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甘肅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甘肅省農業基礎薄弱,農業機械化發展相對也比較緩慢。本文通過對山區發展進行相應的分析,總結了山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現狀,并提出針對甘肅省山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應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而提出了對甘肅省山區的機械化工作建議。
關鍵詞:山區;農業機械化;現狀分析;措施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9.12.015
1 甘肅省山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現狀
甘肅省農業基礎薄弱,有70%以上的耕地是山旱地,80%左右的農村人口生活在干旱半干旱的山區。山部區域主要分布在隴中黃土高原丘陵區和隴南中低山區,共涉及9市67個縣(市、區);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8.4%,比“十一五”末增長13.74個百分點。但全省農機發展水平不平衡,河西地區已經進入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高級階段(綜合機械化水平大于70%),中南部等地區尤其是貧困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緩慢,還處于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初級階段(綜合機械化水平小于40%)。受自然條件、經濟水平和農機手素質等因素的影響,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緩慢,主要表現為綜合機械化水平低、農機裝備總動力不足、機具配套比低、小型機具多大型機具少、農機合作社數量少規模小等多個方面,成為制約甘肅省現代農業發展的短板,也成為影響推進山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制約因素之一。
2 針對甘肅省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應采取的措施
針對山區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的辦法,并將山區機械化發展納入重要的議程當中,加大關注進行扶持和資金的投入,進一步完善隊伍建設,配備齊全的服務設施;要根據當地地形和實際情況來采取相應的措施,并配備相應的農業機械,以期更好地實現高效農業的發展,針對山區地形的多樣性,大規模的生產有困難的地區,可以采用半機械化,在適應之后再逐漸過渡到機械化發展;針對一些耕種地塊小并且比較分散的就可以發展農機經營大戶或者是農機合作組織,減少支出,達到利益最大化;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地區的耕地就要進行相對應的分析,根據其實際情況分析來制定相應的耕種計劃,更好地為其解決農業機械化發展面臨的問題;同時,在機械化發展過程中,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農機人員的素質和技能以及管理能力,同時也要注重對農機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幫助農民可以更好地使用農業機械,從而實現山區機械化的發展。
3 提高甘肅省山區機械化工作的建議
3.1加強組織管理
針對山區實施機械化工作的問題一定要引起上級的關注,讓政府以及相關部門針對山區機械化的發展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控制。
3.2 實行政策扶持
在實施山區機械化發展的過程中,加大購置補貼力度,積極爭取國家或者政府的經濟支持,將這些都投入到實現山區機械化所需要的設施上,充分利用補貼的政策,幫助農民減輕負擔,根據山區的發展來進行相應裝備能力的提升以及農機合作社的全面發展。
3.3 采取相應的組織技術
針對當地的發展進行專家論壇,以便更好地針對山區特點來制定相應的計劃來幫助提高機械化發展的效率,同時制定相應的標準化生產模式以及需要用到的機器和農具,針對農業發展進行相應器材的選擇。
3.4 推廣農業機械化技術
要根據山區地形進行調研,再進行相應的機械引進,在引進之后要積極地給農民進行示范,傳授技術要領。要加大對農民的培養,讓他們充分了解農業機械的性能,培養技術帶頭人,帶領村民們共同致富。
3.5 大力發展農機合作社
通過精準扶貧來制定相應的扶貧政策,更好地發揮農機合作建設的作用,制定標準化建設進行社會服務組織建設來對扶貧工作開展幫助??梢葬槍Πl展較慢的村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利用農機合作社來接受扶貧政策的服務。
3.6 進行嚴格的安全防護
在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針對農業機械的使用進行相應的培訓,針對重要注意事項進行標記,并進行普及。注重培養農民的防護能力,避免事故的發生。要針對農業機械的使用加大宣傳力度,加大監理機構監管力度。
4 結語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不僅要與時俱進,同時要助力脫貧工作,針對一些發展速度較慢的地區采取相應的扶貧措施,因地制宜展開扶貧工作,更好地完善山區機械化的發展,通過對農業機械的認知和提升使用效率,大大減少人力的投入,為脫貧工作更好地做鋪墊,實現生產和脫貧的雙發展,更好地合理利用資源,避免資源的浪費。
參考文獻
[1]徐振興.山區更需要農業機械化[N].農民日報,2008.
[2]李勝友.打破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瓶頸”的戰略思考.2009.
[3]胡建勝.建議解決拖拉機的“吃住行”[N].中國農機化導報,20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061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