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廣西“淘寶村”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選取了2017年廣西新興的“淘寶村”——柳州基隆村作為調查研究對象,通過實地走訪、問卷調查、線上訪談及文獻查閱等方法,對不靠海不臨邊的基隆村成功孵化變“淘寶村”的軟硬件進行了分析,結合案例分析歸納出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電商+品牌特產+政策扶持”的模式,對其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并為解決現存問題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廣西;農村淘寶;螺螄粉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9.002
  0 引言
  柳州作為廣西GDP排名第二的重工業城市,具備完善的工業基礎,它同時也是螺螄粉的發源地,具有濃厚的螺螄粉文化與歷史。2016年柳江區成立電商協會,致力打造綜合創業創新服務平臺,通過整合政府資源及協會資源,重點扶持特色農產品;2017年資源整合效益初顯,打造了“融安金桔”、“柳州螺螄粉”等特色品牌;同年11月,試點單位基隆村獲得阿里巴巴研究院的“淘寶村”認證。目前,基隆村常住人口5000多,村內開設淘寶店鋪超過100家,入駐阿里1688平臺店鋪超30家、阿里柳州產業帶企業16家,2017年全村電商交易額超過1000萬元。
  以“嘻螺會”、“好歡螺”、“螺霸王”等成功“觸”電的預包裝螺螄粉企業采用“電商+品牌特產+政策扶持”的商業模式,乘借著電商的東風,在地方政策的支持引導下,打開了柳州螺螄粉網上市場的藍海,產品不僅線下入駐百聯集團旗下的聯華、步步高、大潤發等大型連鎖超市,線上入駐淘寶天貓京東等各大網上平臺,從柳州的街頭巷尾銷至全國各地,更是通過亞馬遜等跨境平臺,逐步走向海外市場,遠銷歐洲、美洲、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1 基隆村發展的歷史背景
  1.1 基隆村互聯網+浪潮起
  2009年中國首個淘寶村出現后,全國各地遍開“淘寶村”之花,數量呈現爆炸式增長,截至2017年已達2000多個。這種由村民間人際紐帶聯系起來的熟人社會是“淘寶村”發展壯大的基礎,個例引發漣漪效應并逐步向全村擴散,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破解了農村信息化難題,有效提高了農民收入、拉升了農民生活幸福指數?;〈逶诨ヂ摼W的洪流里看到了商機,村民借助互聯網平臺,將柳州螺螄粉、紡織服裝、汽車零配件等帶著特色柳州標記的產品發往全國各地。
  1.2 柳州螺螄粉搖身一變成網紅
  2010年柳州市政府與柳州螺螄粉行業協會聯手合作,推動“螺螄粉進京”計劃的實施,并與次年3月,在北京朝陽門外大街正式開業第一家異地柳州螺螄粉。一大批明星名人受螺螄粉的獨特所吸引獵奇而來,紛紛開始曬吃,至此,螺螄粉的明星代言之路初步開啟。2012年5月,隨著中央電視臺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首播,柳州螺螄粉頃刻間變成了家喻戶曉的美食,節目中對其重要原料酸筍的介紹,更為其網紅身份增添了神秘色彩。
  1.3 預包裝螺螄粉“觸”電成功
  2014年,袋裝螺螄粉開始尋求電商銷售之路,“網紅”嶄露頭角。據最新數據統計,至2017年年底,利用互聯網平臺銷售螺螄粉的企業已增長至83家,共開設網店10224家,日銷量超80萬袋,全年產值超30億元。據在阿里后臺統計數據顯示,螺螄粉在其粉類銷量中排名第一,已是名副其實的“網紅”。螺螄粉觸“電”成功的消息迅速擴散并形成模范效應,周邊村民紛紛效仿行之,從服裝批發到汽車配件行業均開始試行淘寶新銷售,開啟了基隆村的電商之旅。
  2 基隆村發展歷程與現狀
  探尋基隆村的發展歷程,其實質亦是在探索柳州螺螄粉產業如何帶動起基隆村村民戶戶來創業,家家開淘寶的發家奮斗史。這其中共歷經手工制作工藝申遺(2008年)、制定食品安全標準化政策(2014年)、村企聯姻共發展(2017)、注冊地理標志(2018)、打造特色螺螄粉小鎮(2018年)五個歷史階段。
  2.1 柳州螺螄粉手工制作工藝申遺
  200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將“螺螄粉手工制作工藝”收錄其中,柳州螺螄粉邁出了從街頭小吃到全國網紅華麗轉身的第一步,螺螄粉開始成為柳州文化的載體。
  2.2 對螺螄粉制定食品安全標準化政策
  2014年,首家袋裝螺螄粉生產企業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米粉的制作開始有標準可依;2017年初,柳州市食藥監局出于規范食品安全考慮,提請區級食品藥品監督局制定《柳州螺螄粉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并在其中增加了對其配料的衛生要求。2018年2月,為填補檢粉不檢料的食品檢測安全區空白,柳州市成立柳州螺螄粉檢驗檢測中心,切實實現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實現了有標準可依與有監管可尋的雙重保障。
  2.3 柳州市內村企聯姻共發展
  周邊縣城柳城縣抓住柳州市政府打造“螺螄粉百億產業”的重大機遇,積極打造酸筍、豆角、稻米、螺螄等螺螄粉原材料產業基地。一方面成立專業村鎮合作社,通過打造品牌、對接企業、與企業簽訂供銷協議等一系列措施,解決了螺螄粉產業的原材料供應問題;另一方面通過企業為農戶提供農資供應、技術支持,落實資金、技術方面的保障,以政府推動、企業聯姻的形式,打開特色農業銷路,為廣西打贏脫貧攻堅戰開拓了一條扶貧新路。
  2.4 注冊“柳州螺螄粉”地理標志
  2015年,知識產權意識初顯,柳州市政府開始準備申請“柳州螺螄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各項工作,令柳州市螺螄粉協會前往申請注冊,于2018年獲得核準。該地理商標的確立,讓螺螄粉的生產從此有了地域的限制,起到了保護當地特色產業的作用,為尚是幼稚產業的螺螄粉行業轉型升級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打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烙印的柳州螺螄粉無論在質量上、信譽上都得到了較大的提升,其產品和品牌也隨之得到有效保護。
  2.5 政府發力打造特色螺螄粉小鎮   2018年,柳州市制定了推動螺螄粉產業發展的“六個一工程”,其中一個工程提到,要以加工制造螺螄粉為主題,建設全產業鏈產業園,建設加工基地,整合原材料種養問題,通過產業聚集帶來效益;打造特色主題小鎮、特色主題美食街,利用文化輸出打造柳州名片。工程制定當年,位于柳南區的示范點被打造成產業聚集區,2017年年產值超14億元,并于2018年入圍廣西特色小鎮名列。
  3 基隆“淘寶村”發展要素
  3.1 基隆村的創業成本低廉
  租金便宜、人流量密集是基隆村吸引眾多人來此開淘寶店的重要條件之一。筆者通過實地走訪發現,該村為工廠聚集區,村內居民住宅區與廠房之間相互交織,沒有較為明顯的界限,住宅樓下就是廠房,可以用于囤放大量貨物,構成“淘寶村”形成的基礎條件之一——較低的創業成本。柳州市柳江區針功夫十字繡廠的負責人楊文珍告訴筆者,2010年,原為合伙人的弟弟外出江浙一帶發展,她仍留在柳州繼續從事十字繡批發事業,由于不堪高昂的租房費用,從原來航生路轉到基隆村新立門戶,成立了現在的針功夫十字繡廠,不僅降低了租房成本,也更容易招攬到足夠的勞動力。
  3.2 基隆村便捷的交通
  基隆村毗鄰柳州市柳南區育才路大橋,村莊沿大橋兩側分布,距離市中心5.6公里,距離柳州站5.3公里,距柳州西站僅2公里,交通便捷。巨大的市場前景、優越的地理位置,越來越完善的高鐵網絡,也為區域人才流動提供了便利,一大批有技術有經驗的人才返鄉就業創業,投身于建設家鄉的洪流中來?!拔椰F在的收入水平和以前在深圳打工相比差不多。”家在柳州的陶萬濤畢業后在深圳工作了一年多,去年6月坐高鐵回到基隆村,憑借著豐富的電商工作經驗成為了一家十字繡工廠的電商運營主管。
  3.3 柳州市政策的支持與引導
  基隆村的成功與柳州市政府的政策支持與積極引導密不可分,在促進村企聯姻共發展,樹立特色品牌拓寬農產品的銷量中,為鼓勵農戶種植生產,政府對部分農產品采取先種后補的方式給予支持。據相關村民向筆者反映,貧困縣沙埔鎮古仁村就實行了對筍竹的補貼政策,凡種植筍竹的農戶均可到政府領取每畝460元的補助金,從政策落實到現在,全村已有800多畝種植示范基地,有效的帶動了周邊村莊一起投身筍竹種植事業,全市總筍竹種植面積達到4500多畝。補貼政策的施行,不僅幫助古仁村28戶貧困戶完成脫貧,而且也為生產螺螄粉的企業帶來了原材料供應量的保證,選材的質得到相應的提高。
  察勢者智,順勢者明,領勢者贏未來?;〈逡虬盐兆×寺菸嚪塾|“電”商機而騰飛,憑借著本身已有的租金低廉、交通便捷等優勢吸引眾多創業者前來抱團發展,村民在信息交換過程中獲益,此為順勢;柳州市政府在發現基隆村觸“電”后給予政策支持,引導構建螺螄粉產業標準化體系,將產權保護提上日程并付諸實施,此為領勢。
  一“順”一“領”,引領基隆村成打造“雙百億”工程的重要孵化區。
  4 基隆村面臨的挑戰
  4.1 “淘寶村”內人才匱乏
  擁有專業電商運營技術與公司管理經驗的人才依舊匱乏,如何招攬到一批有想法有抱負能吃苦耐勞的人才,并將其留下來,仍是當前基隆村需要解決的問題?;〈咫m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但仍是郊區農村,村內基礎設施不完善,加之村內自身培養的電商人才有限,高素質的人才不愿意到農村發展,人才問題成為束縛基隆村進一步壯大的繩索。
  4.2 螺螄粉原材料供應緊缺
  2017年年底,螺螄粉的年銷售收入已突破30億元大關,其配套及衍生產業銷售收入達到近100億元,生產螺螄粉所需的原料也在逐年遞增,其中大米、酸筍、豆角等原材料都已通過村企合作等方式得到足量供應,企業端制定年度、季度產量要求,村內農戶按指標種植收獲;而野生螺螄這項原料卻一直依靠天然水域,如水田、水庫等人工捕撈或外省采購,銷量上升的情況下,野生螺螄的供應量得不到保證。隨著近年來隨著各地加大對生態環境的重視力度,多處地區已明令禁止捕撈,螺螄供應問題日益凸顯。
  5 對基隆“淘寶村”的對策建議
  5.1 引進、培育專業電商人才
  針對電商的需求,有針對性的引進技術性人才和企業高管等, 通過效仿全國各省招攬人才的政策,尋求政府幫助解決住房問題或補貼安家費等舉措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時,可在村內自發組織電商技能培訓,讓更多的村民學習電商知識,提高電商業務技能水平。再者,可以嘗試性的與市內高校開展合作,基隆村為其教師學生提供免租創業孵化地,將學生的實踐課堂搬遷至村內,與村民實現資源共享、知識共享,實現農村電商與電商人才的無縫銜接。
  5.2 加快專業化分工腳步
  以現有的體系構架為依托,加快完善基隆村電商配套鏈條建設,形成物流、攝影、美圖、存儲及采購等一系列電商運營環節間的專業化分工,業務范圍從全到專,從廣到精。加快完善基隆村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醫療衛生、餐飲服務等等,真正以“電”帶動農村經濟發展,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數。
  6 結束語
  基隆村的發展呈現出迅猛之勢,一場由柳州螺螄粉觸“電”而掀起的淘寶革命運動正在轟轟烈烈的進行,但是如何更為行之有效的打造自己的品牌,避免價格戰,避免同質化競爭,走出人才匱乏的瓶頸,通過電商經濟打贏脫貧攻堅戰,仍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王昆.鄉村振興視野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策略研究[J].財經智庫,2019,(02).
  [2]梁曉音.“淘寶村”發展模式、問題與對策——以廣西“淘寶村”為研究對象[J].商業經濟研究,2016,(14).
  [3]夏遠望.電商進村要跨“三道關”[N].河南日報,2019-02-21(0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610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