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區文化建設與發展問題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新形勢下,我國城市社區進入了特定的社會轉型期。通過分析當前城市社區文化建設現狀,提出新時代下城市社區文化建設面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激發城市社區居民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的積極性,優化社區文化建設資源,提高社區文化管理建設水平,緊跟時代步伐,促成城市社區文化建設在“新時代”的繁榮。
關鍵詞:城市社區;文化建設;對策
中圖分類號:C91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7-0147-01
城市社區作為城市管理工作的基層組織,承載著在基層繼承、傳播、發展文化的重大使命。十九大以來,我國城市社區文化發展也進入了特定的社會轉型期,作為社會文明進步產物的社區文化,成為提升城市品位的要素之一,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同時,傳統的社區文化也正在面臨以互聯網等新媒介的挑戰。全面開展城市社區文化建設事業能夠有效提升城市文明發展進程,因此,研究新時期城市社區文化建設與發展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和指導意義。
一、社區文化的功能
1.引導功能。社區文化能夠引導社區成員,讓其思想和行為的取向符合社區理想和目標。一個社區形成了自己的社區文化,就會建立起自身系統的價值和規范標準,從而這種導向作用也能夠實現。
2.約束功能。社區文化能夠對社區成員產生影響,對社區的每個成員的思想、心理和行為具有一定的約束和規范作用。主要表現在社區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建設上。
3.凝聚功能。特定的社區文化,能夠通過共建機制,形成一種特有的集聚、凝結的社區合力,使社區各種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吸引。
4.娛樂功能。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精神世界有了更高的需求,社區文化能給人們提供一種輕松、舒適的環境,滿足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
5.激勵功能。通過參與社區文化活動,拓展人際,充分溝通,促使社區成員從內心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提高社區居民的凝聚力。
6.改造功能。通過加強社區文化建設,開展各種文化活動,能夠幫助凈化社會環境,改善社區居民的精神風貌,解決精神方面的社會問題。
二、新時期城市社區文化建設出現的問題
1.社區組織領導力不夠。首先,從本質來源上。由于社區居委會等社區組織缺乏對年輕人的吸引力,組織中缺少年輕骨干力量;組織中存在行政壁壘,導致無法吸引新的資源和人才,不能有效地帶動社區居民參與到文化建設中來。其次,后續發力不足。由于組織編制合法地位得不到認可,造成社區文化管理地域性不平衡,職責不清晰,工作效能低。舉辦文化活動時,過分依賴上級文件,上傳下達,甚至有些社區的文化活動多由居民自發組織,缺乏有序管理。
2.城市社區的文化配套設施匱乏,經費少。社區文化活動的開展需要完善的文化設施和文化場所,它們既是社區文化的物質載體,還是社區居民之間增進感情、溝通交流、營造和諧氛圍的重要平臺?,F在社區文化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然而社區的文化設施卻停滯不前,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3.文化活動形式陳舊,缺乏創新。社區居民的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對社區文化活動的需求也不同,由于大多數社區文化活動存在著內容老舊,手段匱乏,缺乏新意等問題,導致居民參加社區活動的熱情不高,文化活動的參與度低。
4.社區凝聚力不足,居民自主參與度低。居委會和社區其他管理機構,目前國家還沒有全面、完善的制度和政策支持、指導,造成管理權限沒有清晰地劃分,存在職權重合,管理混亂等問題。同時,組織成員的管理跟不上時代要求,工作在執行過程中過度依賴上級部門的文件指示,自主性不高。因此,公眾參與社區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不高,社區凝聚力不強。
三、加強社區文化建設的對策
在黨和國家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時代背景要求下,加強城市社區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鑒于社區文化建設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提出以下四點建議。
1.重塑理念定位,加強制度建設。首先,抓好制度建設,加強約束機制,明確社區組織的權力和義務;其次,要做好社區組織管理人員的建設,提高組織管理者的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最后,要做好物業服務工作,滿足居民生活、娛樂等方面的需求,促進社區文化和諧發展。
2.打通資金渠道,完善配套設施。社區文化設施建設資金緊張是社區建設中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這也造成大多數社區文化設施落后,而且年久失修的書面。因此,應該廣泛吸納資金,健全以地方財政投入為主,社會多元支持構成的社區文化建設財政支撐體系,形成“政府專項投入多一點,街道承擔多一點,社會多方籌措一點”層次性資金渠道。只有形成布局合理、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社區文化網,才能夠打造出每個社區獨有的文化環境。
3.拓展創新思維,豐富文化活動。社區要做好自己社區特色文化的定位,打造專屬文化品牌,這樣社區居民更能夠產生榮耀感,更有熱情和動力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社區要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利用各種方式收集居民意愿,充分考慮居民的各類文化需求,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來吸引居民的關注與參與。社區還要利用行業文化與社區文化的結構式互補,引入區域內優秀的企業文化、高校文化進行文化資源共享,從而提升社區文化建設的能力和水平。
4.密切聯系居民,增強社區凝聚力。首先,加強社區人文關懷,提升居民歸屬感。這要精準定位到居民的興趣愛好,了解到社區居民的性別、年齡、階層結構等,根據相應的信息,組織開展讓民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激發居民參與活動的熱情。其次,加強溝通交流,多渠道聽取民意。社區只有建立穩定、完善的社區文化需求反饋機制,才能快捷掌握處于動態變化中的社區文化需求,切身滿足群眾不同的文化需求。最后,加強文化宣傳,營造和諧氛圍。充分運用網絡平臺、社區宣傳欄、開放學習活動室、制作宣傳手冊、舉辦征文活動等手段,讓社區成員更了解他們所在社區的文化。
四、結語
作為社會文明進步產物的社區文化,是一個社區發展的核心動力,具有凝聚人心,增強幸福感等重要功能和作用。目前,我國社會正處于重要的轉型時期,是政治、經濟發展的好時機,同樣也是文化發展的好機會。新時期加快建設城市社區文化,從基層抓好文化建設,著力實現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傳導作用,構建和諧幸福的生活家園,是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渠道,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到新歷史階段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 李茂松.城市社區文化建設與地域文化整合機制的構建[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6):20-21.
[2] 陳波,張潔嫻.城市社區公共文化空間的建設現實與未來設計——基于全國17省46社區的考察[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6):23-31.
[3] 鄭廣永.論城市社區文化的功能及限度[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1):87-9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539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