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對堅持價值引領績效導向的企業經營管理市場化發展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通過堅持績效考核導向,不斷激發企業經營管理活力;完善配套機制,增強內部經營運行活力等措施,推動管理中心提質增效、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經營管理 市場化 思考
  良好的經營管理運行機制與模式是促進企業經濟發展的指向標,也是促進企業經濟良性運行的重要保證。當前,面對各區域管理中心(原油田社區)專業化發展、企業化管理、市場運營的新要求,要始終聚焦效益導向,堅持價值引領,突出績效考核成效,探討形成適合管理中心自身發展實際的經營管理機制,推動管理中心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
  1堅持績效考核導向,不斷激發經營管理活力
  要緊緊圍繞油田“1+2+2”績效考核體系的實施,落實、修訂績效考核體系,堅持以價值引領為核心,轉考核觀念,轉考核方式,建立落實“經營績效+風險管控責任”考核體系,逐級形成以價值導向為核心的“完成目標保基本薪酬、多創效益掙績效工資”的考核機制,充分發揮績效考核“指揮棒”作用。
  1.1增加考核關鍵點,豐富考核內涵
  加大對安全穩定和服務質量的考核力度。傳承以往好做法,嚴格執行安全環保有關規定,加大對安全和穩定工作的考核獎懲力度。把服務質量達標率(包括管理考核和現場考核)作為主要考核指標納入經營考核,以四級促三級,以三級保二級。
  1.2強化服務意識,突出服務質量考核
  要高度重視和虛心接受主營單位和居民的監督評價,促進內部管理,實施自我約束。要著重強化內部考核,完善企業內部服務和考核標準,加大硬性考核和獎懲兌現力度,把考核重點放在服務窗口和管理現場,增強監督考核實效。要結合考核服務質量達標率、有效投訴率、治安案件發案率等指標,加強服務工作的考核,逐一分析,層層細化分解,使每一項指標、每一個考核點都能落實到具體的單位和崗位上。
  1.3效益決定分配,落實嚴考核硬兌現
  要以實現效益最大化為導向,樹立“效益決定分配”的理念,按照“月監控、季考核、季兌現”的原則,嚴格執行企業內部經營目標責任書,做到嚴考核,硬兌現。根據指標完成情況,體現考核兌現的差異性,把“按勞分配、多勞多得”落到實處。嚴肅企業績效考核制度和經營責任追究,促進經營管理水平提升。
  為提高考核時效,促進考核結果向經營業績聚焦,要改變以前的季度考核方式,實施財務預算月度滾動考核,并加強與人力資源、經營管理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及時掌握人力資源優化、存量資產優化和外闖市場收入申報及上級審批情況,以各企業單位賬面收支為基礎,兼顧經營考核兌現相對平穩和“以豐補欠”要求,適時調整還原對利潤影響較大的收支因素,確保對上申報結果合理可靠,對下考核結果公平公正。
  2完善配套機制,增強內部經營運行活力
  強化企業經營管理,還需要構建與之相適應的配套機制作支撐,才能真正把經營機制的導向性滲透到企業的各個環節。
  2.1完善勞動人事分配機制
  要進一步完善勞動人事分配制度,增強其保障、激勵功能。總體上,要實現由管理正式職工向管理全部用工轉變,由管理工資總額向管理人工成本轉變。在此前提下,進一步探索內部激勵機制,使企業員工在工作期間始終能夠受到激勵。建議在適當時機調高對員工歷史貢獻部分的激勵。在三支隊伍建設中,特別是在技術人員中分別增加進步的層級,使員工在努力的基礎上都能夠看到自身的進步和發展。從實際出發建立員工的正常進入和退出機制,形成內部的高效合理流動,實現新老接替、一二三線的合理流動。
  2.2強化執行考核兌現機制
  要建立以效益為導向的考核兌現機制,加大對利潤指標的考核權重,推行利潤分檔目標考核辦法;建立相關職能部門和企業單位的聯動考核兌現機制,形成提高效益的整體合力;要堅持按預算目標、實際貢獻、進步程度三個維度考核企業,突出效益貢獻激勵,體現盈虧企業差別。具體來說,就是要進一步突出質量效益導向,推進效益化考核,層層傳遞壓力,做到可量化、可操作、可追溯。針對企業行業特點調整考核政策,比進步、比先進、比貢獻,突出效益貢獻激勵。要重點強化質量效益,增設高端收入占比指標。對機關部門實施連帶考核及責任追究,從而真正做到嚴考核、硬兌現,增強考核兌現的嚴肅性、公平性和時效性。同時,在考核兌現上,要根據實際出發,剔除突發因素和上級調整因素影響的基礎上,考察和落實嚴考核、硬兌現。在考核兌現中,將對企業班子的考核與單位考核分開;在獎罰上,加大企業班子成員與考核結果的關聯度,減少職工利益的關聯度。同時,建立完善與一體化管理相配套的考核兌現機制,使得考核兌現既是對經營結果的評價,更是一種經營導向。
  2.3加大對外創收創效獎勵力度
  政策激勵“走出去”。鼓勵打破區域掙勞務,加大外闖市場激勵力度,對外部項目服務的職工,現有基本薪酬、各種津(補)貼不變,績效工資以在企業現有同等崗位(或本單位)的平均水平為基數,同時,按照對外創收所創效益的50%進行加獎,鼓勵走出去。
  政策倒逼“走出去”。嚴格執行油田考核政策,通過以效益考核為核心的掙獎金考核政策,倒逼建立以問題為導向的扭虧轉盈、提質增效、增收增效措施,開源節流、增收減支。經營性虧損的企業單位無對外創收勞務收入的,給予一定處罰。
  創造條件“走出去”。對外承包社會方面,企業單位可選擇外部承包商,對部分工程服務、技術服務等項目實施反承包,由承包商選擇隊伍施工或提供服務。
  政策支持“走出去”。由職工個人開發成功并交企業運行的外部項目,按照項目標的額按比例給予個人一次性獎勵。對外承包社會方面,對于外創市場的專業化隊伍,辦理各專業化隊伍涉及的業務資質,依法合規、安全規范,管理中心應予以資質、準入等方面政策支持。
  總之,面對新的形勢、新的發展要求和新的經營管理任務與目標,各管理中心要更加突出效益觀念,切實增強對內外市場的敏感性和應對力的認識,通過進一步強化和改進經營管理,把經營壓力傳遞到每一個崗位、每一個節點、每一名員工,建立健全與企業改革發展相適應的、科學的、規范的經營管理思路,落實各項經營管理措施,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有序運行,健康發展,不斷激活管理中心經濟發展潛力,全面提升經濟運行質量,為促進油田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2973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