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業專利權質押融資的估值困境及其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作為一種金融創新,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但其發展也受到專利權價值評估方面的影響。由于在進行專利質押融資時中小企業無形資產評估方法少、相關評估標準不統一、相關評估機構不成熟、相關立法尚不完善等因素造成價值評估困難,因此,針對專利權價值評估中存在的現實困難,對其深層原因進行了探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破解專利權價值評估困境,推動科技創新型企業專利權質押融資業務有序開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科技型;中小企業;專利權;估值困境;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3.1;F8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8-0147-02
引言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指從事高新技術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加工、營銷、咨詢、服務的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其經營收入主要來源于知識產權。近年來,我國中小科技企業已成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主體。它們在創新機制和效率上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在促進就業和科技進步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由于其資金規模小、研發風險大,一直面臨融資困難的問題。在此背景下,充分利用科技創新能力強、專利數量多的特點,開辟專利權質押融資新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中小科技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專利質押融資總額為720億元,同比增長65%;專利質押項目4 177個,同比增長60%;以138.2萬件的專利申請數達世界第一,并以5.1萬件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居世界第二位;商標注冊申請量574.8萬件,連續16年居世界第一位。2017年,作品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數量分別達到202萬件和74 540萬件,分別增長25.15%和82.79%。農林植物新品種申請量分別達到3 842株和623株;地理標志保護的產品數量穩步增加。同時,我國知識產權使用效率顯著提高。與設備、廠房、土地等傳統抵押物不同,專利質押融資的質押物具有專利排他性和隱身性的特點。在質押期間價值波動較大,貸款人難以合理、準確地評估質押物的價值。若專利權被低估,則沒有充分滿足企業的需求,沒有切實的“使金融服務于實體經濟”,若被高估,則加大了金融機構面臨的風險。因此,專利權質押融資的價值評估成為關鍵問題,準確的估值使放款人的風險更加可控,有助于企業成功融資,為解決企業資金枯竭問題提供途徑。
一、專利權質押融資估值困境
?。ㄒ唬┫嚓P評估標準不統一
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為了金融服務業的良好發展,我國政府和相關行業協會頒布了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包括《專利權質押合同登記管理暫行辦法》、《著作權質押合同登記辦法》、《商標專用權質押登記程序》、《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若干問題的規定》、《資產評估準則》、《資產評估準則》、《專利資產評估指導意見》、《著作權資產評估指導意見》、《知識產權資產評估指南》等,對現行市場的規范起了很大作用。然而,從整體上看,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評價體系。我國尚未出臺知識產權質押估值的專門法律、法規,現行方法、準則和準則中的規定太過于原則化,對應的細則標準還亟待完善。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的指導、支持作用有待提高,仍需加強監督管理;知識產權評估存在隨意性,結果也很大概率取決于評估人員的主觀判斷和個人素質。針對質押融資中專利權的價值評估,我國尚未形成相對統一的評價標準。在實踐中,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對其評價結果將產生重大影響。當前進行的價值評估主要是參照《資產評估準則》和《資產評估準則》。雖然這些規定以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為基本估價標準,但沒有考慮專利評估的特殊性,只是將專利權納入無形資產,忽視了專利權與其他無形資產不同之處。影響知識產權價值的因素有很多,不論用哪種方法進行估值都會受到相關估值因子選擇等原因的制約,不能完整地反映其價值。專利權作為無形資產的一種,很容易受到相似技術出現的影響,這為其價值帶來極大的不穩定性。
?。ǘ┫嚓P評估機構不成熟
對于同一專利,不同評估機構的評價結果往往存在較大差異,評價標準的可行性較差。除此之外,我國當前的資產評估行業發展水平整體滯后,主要表現為,一是能夠進行專利價值評估的資產評估機構較少,專攻專利價值評估的機構更少,現有的價值評估機構大多成長期短、資質一般,缺乏規范性;二是我國沒有嚴格的價值評估機構市場準入機制,由于當前評估機構非獨立,導致其內部管理規范性差,社會公信力不高;三是價值評估師不是完全專業的同行,受專業知識限制,他們往往難以對價值波動性大的專利權進行準確的估值,職業素養有待提高;四是我國也缺少權威的專利價值評估監管機構對相關違規操作行為進行有效監管。
(三)相關立法不完善
我國專利權及其在專利質押融資中的價值評估相關法規如《物權法》、《專利法實施細則》、《專利權質押登記辦法》、《專利法》及《專利資產評估指導意見》等法律文件,這些法律規定往往太原則性和理論性,其可操作性較差。它們嚴重忽視了質押專利權的法律特殊性,如所有權的確定和有效期限等,在實際的評估活動中很難完全遵循。同時,在具體目標范圍、清算期內實現壟斷的方式、專利價值評估機構的市場準入等方面沒有詳細的規定,導致現實生活中出現“無法可依”的境況。針對這些問題,大多數地方都根據當地情況制定了地方性的法律法規,如溫州市的《溫州市專利權質押貸款管理辦法》等。雖然這些地方性法規在某些方面上對地方專利質押融資業務的實施起到了指導作用,但由于經濟條件的不同,地方性法規沒有協調甚至存在很多差異,嚴重影響了全國范圍內專利權立法的推進。
二、優化質押融資模式的對策建議
?。ㄒ唬┩晟茖@麢噘|押融資評估體系
完善專利權質押融資評估體系,首先要借鑒美日兩國通過專門立法統一專利價值評估標準的方式及美國在不同時刻有效運用不同的評估方法。在我國,要找到能夠大致運用于全國的標準,并在現行實踐中改變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在各地混合使用、統一性較弱的現象。制定專利權價值評估標準,對于本質相差很大的兩項專利,可以在評估標準基礎上增設特殊條款,使得評估價格客觀合理,更大限度接近其真實價格。指導銀行等金融機構、擔保人和中小企業客戶充分重視評估報告的披露,按照協議合理使用評估報告進行專利質押融資評估。其次,應加大專利權價值評估人員的教育力度,培養專業評估人員,打造高質量、高水平的評估團隊,強化知識體系建設,開展相關知識培訓以及國際交流。設立專業技術專利質押價值評估小組,對流動資產價值評估公司的資格和評估工作進行評估和分類,督促價值評估行業相互監督和自我完善;定期、有效地開展專業知識培訓,對評審員進行評審,提高其專業水平,從而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評估方法和規范體系。 ?。ǘ┮雽@麢噘|押融資中介機構
加快推進專利權交易市場建設,引入第三方平臺作為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的接線人,充分發揮第三方平臺的客觀性和科學性,讓專利權價值評估公平化。充分依托各類產權交易市場,指導風險投資機構參與科技成果產業化,促進產權流轉,優化資源配置。同時,對專利權交易市場體系進行完善,促進質權變現多元化。其次是建立健全專利交易網絡平臺,信息社會客觀要求交易市場開放。健全的網絡交易平臺可以激活市場,使企業和個人通過網絡獲取和交換交易信息。此外,利用網絡交易平臺還可以使專利質押信息實時更新,更快更準反映專利質押標的物信息。鼓勵有條件的評估和交易中介機構做大做強,支持中小企業評估和交易中介機構的發展。逐步完善交易體系,建立全國統一的專利交易市場。
?。ㄈ┩晟茖@麅r值評估相關立法
在進行相關法律建設時,應該充分的借鑒國外如美、日等國家在相關領域的立法經驗。應將關注的重點放在統一評估標準上,從立法角度明確評估主體、評估標準、評估程序等方面,著重于解決專利權法律地位不明確、專利權質押價值標準方法不一致、評估機構和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專利權變現困難等問題。除此之外,還應建立機構及相關利益人的法律責任追償機制。在專利權質押融資的價值評估過程中,評估機構作出的評估結果,不得嚴重偏離客觀價值,不得與相關利益方串通并進行虛假評估;對于評估人員為個人利益而進行違規操作,應予以法律懲處并賠償受損害一方相應損失。
參考文獻:
[1] 周訓勝.專利權質押融資的現狀研究及對策建議[J].科技與管理,2012,14(6):76-80.
[2] 楊健.企業專利權質押融資中價值評估問題的解決思路[J].理論探索,2015,(5):116-121.
[3] 沙尉,徐煒.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融資影響因素分析[J].財會通訊,2015,(32):13-15.
[4] 李軍峰.我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發展現狀及對策[J].改革與戰略,2018,34(7):52-55.
[5] 張貴群,張欣.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價值評估困境及其破解對策研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6,(12):208-211.
[6] 桑開兵.小微科技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困境與對策探討[J].江蘇科技信息,2017,(35):29-31.
[7] 劉楠,杜少南.小微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困境及出路[J].知識產權,2015,(11):110-114.
[8] 陳瑜.知識產權價值評估的困境及對策[J].知識經濟,2012,(18):128-129.
[9] 仇榮國,孔玉生.基于知識產權質押的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機制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17,(4):118-125.
[10] 陳星.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中的專利價值評估困境及其法律對策[J].法制與經濟,2016,(1):11-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533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