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智慧養老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生育率的持續降低和人口預期壽命的不斷增長,我國老齡化問題越發嚴重,當前正面臨著未富先老,空巢化嚴重等養老問題。同時,傳統養老模式已無法滿足老年人對美好養老生活的訴求。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浪潮來襲,依托“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智慧養老模式應運而生。就智慧養老的概念、發展意義進行闡述,分析當前智慧養老模式的發展現狀,為構建智慧養老新格局給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智慧養老;“互聯網+”;發展現狀;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C91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9-0049-02
  引言
  《“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統計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占總人口比重將提升到17.8%左右,高齡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 900萬人左右,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龐大的老齡人口數字會導致老年撫養比的逐年增高。同時,老齡人口作為弱勢群體,對社會醫療衛生資源的諸多訴求,也大大加重了整個社會勞動人口的負擔。而青壯年勞動力的缺乏又會使資源短缺的情況進一步惡化,老齡化問題儼然成為世界各國都要面對的難題。
  一、智慧養老概述
  智慧養老是指運用物聯網技術、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云計算系統等現代科學技術,通過傳感器為老年人提供精準、及時、便捷、有效養老服務的新型養老模式。智慧養老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區及養老機構的傳感網絡系統與信息平臺,并在此基礎上提供實時、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的養老服務。智慧養老通過對社區、家庭、機構的資源進行整合,實現24小時健康管理,從而滿足老年人對晚年美好生活的向往。
  國外最早提出“智慧養老”一詞的組織是英國的生命信托基金會。而在當時的條件下,智慧養老的概念僅僅局限于全智能化的養老系統,即老年人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通過智能科技提供的便利享受到高質量的生活。近年來,美國在老年人的“遠程醫療”領域進行研究,借助科技手段縮短距離,實現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同時,英國也在嘗試使用機器人護理員,服務于社區或家庭中的老年人。在發達國家的一些老年公寓,智能芯片被應用于地板和家具中,目的是為遠程關注老年生活,及時提供必要幫助。
  國內智慧養老的概念最早出現于2007年的“數字化養老”,由胡黎明提出。隨后幾年陸續出現了“科技養老”“智能養老”等概念,直至2012年發展成為“智慧養老”。相較于國外,國內起步較晚,但在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皆有所發展。例如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的“智能化養老試驗基地”項目,就是通過智能醫療設備和生活設備來為老年人提供遠程醫療及智能養老服務。
  二、發展智慧養老的意義
  智慧養老主要是圍繞著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健康保障、醫療預防和娛樂休閑等方面,通過信息技術手段來達到對養老生活的規范與管理的目的,并對老年人信息進行自動監測,實現智能預警、遠程求助等功能,進而為老人提供高質量的養老生活。
  1.提高養老資源利用率。我國人口眾多,隨著人口老齡化,養老資源自然是存在巨大缺口,如何將“好鋼用在刀刃上”,提高養老資源的利用效率是一大難題。智慧養老模式的優勢在于:一方面,智慧養老模式能夠通過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等,提供專業化、精準化、跨區域、無時差的遠程醫療服務,從而實現醫療資源的流動,提高養老資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智慧養老服務通過對老年人健康狀況進行統一評估,劃分標準,有針對性地為不同層次的老年人提供“當務之急”的服務,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帕累托最優效應。
  2.彌補傳統養老方式的不足。當前我國主要的養老方式仍是居家養老,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智慧養老服務能夠通過提供智能家居及智慧監測設備,助力居家養老,降低子女上班后、老人獨自居家時的風險,彌補傳統居家養老方式中的不足。社區養老是我國當前重要的養老方式,通過智慧養老與社區相結合,建立智慧社區養老模式,可以彌補傳統社區養老方式的不足。智慧社區養老模式是通過綜合家庭服務平臺、醫療保健平臺、健康監測平臺、心理健康平臺、緊急救助平臺,由政府主導,社會多方面力量參與,構建全方位的智慧社區養老服務平臺,提供一體化、信息化、智慧化的社區養老服務模式。機構養老是我國重要的養老方式之一,通過智慧養老與社會機構養老相結合,建立機構智慧養老??萍嫉陌l展與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催生了對社會養老機構高質量服務的要求,機構智慧養老是指養老機構、養老公寓等機構對內部設備的信息化改造,建立定位預警、安全監測、環境管理、緊急求助等應對系統,通過建立內部專業醫療團隊來對老年人進行定期體檢和老年疾病預防。
  3.提供便捷化、多樣化、專業化的服務。智慧養老具有專業化、便捷化的特點,通過整合養老服務資源、擴大服務范圍,來提供專業化、多樣化、質量高的養老服務。而且,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各類養老服務信息觸手可及,能夠實現養老服務需求方與供給方的直接雙向選擇,使養老服務變得更加便捷和及時。通過智慧養老將各類養老資源整合并進行劃分,有利于滿足不同層次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實現多樣化、個性化養老服務的選擇。
  三、智慧養老的發展現狀
  1.智慧養老產業發展不成熟。目前我國智慧養老產業尚未形成規模,僅僅局限于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家居和醫療服務領域。而智慧養老企業尚未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發展初期所提供的服務利潤較低,易夭折在搖籃中。除此之外,目前的智慧養老服務包括安全監護系統、智能養老系統和健康管理系統等,各平臺之間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例如各類平臺所承擔的智慧服務、動態監測和行業監管三方面職能在頂層設計上還存在缺乏有效協作、平臺間溝通不暢、功能重復、標準不統一等問題。最重要的是,政府在智慧養老中沒有充分發揮作用,導致智慧養老行業缺乏整體規劃和行業標準,與智慧養老產業相匹配的政策還沒有落實下來,頂層設計仍不完善。   2.智慧養老服務供需矛盾突出。當前我國老齡化情形加劇,老年服務需求不斷擴大,然而國內智慧養老產業尚處于發展初期,供需存在結構性矛盾。一方面,企業缺乏大眾化、接地氣的配套養老服務,無法滿足大部分老年護理需求。另一方面,企業盲目發展高水平服務,脫離了老年護理的根本需求從而產生了高水平養老服務的“產能過?!?。
  3.缺乏專業人才與團隊。智慧養老服務領域需要專業的人才及團隊來推進,要在試點過程中切實針對老年人需求找出存在問題,并通過專業化分析來解決。然而當前,我國智慧養老產業專業復合型人才缺口巨大,人才隊伍整體素質不高,這嚴重制約了智慧養老產業的發展。我國智慧養老產業目前人才吸引力不足,低水平從業人員占據了行業多半,由于缺乏專業護理知識、心理學知識、醫療知識,自然無法為老年人提供高質量、多元化的服務。而且,老年人由于上了歲數,在情感需求上更依賴某個長期固定的服務提供者,而由于我國養老行業從業人員流動性較大,這就導致從業者無法為老人提供優質的心理疏導。
  4.智慧養老產品缺乏人性化。目前,我國智慧養老產品多以智能穿戴設備和智能家居產品為主,這樣的智慧養老產品雖然突出了智能的特性,卻也忽略了受眾老年群體自身的特殊性。老年群體,一方面與外界信息溝通較少而對智能產品知之甚少,產品使用方面存在困難。另一方面,老年人年老體弱、視力不佳,一些智能產品使用說明書字號過小,增加了老人閱讀的困難,使老人在主體觀念上更不愿意接納智能養老產品。
  5.區域間差異較大。由于東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狀況的不均衡,智慧養老產業的發展也存在很大差異。東部地區經濟發達,科技水平遠超西部,智慧養老產業發展雖說近幾年剛起步,但也在迅速發展。西部地區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智慧養老產業的發展也相對滯后。
  6.新技術成本高。智慧養老主要依賴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設備及傳感器等科技品,以目前經濟水平來看,這些設備的價值不菲,一般家庭難以承受。同時,一些高檔養老社區雖然能夠提供智慧養老服務,卻也有“高門檻”的準入原則,無法滿足中等及低收入老年人的養老需求,無法使智慧養老服務普及化。更重要的是,目前一代老年人大多出生自20世紀70年代前,消費觀念保守,在選擇高昂價格的智能產品時仍心存顧慮。
  四、發展智慧養老的對策建議
  1.建立健全智慧養老行業標準與配套法律法規。國家要加快建立智慧養老行業各方面標準,如數據信息交易的標準體系,醫療服務機構與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的數據標準和統計標準,以及各養老信息服務平臺的標準體系。同時,國家要加快完善相關配套法律,一方面為發展智慧養老產業提供健康的環境,另一方面也是引導智慧養老產業與當前養老需求相適應的舉措。政府要積極參與智慧養老產業的發展過程,形成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多方合作,共同促進智慧養老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2.提升“軟實力”與“硬實力”?!败泴嵙Α敝饕侵赴l展專業化的人才。智慧養老作為新興產業涉及養老、網絡、智能等多個維度,需要大批高質量的綜合性人才,因此政府和社會要加強發展并吸引智慧養老服務人才。一方面通過與各類高校合作,為養老相關人才提供就業機會、升遷機會及落戶機會等等吸引智慧養老專業人才。另一方面要給予當前智慧養老從業者更優厚的待遇,加強從業人員培訓,提升從業人員整體素養。“硬實力“則是指智能設備與網絡信息技術。智慧養老的服務基礎是互聯網與信息技術,因此加快網絡技術發展,提升網絡信息水平尤為重要。同時,政府要加強金融扶持力度,鼓勵科技創新,支持養老信息平臺建設,推動智能養老產品的開發,為智慧養老增添動力。
  3.面向老人開展智慧養老宣傳。老年人的傳統養老觀念根深蒂固,對新鮮事物接受程度較低。智慧養老模式作為新型養老模式自然存在推廣難度。因此,要面向老年人開展智慧養老宣傳。一方面是為了改變他們傳統的養老觀念,積極適應智慧養老;另一方面是針對老年體提供一些簡單培訓,讓他們掌握一些基礎互聯網技術,從而實現無障礙操作智能設備。
  4.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一方面,智慧養老產業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吸引著大量社會資金涌入智慧養老行業。因此,政府要對社會資本的準入資質進行嚴格審查,建立健全行業的監管機制,促進智慧養老產業健康發展。另一方面,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在通過老人個人信息來提供服務時,涉及個人隱私問題又該如何解決?智慧養老設備將老人生理信息通過傳感器傳遞至平臺的同時,也將老人的個人隱私公之于眾。因此,這方面還需要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建立合理監管機制,規范各信息平臺運行,保護老年人個人隱私。
  參考文獻:
  [1]  民政部.推進智慧養老、醫養結合試點工作[J].中國商界,2018,(4):85.
  [2]  趙霞.將“互聯網+”導入養老服務[N].湖南日報,2018-04-13.
  [3]  劉霞.智慧社區養老視角下健康養老服務體系的構建[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7).
  [4]  朱玥穎.我國智慧養老產業發展的新思路[N].中國人口報,2018-03-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5410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