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建本科院校的發展現狀分析與啟示——以L學院為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針對新建本科院校發展現狀,對L學院這一所院校開展訪談調研,發現其當前發展存在的問題有:學校缺乏特色專業,專業結構有待優化,學校的發展戰略不明確。通過了解其采取的應對措施,提出對新建本科院校在應對高校之間激烈競爭的建議:一是要把握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發展特色專業;二是針對傳統教育不足,完善學校發展戰略;三是科學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建立新型課程體系。
  【關鍵詞】弱勢新建本科院校 L學院 現狀分析
  引言
  我國高等教育從1999年開始大規模擴招,新建了一大批本科院校,其數量已達到普通本科高校的1/3,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規模擴張導致國內院校增加這一現實基礎上,高等教育的發展會進一步加劇高校間的競爭和淘汰。事實上,隨著部分省市一些本科院校的投檔數遠遠低于其計劃錄取數,一些院校停辦、倒閉等情況時有出現。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成立時間短,缺乏系統的高等教育理念及深厚的文化傳統,本科教育辦學經驗不足;教師隊伍素質相對較低,缺乏拔尖人才;辦學能力、科技創新能力以及學校聲譽較老牌本科院校低等原因,成為辦學資源極度匱乏的“弱勢”高校。本文主要討論這些新建本科院校的發展現狀。
  一、L學院發展的現狀問題
  (一)學校缺乏特色專業
  在訪談過程中當我們問到L學院的特色專業時,從校長到教務處主任都不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復,會羅列出幾個專業,如:動物科學、采礦勘探、機械制造、有色金屬等。從這方面來看,L學校尚未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專業。一方面是學校自身發展規劃不足,另一方面這與學校招生規模較小是緊密相關的。由于學校年招生規模較小,基本在3000人左右,而學校有40個專業,平均下來一個專業只有75個人,也就是說一個專業大概只有兩個班,學生人數少,相應地師資需求就不大。而學校師資力量雄厚與否,與學校的發展是緊密相關的,可以說招生規模極大地限制了學校建設屬于自己的特色專業。
  (二)學校專業結構有待優化
  學校發展是緊靠地方經濟需要的,L學院新增專業圍繞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然而近年來學校的專業只增不減,沒有優化校內專業結構。例如在師范類為應對國家二胎政策,增加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專業。然而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如果只增加專業,不撤銷一些不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專業,只會增加學校辦學負擔,不利于優化校內資源。只有合理規劃專業設置,集中資源辦出專業特色,學校才能在未來社會發展帶來的競爭中生存下來。
 ?。ㄈW校發展戰略不明確
  從調研中我們發現學校的領導班子缺少銳意改革的進取精神,在校內自上而下的改革較少。在訪談過程中,學校領導已經意識到學校缺少一個屬于自己的特色專業。然而由于領導班子的更迭換代,沒有形成一以貫之的頂層設計內容,各屆領導沒有下決心去改革,建設學校最有優勢的品牌專業。
  L學院的前身是L 師范高等??茖W校,學校曾有一段時間大力發展非師范專業,忽視了師范專業的發展,而是重視發展學生報考的熱門專業。在改革摸索過程中,學校逐漸意識到師范專業的特色理應受到重視。作為一所地方性大學,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的定位不能變。師范類專業曾經是L學院的一大優勢,一直以來為當地的中小學輸送了大量優秀的師資力量,且在當地的認可度比較高。學校發展就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L學院要結合自身的發展特色、時代背景以及當地的社會發展需求,及時制定有L學院特色的發展戰略。
  二、L學院應對高校間競爭采取措施
  我們在訪談過程中發現,L學院應對發展存在的問題做了一些改革調整,并取得一定成效,這些措施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ㄒ唬┳⒅卣猩蜆I,遵循人才培養規律
  招生與就業工作對高校的生存與發展以及社會認可度會產生直接影響。L學院領導的憂患意識強,已經意識到學校本來采取的招生宣傳成效不大,因此積極完善招生宣傳工作。通過對同類高校招生情況的分析,了解它們的優勢專業、第一志愿填報率、最低分位次以及錄取率等情況,分析其優缺點,吸取成功經驗來開展本校招生工作。就業率越來越體現一所學校的良好發展程度,為了保證L學院的就業率,校領導重視對學生實訓經驗的培養以及就業指導。L學院有2000畝的實訓基地,專門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課程設置上開展就業指導課程、職業發展規劃課,指導學生就業。
  L學院強調要遵循人才培養規律,幫助學生獲得優質的學習體驗。以該學校的信息工程學院為例,注重積極推進校企合作,培養學生的實訓能力,并且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效。正是該學院向政府申請到2000畝面積的實訓基地,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學院負責人表示,人才培養是有規律的,學校教師傳授理論知識,實訓基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實行邊理論邊實踐的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與成才效率,進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L學院緊跟時代發展趨勢,始終遵循人才培養規律的理念,全面推進實踐育人的工作。
 ?。ǘ┟鞔_發展定位,服務地方經濟
  作為一所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服務對象首先是地方,要緊緊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來辦學。L地區煤炭資源豐富,年產量達到一千多萬噸,總儲量占到福建省的50%左右。此外,稀土資源豐富,而且是比較好的重稀土,總儲量約有500-1500萬噸。針對這種情況,學校開設采礦、勘探專業來服務地區經濟的發展。為了應對礦產資源開發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學校也設置環境工程專業,以便更好地恢復治理地方環境。據悉,L市當地的養豬行情很好,是養豬大市。應市場需求,在生命學院設置動物科學、動物醫學專業,并且專業排名在福建省來說是在首位的。學校開設的這些專業都是與地方經濟發展緊密聯系的,養殖設備、環保工程、養殖場污水處理環節等,都需要與專業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還有采礦、有色金屬、生命科學專業等,都是根據地方經濟資源條件,致力于解決地方實際問題,成為學校重點發展的專業。  ?。ㄈ┌l展地方文化,扶持學校優勢專業
  L市的紅色文化特色明顯,以古田會議為代表。L學院始終堅持傳承紅色基因,定期舉行緬懷革命先烈的活動。學校成立了中央蘇區研究院,用以發展研究紅色文化。L學院也實行思想教育與專業實踐“并軌”,響應國家的號召,全面加強高等院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L學院通過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推進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強思想教育與專業實踐的聯系,正在努力形成學校特有的紅色思政教育品牌。
  L市的客家文化極具特色。L學院是大陸地區最早開展客家研究的單位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由20多位專家學者所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客家文化、客家文化產業等領域積累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并于2014年10月,成立了校直屬研究單位——閩臺客家研究院。學校長期開設《客家文化研究》、《客家方言研究等多門選修課程,將客家文化納入正常教學范圍,定期組織學生到客家民居開展現場教學,組織大學生暑期深入閩西客家祖地鄉村進行田野調查。學校將客家文化貫穿于培養學生的全過程,著力打造具有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特色的客家文化育人品牌。
  三、結論與啟示
  在高校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背景下,L學院作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受到諸如招生規模減少、生源質量下降等問題的影響,針對這些問題,學校采取了相應措施來減少影響,從學校發展定位、人才培養規律等方面進行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我們以L學院作為新建本科院校的代表,探討其由于自身基因的缺陷,更容易受到社會發影響的問題,找出一些經驗來為新建本科院校提供發展借鑒。
 ?。ㄒ唬┌盐丈鐣洕l展趨勢,發展特色專業
  L學院雖然在構建學科專業的時候緊緊圍繞地方經濟發展需要,但是卻沒有形成一個特色專業。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向普及化過渡的時代背景下,一個學校要生存發展,必須要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因此,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專業。特色專業建設要在根據國家經濟、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下,引導不同類型、層次的高校根據自己的辦學目標、發展定位來確定自己的辦學道路,發揮已有的專業優勢,辦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專業特色。特色專業建設也是提升學科建設整體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新建本科院校多是由地方的職業??茖W校轉型發展而來的,財政撥款主要來自地方,其發展也依靠地方經濟,反過來也為地方經濟服務。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專業建設要對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現狀有清晰的認識,緊跟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掌握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整體趨勢。在此基礎上,結合已有的學科專業優勢,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找出最具特色的專業來建設。在進行特色專業選擇上,一般選擇一個方向作為自己的發展方向并進行特色定位。方向選擇和特色定位一是要根據要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現狀和趨勢,充分發揮學校的教學資源和能力優勢;二是要把握學校本身的資源條件,抓住特色專業建設的機遇,達到社會和學校的共贏。
 ?。ǘ┽槍鹘y教育不足,完善學校發展戰略
  新建本科院校與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缺點。一是由于??平逃c本科教育在培養層次、培養目標、教學計劃、課程設計等方面都有本質的差別,本科教育辦學時間短,經驗不足。二是因為新建本科院校建立于高等教育規模擴張時期,歷史積淀少,缺乏深厚的文化傳統與本科辦學理念。三是在新建本科院校的發展時期,人才競爭日趨激烈,學校的師資水平相對較低,優秀人才短缺。四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師資力量、重點學科、特色專業等綜合影響力有限,加上社會上的認識誤區,使新建高校的社會聲譽較老牌院校低,發展面臨更大的困難。特別是弱勢新建本科院校,這些缺點更明顯。
  為了學校更好地發展,首先要根據自身資源優勢,制定符合學校特色的發展戰略。學校的戰略規劃是一項復雜的工程,要立足于辦學理念的創新,在理論指導下探索實踐,走特色辦學道路。辦學理念是辦學者在長期教育實踐中對教育規律、教育功能的理性認識和思想觀念的凝練,是具有相對穩定性和實踐性的辦學指導思想。嘲新建本科院校要創新辦學理念,就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職能觀,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本的質量觀,以及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其次在制定發展戰略時,要選擇扶持一門學校重點發展的學科,應根據地方資源優勢情況及支柱產業來進行學校重點學科的建設,培養社會所需人才。此外,要把人才培養作為學校的中心工作,畢竟這是大學的基本的職能之一,也是學校吸引生源,提高社會聲譽的重要手段??偠灾?,新建本科院校在考慮自身條件的基礎下,要遵循教育規律,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來制定自身發展戰略。
 ?。ㄈ┛茖W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建立新型課程體系
  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對于教學資源的配置、師資隊伍的建設、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等各項工作的開展都具有重要意義。一般來說,我國應用型人才一般由高職院校培養,因此生源質量較低,社會聲譽不高。新建本科院校多由地方職業院校發展而來,對培養應用型人才積累了一定的辦學經驗。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把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上,既適應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也符合學校實際辦學條件,有助于發揮學校自身優勢。新建本科院校應該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基本定位,在此基礎上,兼顧多樣性、綜合性特色,循序漸進,形成學校特色,逐步提高辦學水平。
  課程體系的構建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是決定如何培養學生,培養什么樣學生的關鍵,也是學校教育特色所在。新建本科院校要依據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結合學校的發展特色,滿足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創新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建設。應用型人才的課程設計要以通識課程為基礎,以專業課程為主導,以素質課程為拓展,培養“厚基礎、寬專業、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通識課程為學生提供廣泛的知識平臺,專業課程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素質課程則為學生提供必要的人文素養、心理素質。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養目標制定之后,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新型課程體系來應對培養目標的變化。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3925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