而實現了產出增長;另外,技術效率的提高,實現了正常的可持續性,同時推動著技術進步。
  三、我國煙草商業系統全要素生產率的測算
  (一)樣本數據與指標設計
  1.樣本范圍。根據分析樣本的典型性和相似性原則,本文選取了32家省級煙草商業公司的數據對2006—2012年間的生產效率進行了分析,這七年是煙草行業高速增長的時期,創造了煙草行業效益增長的奇跡。選取這一階段的樣本數據有助于對我國煙草商業系統的增長因素進行典型分析,挖掘帶來增長的驅動因素和不利因素。
  2.投入產出指標。衡量效益的增長不能局限于效益本身的比較,還需要考慮成本投入情況,考慮投入的經濟效率問題。根據煙草商業系統的經營實際情況,投入指標設定為總資產、三項費用、企業員工數量三個指標;產出指標設定為實現稅利、銷售量兩個指標。人是最具創造力的生產要素,也是最活躍的企業投入要素,對于企業生產和企業盈利具有關鍵影響,它是以智力資本的形式參與到企業運作中的,企業總資產是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的物質基礎,投入的三項費用是企業創造經濟效益的燃燒劑。實現的稅利是企業經濟效益的金額衡量,實現的銷售量是企業經濟效益的數量衡量。  ?。ǘ└魇〖壣虡I公司全要素生產率比較
  從各個省級商業公司的比較來看,天津、大連、浙江、深圳、安徽、湖北、湖南、四川、重慶、云南、陜西、寧夏的全要素生產率是增長的,增長最快的是云南(7.8%),其次為浙江(3.7%),其余20家單位均為負增長,河北增長率最低,為-7.8%。從地區分布來看,TPF增長率為正增長的企業,東部地區有4家,中部地區有3家,西部地區有5家。從規模效率情況來看,32家省級商業公司中有19家單位的規模效率是增長的;從純技術效率情況來看,32家省級商業公司中有29家單位的純技術效率是增長的;說明這一時期市場銷售規模的擴大和管理改革的不斷推進是我國煙草商業系統效益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從各省級單位的創新能力或先進技術的轉化能力來看,大連、江蘇、浙江、深圳、云南5家單位的技術進步率均為正增長,5家單位中,除江蘇外,其余單位的技術效率均為非負增長;除云南外,其余4家單位均為東部地區企業,說明東部單位借助地區經濟和智力資源優勢,創新能力和技術轉化能力要好于中西部地區。
  從東部、中部、西部的地區比較來看,東部增長率為-1.62%,中部增長率為-1.75%,西部增長率為-0.38%,西部地區的增長率好于中東部地區的增長率,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反相關,說明這段時期,西部地區借助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行業經營管理改革東風,快速追趕中東部煙草企業,其規模效率略好于中東部地區。
  (三)2006—2012年全要素生產率比較
  2006—2012年七年間,全國平均的煙草商業系統全要素生產率是增長-1.2%,主要原因是技術效率的增長率為2%,技術進步率為-3.2%。此外,純技術效率對技術效率增長的貢獻略大于規模效率。這七年間,煙草商業系統的經營管理改革對經濟效益的增長起到了支撐作用,在此發展進程中,進一步提高了技術的使用效率,更加充分地利用各投入要素,整體上實現了規模效應?,F階段的技術進步率是負值,這表明現有的要素配置結構對于技術進步形成了阻礙,我國煙草商業企業應當不斷提高創新能力,不斷引進并充分使用先進技術。
  從六個階段的TFP的增長率來看,2008—2011年是生產效率最好的時期,特別是2011年技術進步率為6%,但是從2012年開始,生產效率開始下滑,企業沒有抓住增長的關鍵時期,在技術進步方面做出足夠努力,而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管理的改進對生產效率的提高也略顯乏力,2012年TFP增長率為-1.1%。
  四、結論與建議
  本文采用Malmquist指數法對我國32家省級煙草商業公司2006—2012年七年間的面板數據進行了效率測評和分析。根據分析,總體上看,我國煙草商業系統的技術進步指數只有5家是增長的,全要素生產率有12家是增長的,一方面說明我國煙草商業系統的生產效率和增長質量并不高,另一方面說明我國煙草商業系統中絕大多數單位的增長不是依靠技術進步,這種增長是不可持續的。自2005年2月27日《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在我國正式生效以來,中國煙草市場規模就面臨著不斷壓縮的局面,市場銷售和企業發展一旦達到規模效率的拐點,行業的增長會走下坡路,依靠市場規模的擴充是難以為繼的。
  雖然目前我國煙草商業系統的效益仍可能繼續增長,但是,根據目前的經濟形勢和控煙局勢來看,行業經濟效率面臨嚴峻考驗,增長壓力異常增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是中國煙草未來增長的絕對因素。我們應當及時發現增長背后的深層問題,及時轉變發展思路,拓寬增長渠道,提高經濟效率和增長質量。
  自2000年以來的行業改革為我國煙草行業未來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前期基礎上,抓住行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及時調整發展策略,那種僅僅依靠市場規模和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的發展思路已經無法適應目前的市場環境和發展要求。我國煙草商業系統效益持續增長的出路在于創新能力、技術應用和轉化能力的不斷提高,新理念和新技術的應用是否符合煙草行業的實際情況;在于教育和培訓的不斷投入,勞動者素質的不斷提高;在于資源配置效率的不斷提高和資源結構的不斷調整。J
  【主要參考文獻】
  [1] Fare,R.,Grosskopf,S.,& Lovell,C.A.K.Production Fronti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2] Fare,R.,Grosskopf,S.,Norris,M.,&Zhang,Z.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p[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66-83.
  [3] 鄭京海,劉小玄,Arne Bigsten.1980—1994期間中國國有企業的效率、技術進步和最佳實踐[J].經濟學,2002,(3).
  [4] Farrell,M.J.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J].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A: General,1957,(120):253-281.
  [5] Caves,D.W.,Christensen,L.R.& Diewert,W.E. Multilateral comparisons of output,input and productivity using superlative index numbers[J].Economic Journal,1982,(92):73-86.
  [6] 馬占新,馬生昀,包斯琴高娃.數據包絡分析及其應用案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0250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