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學課例研究為載體 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關鍵詞】 數學教學;課例研究;教師專業;發展;促進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0—0055—01
一、課例研究對教師發展的促進作用
1. 有利于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從幾輪的課例研究來看,教師在課堂上提問的水平與理答水平都得到了有效提高。教師的行為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也帶動更多學生自覺、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2. 有利于提升教師的反思能力。課例研究結合了理論與實際,也可以說為理論聯系實際搭建了橋梁,而教學活動就是搭建橋梁的過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教師自身的反思意識在此過程中得到不斷增強。
3. 有利于形成研究共同體。課例研究提升研究小組的實踐智慧,培育合作文化,在此過程中也形成了教研組、觀察組等各小組。通過分層、分階梯的方式促進所有教師都能參與其中,促進教師在研究課例的過程中得到全面發展。當成立了團隊之后,教師在團隊發展中尋求個人的發展,因此就形成了一個研究共同體。
二、以數學課例研究為載體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1. 豐富數學課例,提供良好的研究素材。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圍繞某一節數學課去開展課例研究,并將如何上好一節課當作研究的目標,并以解決教師的問題作為關鍵點,發展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近年來,學校鼓勵教師多上公開課,并且將此課例當作課例分析的對象。同時,還組織其他教師去現場聽課,觀察學生與教師的活動情況。為此,數學組還共同制訂了符合本校情況的小學教師課堂教學觀察表。在課堂上全程錄制完整的教學視頻,讓教師聽自己的課、看自己的課,并進行分析,之后再請教或與其他教師討論,仔細琢磨。其他教師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聽別人的課,目睹了課堂的一切,同時又以“旁觀者清”的角度去領略別人的成功之處,以及吸取別人失敗的經驗教訓。
2. 重視案例反思,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優秀教師的成長來分析,他們在課堂實踐中逐漸學會教學,這是他們發展的重要歷程。一般來說,教師的成長等于經驗加上反思,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教師的成長是一個總結經驗、捕捉問題與反思實踐的一個過程。在此過程中,筆者以課例研究為載體,通過展示課與交流反思相結合的方式,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也是師生、生生互動交流與發展的一個過程。教師在教學中還應重視給學生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如,在教學“千以內數的認識”這節課的內容時,筆者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數一數方塊。”然后讓學生自由數,看誰找到的數數方法好,之后再讓學生數一數課件上的很多小正方體。學生一個個地數,最后明白: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在此過程中,學生理解了兩個相鄰單位的進率是十。同時,學生對一千這個數是如何得到的進行了清晰梳理。在數方塊的過程中,學生領悟了十進制之間的進率。在課堂上,教師愉快地教學,學生也愉快地學習。
3. 重視教學總結,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教學總結是分析、研究以及反思教學案例的過程。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每節課下課之后養成總結教學的習慣,并將其以書面的形式進行記錄,這樣才能激發自身創新教學理念,使得每個教學情節記憶更加深刻,從而找到新的教學靈感。比如,教學“認識人民幣”時,在課堂上反復給學生講解與強調,但是學生仍然不懂如何運算元、角、分。為此,筆者利用課后時間總結與反思,最終在下一節課創設了購物情境,讓學生充當購物者以及店長來進行小商品的買賣活動。學生在此環境中很快掌握了人民幣的運算,無形之中也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與交際能力,也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由此可見,以課例研究作為載體,對于提高教師專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課堂是教師教學的主要場所,因此,教師要注重在教學中不斷反思,進行深刻的總結,才能真正做到與時俱進,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也促進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93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