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與資助情況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高等院校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下簡稱國基金)的申請與資助情況往往反映著各大高校在國家基礎科學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方面的實力與影響力。然而,近年來我校在國基金申請與資助方面穩中有增,但與國內一流高校還有一定差距,缺乏重大原創性成果和領軍人才,為進一步提升我校國基金申報率和資助率,本文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為例,分析近年來國基金申請資助情況,通過橫向、縱向對比,指出目前我校在國基金申報方面還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力爭2019年度取得新的突破。
【關鍵詞】國基金 西電 申報 資助
一、申請工作
近三年來,學校申請量持續增長,2018年度集中受理期共提交有效申請503項,較去年增長3.7‰
二、資助情況
18年度集中受理期我校共獲各類項目資助154項,資助率達30%,比基金委的平均資助率19.19%(從基金委的網站上計算出的數據)高出10個百分點??偨涃M達7545.50萬。所獲資助項目中,面上項目獲資助64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資助83項;重點項目獲資助3項;國際(地區)合作項目獲資助2項。
我校今年重點項目(集中受理期)立項數較2017年增加2項;我校獲批2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較去年增加1項。
三、申請/資助情況分析
1.總體來說,近三年來,我校申請量持續上升,從2016年463項到2018年的503項(集中受理期),面上及青年基金申請量持續增長,但是與同類高校相比,我校教師的申報積極性還有待提升,整體申報量不足,申報率低,僅為28%(見表1)。
2.今年在面上項目和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數都略有下降,其中面上項目減少12項。(見表2和表3)。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近二年沒有斬獲。對于面上項目的資助率減小的原因,我們分別從學院分布和申請人職稱兩方面進行分析。各學院的面上項目近兩年的資助情況統計如下(見圖1),可以看出電院、通院、機電學院以及網院都有不同幅度的減少。從申請面上項目人員職稱來看,2018年申報面上項目的教授職稱的人員減少14人(見表4)。
表2:2016-2018年我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受理期對比情
3.我校申請項目有73.95%集中在信息科學部,不同學部資助率有所不同,具體見下表5,這也是目前國基金申報中的又一問題:申請項目集中,交叉融合不夠。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1.通過與學院充分交流溝通,做好項目動員工作。特別是組織和動員有實力的課題組建議并申請重點、重大項目。做大重點項目、重大項目、重大儀器等重點類項目的申請量;
2.對于面上項目,利用政策引導教授申請項目。對于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增大對申請者其撰寫申請書的培訓和修改的力度,預期增大申請量和提高申請質量;
3.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近二年沒有斬獲,盡早針對這些申請書提前開展專家輔導等形式提高申請質量,力爭明年有收獲,促進我校的人才可持續發展。人才類項目做好申報梯隊建設,督促學院在科研規劃中,把人才類項目申請單列出來,以規劃統領人才隊伍建設和發展;
4.通過多種方式探索鼓勵學科交叉融合,解決當前申請過分集中在信息學部的問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136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