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中學生籃球運動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我國的體育事業獲得了極快的發展之后,籃球運動逐步被引進到學校之后,不僅推進了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而且也拓展了中學生的課外生活。然而鑒于不同學校在落實的過程當中,會受到各類不同因素的干擾與影響。本次的研究過程當中,將重慶市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深入調查并分析了中學學生的籃球運動發展狀況,并且從學生在校園內的籃球參與度、學校組織的校園籃球競賽情況、學?;@球運動隊的發展現狀、學校籃球的教學現狀以及學?;@球場地和器材的情況等諸多方面予以詳細調查和分析,以便掌握阻礙重慶市的籃球運動發展的相關因素,同時據此制定出合理、可行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中學生 籃球運動 發展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b)-0060-02
由于現代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籃球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運動項目,很早便被融入到教育課程當中。特別是籃球運動本身兼具了趣味和運動的特征,對于豐富現代教育課程,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十分有益。而籃球課也是中學階段,體育教學內容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然而由于遭遇不同類型因素的干擾,使國內中學生的籃球運動發展方向不夠清晰,前進之路嚴重受阻。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此次研究的過程中對象主要以重慶市的初高中學生和相關的初高中體育教師為主。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相應的論文題目,借助互聯網、圖書館等眾多渠道搜集、查閱并整理相關方面的研究論著與文獻。
1.2.2 走訪法
通過運用走訪法,對重慶市的初高中學生、相關的初高中體育教師以及學校領導實施訪談調查。
1.2.3 問卷調查法
正式編制調查問卷之前,依據實際的需求情況,同時借鑒相關研究論著與文獻在中學生籃球運動發展現狀方面的研究成果,滿足調查問卷的相應設計原則,從而設計出學生與教師兩套不同的調查問卷。
1.2.4 數據統計法
在此研究當中通過運用數據統計法,完成所發放的調查問卷的相關數據信息的整理處理的任務。
1.2.5 邏輯分析法
通過在此次研究中運用邏輯分析法,針對回收到的有效問卷的相關數據加以科學統計、整合以及分析處理。
2 研究的結果和分析
2.1 重慶市的學?;@球場地和器材的調查情況
2.1.1 學校籃球場地和器材現狀
進行重慶市中學校的籃球場地和器材調查過程中可知,學校擁有1個籃球館,室外僅存在8處籃球場地,籃球架一共8副,籃球數量為20個,籃球場地為非塑膠場地,運用的為水泥場地。從相關教育機構的規定中可知,重慶市學校的籃球場地和器材的配備數量基于可以滿足籃球教學活動的開展,符合相關的標準要求。
2.1.2 學校教師與學生對籃球場地與器材的滿意度調查
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是中學籃球運動開展的重要構成主體,所以,二者對于學?;@球場地和器材的滿意度情況,決定著教學工作以及籃球運動的開展是否順利。經過調查可知,表示十分滿意的學生占據調查總人數的 27.32%,表示基本滿意的學生占據調查總人數的43.24%,表示不滿意學生占據調查總人數的21.45%,表示非常不滿意的學生占據調查總人數的5.28%,而教師幾乎與學生想法相同。以具體的數據情況來看,學校的籃球場地可以滿足日常的籃球活動需求,不過在籃球器材方面依然應該不斷增加,為促進中學生籃球運動發展做好鋪墊(見表1、表2)。
2.2 重慶市中學?;@球運動隊的發展現狀
經過對重慶市中學?;@球運動隊的發展現狀調查后可知,學校擁有自己的籃球訓練隊伍,并且每周的籃球訓練次數有所差異,其中每周1次訓練的籃球隊為12.14%,每周2次訓練的籃球隊為50.18%,每周3次訓練的籃球隊為13.28%,每周4次訓練的籃球隊為22.16%。詳情見表3。由此說明,雖然重慶市酉陽二中學校籃球運動隊的訓練次數符合相關規定,不過在系統與全面性方面依然有待增強。
2.3 學生在校園內的籃球參與情況
通過調查發現,僅依靠重慶市籃球體育課,是無法真正推動籃球運動的普及與發展的。如何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熱情,是籃球體育教師以及學校領導需要考慮的問題。因此,營造一種濃厚的校園體育運動環境,積極對籃球運動進行推廣和宣傳十分必要。
經過本次對重慶市學生在校園內的籃球參與度情況調查可知,學校中男生參加籃球運動比例較高,占據了82.2%。但女生由于性別、個人愛好等方面的因素,對籃球運動的興趣不大,所以,女生參與到籃球運動當中的比例較小,更多傾向于瑜伽、羽毛球以及健美操等運動項目。
經過深入針對重慶市學校的調查之后獲悉,迫于學生升學的壓力以及學校未來的生存發展的壓力,學校當中的領導人員主要將學校的發展規劃內容集中在了數理化等文化課的教學工作當中,而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以及綜合方向的發展予以了忽視,所以,從整體的情況來看,依然有待于進一步的改革與完善。
3 結語
3.1 結論
在體育事業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和進步的同時,其受眾群體范圍變得越來越廣泛。中學生作為學校培養人才的重要目標,在受到素質教育的影響和推行之下,喜歡籃球運動的學生變得日益增多。不過從全國范圍而言,我國目前的應試教育體制依然占據著教育市場的主流地位,素質教育雖然得到了推行,但是始終沒有真正得以大范圍地推廣與落實。經過本次的系統地調查與研究可知,其中的影響元素主要源自下述幾個方面:第一,來自初、高中學生自己的原因。在很多學生的思想意識里,其認為文化學業課程才是最為關鍵的,體育課并不是升學考試的科目,所以對其予以忽視。第二、學校教師方面的原因。在重慶市中學當中,除了體育老師屬于實施本職工作的教學任務以外,學校普便存在著很多其他科目的教師對于籃球運動課程忽視的態度,并且還會有很多主課教師,以升學作為理由,占用體育課的時間,同時體育教師在籃球課程教學方面所采用的手段與方式、課程內容的設計均呈現出一定的滯后性。第三,傳統觀念的影響。對于任何一個學校而言,學校的升學率都是決定學校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因素, 因此很多學校認為體育課可有可無,這種舊觀念舊思想也成為阻礙學?;@球發展的重要原因。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70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