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業需求的高職院?!秶H貨運代理與報關實務》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國際貨運代理與報關實務》是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筆者基于當下貨運代理行業的發展現狀及對從業人員應具備的專業素養分析,結合該門課程教學情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師資與教材建設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議。
【關鍵詞】行業需求 國際貨運代理與報關實務 教學改革
一、貨運代理行業對從業人員應具備的專業素養分析
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發展迅速,國際貨運代理行業蓬勃發展,在“十一五”期間保持著每年50%-60%的增長速度,貨代人才極為緊缺。但高職畢業生“所用非所學”、貨代企業“有崗無人”的雙向饑荒現象較為普遍,究其原因,高職畢業生的專業素養不達標首當其沖。由于高職院校的學歷層次較低,畢業生更多地從事一線工作崗位,貨代企業希望學生在具備貨代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掌握一定的實操技能。但畢業生在實際工作中普遍實操能力較弱,不了解貨代行業的行話、行規,缺乏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秶H貨運代理與報關實務》作為流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旨在為貨代行業輸送專業性和實踐性俱強的專門人才,在課程建設上必須以培養學生的業務實踐能力和職業綜合素質為主,重視教學的實用性,以適應行業需求為導向,培養貨代行業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二、當前我國高職院?!秶H貨運代理與報關實務》課程教學面臨的困境
?。ㄒ唬┙虒W內容與企業需求脫節
國際貨運代理企業需求的是對國際貨物運輸、國際貨運代理和報關業務都非常熟悉的專業人才,需要畢業生掌握單證繕制、報關、國際貨運代理等專業知識,且需要具備一定的操作能力,這就決定了《國際貨運代理與報關實務》課程教學要注重實踐操作性,以培養學生的崗位能力為導向開展教學內容。但長期以來在該課程的實際教授過程中,更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忽略了實踐操作技能的訓練與培養,這就導致學生在畢業后無法滿足貨代行業的崗位需求,動手能力差、上手慢。
?。ǘ┙虒W方法單一,缺乏有效的實踐環節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國際貨運代理與報關實務》課程教學主要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理論講授為主,學生處于“填鴨式”、被動接受的狀態,收效甚微。盡管大部分高職院校在理論教學的同時配備了校內實訓室,但實訓室的教學軟件與企業實際應用的軟件功能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無法滿足學生就業的需要。在校外實訓方面,國際貨代與報關業務一直處于相對保密的狀態,即使有實習生進入了企業,一般也是從事最基礎的內勤文秘工作,無法接觸到核心內容,達不到預期的實訓效果。
(三)師資與教材建設不成熟
據調研,大部分高職院校擔任該課程的老師都是畢業后直接到學校任教的,從“校門”到“校門”的經歷使得他們對貨代與報關行業的了解局限于理論認知,缺乏對實踐操作技能的掌握,這樣在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理論與實踐脫節,無法適應企業的崗位需求。并且,國際貨代行業發展迅速,但許多院校使用的教材還是幾年前的版本,教學內容滯后于行業形勢的變化,勢必會影響學生對最新動態的把握,且市面上的大部分教材都偏重理論介紹,缺乏實操應用和生動形象的案例,內容枯燥晦澀,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適合當前高職學生的現狀。
三、以適應行業發展需求為導向的高職院?!秶H貨運代理與報關實務》課程教學改革建議
(一)教學內容與行業需求接軌
根據貨代行業及相關企業對畢業生的要求,在該課程教學安排上應直接從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分析,推理出其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實操技能,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高職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攬貨員、業務操作員、單證員等崗位,以業務操作員為例,除需熟悉貨代報關的流程之外,要能夠為客戶完成訂艙、報檢、報關、投保等具體業務。在課程安排上則須加大實訓課的力度,以班機運輸為例,可采用項目化教學,要求學生完成鄭州特產好想你精裝大棗出口貨運代理工作,以此來鍛煉學生對貨代委托、訂艙、報檢、報關等相關流程的掌握。
?。ǘ┴S富教學方法,注重實踐能力的提升
《國際貨運代理與報關實務》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程,傳統的單一理論教學遠遠不能滿足課堂的需要,須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在教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全面提升其實踐能力。首先,在課堂理論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教學項目和學生的不同狀況,靈活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互動教學、啟發式教學等,以謀求最佳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加大校內實訓力度,直接購買企業版軟件,其界面和使用方式同企業基本相同,學生經過在校期間的訓練,到崗后可以更快上手。高職院校可以與貨代企業共建校外實訓基地,學生通過對貨代與報關的全過程進行訓練,在實訓中對理論知識進行升華,切實提高動手能力。
(三)加強師資與教材建設,提升教學資源質量
針對當前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的老師上課“重理論,輕實踐”的特點,學??梢圆捎谩白叱鋈ィ堖M來”的戰略,教師通過掛職鍛煉的形式深入到貨代企業中,提升自身的業務操作技能,也可以搜集到一些真實生動的案例,用于教學。同時,聘請企業的業務骨干到學校兼任校外教師,以他們的親身經歷向學生講解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四、結束語
專業課程的教學目標是為企業培養可用之人,如果畢業生的專業素養無法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則須對該課程進行改革。企業的需求會隨著行業的發展不斷變化,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手段等亦需隨之完善。《國際貨運代理與報關實務》作為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須以適應行業發展為導引,教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實操能力的提升,向企業不斷輸送與行業需求真正接軌的高技能型貨代與報關人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290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