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發展困境及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文章采用訪談法,以長春市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為個案,深入了解機構在發展過程中的瓶頸,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為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長效運行提供理論指導,以期為居家養老事業的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農村;養老院;老年人;生活質量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養老壓力逐漸增大,國家“9073”工程的逐漸展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模式使得居家養老問題成為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
  1 研究背景
  本次研究采用結構式訪談法,以社會學研究方法為依托,對長春市四家居家養老服務機構進行實地調研,以九名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相關工作人員和管理者為訪談對象,收集資料時選用個案訪談法和文獻法。
  2 存在問題
  近年來,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居家養老服務需求日益旺盛,國家也積極推動養老服務業發展。在市場需求和政策引導下,長春市的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發展迅速,無論是機構數量上還是規模上都取得了巨大的飛躍。但是在基礎設施建設、養老服務隊伍、老年人需求滿足程度等方面仍存在著諸多問題亟需解決。
  2.1 基礎設施不完善
  首先,基礎設施不健全。
  案例一:“現在只能給老人提供吃飯的地方,別的就沒辦法了,你看我們這里就這么大,后廚占了三分之一,剩下的就是就餐的區域了。”
  其次,人員配備不完整。
  案例二:“我們就這么幾個人,沒那么多人手去做別的啊,再說了,要是請個醫生啊、保健的太難了,這里掙不到什么錢的,人家也不愿意來,而且現在人工成本太高,我們也承擔不起啊?!?
  在本次調查中發現,長春市居家養老服務機構主要依托社區和街道建立,場地面積較小,多數僅能為老年人提供簡單的午餐就餐服務,功能區仍不完善,更加缺少老年人進行休閑娛樂的活動場所。
  2.2 老年人的居家養老需求難以滿足
  首先,服務項目種類單一。
  案例三:“要說其他的業務就是幫老人代繳個水電費、或者充話費,要說專業的那些康復訓練之類的,我們還做不了,沒有場地和設施,也沒人會呀?!?
  其次,機構對老年人的居家養老需求缺乏了解。
  案例四:“把做飯軟點、爛點就行了,而且這一個社區有那么多老人,這幾個說好吃,那幾個可能又說不好,眾口難調嘛,沒必要搞什么調查,那些老人都不怎么識字,做了也沒用。”
  由此可見,目前長春市的居家養老服務機構主要是以提供就餐服務為主,難以滿足老年人對于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同時,由于機構對于老人缺乏了解,并且對于了解老年人的居家養老需求情況處于消極被動的狀態,以致于目前長春市老年人的居家養老需求難以滿足。
  2.3 居家養老服務隊伍的職業素質整體較低
  首先,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缺少崗前培訓。
  案例六:“哪有什么培訓,只要能干活、肯干活就行,然后有個健康證,就能來。再說了,就做做飯,老人來吃飯了給他們端飯、收拾一下衛生,這需要培訓什么。”
  其次,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的流動性大、專業性不強。
  案例七:“我們這里就三個工作人員,都在中央廚房,別的就交給志愿者。比如說大學生和社會愛心人士,他們會上門給老人收拾衛生,陪老人聊天,或者逢年過節來給老人演出什么的,志愿者嘛,沒那么多要求,想來就可以來?!?
  在本次接受調查的居家養老服務人員中,他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且年齡偏大,缺乏專業技能,在進行居家養老服務時只能從事單一的服務工作,而志愿者的流動性大,穩定性較差??梢姡壳胺址贞犖殡y以滿足老年人的服務需求,阻礙居家養老服務質量的提升。
  2.4 社會支持程度不高
  首先,社會各界對居家養老服務的支持度較低。
  案例八:“要說支持什么的,也就是偶爾會來些志愿者,幫忙照顧照顧老人,別的就沒有了,現在年輕人有幾個關注老人呢?很多連居家養老是啥都不知道,更別說支持我們工作了。”
  其次,專業性人才急缺。
  案例九:“我們也想招一些專業的人,比如說學護理啊、學醫的人,但是人家一聽是伺候老人的,整天都是跟老人打交道,年輕人就都不愿意來,也沒什么發展的空間?!?
  可見,目前長春市居家養老服務的社會認可度還普遍較低,無論是社會個體還是群體,都對于居家養老服務缺乏正確的理解和認識,這一狀況嚴重制約了長春市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發展。
  2.5 居家養老服務的標準化、規范化進程緩慢
  首先,缺乏企業標準。
  個案十:“我們就是給老人做飯送飯,再組織一些活動,不太需要什么標準,也沒什么用。”
  其次,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難以有效落實。
  個案十一:“之前有聽說過,但是內容是什么就不清楚了,應該沒什么用,有用的話我們那些群里面會說的。”
  可見,機構管理者對于居家養老服務缺乏系統的、深刻的認識,機構運營也缺乏統一的標準和準則。與此同時,現有的居家養老服務的相關標準缺乏強制力和約束力,在居家養老服務機構中影響程度低,難以起到有效的指導和規范作用,居家養老服務的標準化、規范化進程十分緩慢,甚至陷入瓶頸。
  3 提升路徑
  3.1 政府部門應重視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發展
  首先,應加大對居家養老機構的扶持力度。
  政府有關部門應強化政府的主導作用,貫徹落實現有的政策措施,加大財政資金的投入力度,為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充足的財力支持。同時,政府部門應鼓勵社會資本注入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扶持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居家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培養、培訓。
  其次,應完善居家養老服務相關制度。   建立健全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居家養老服務行業,加大對居家養老服務市場的監管,促進行業的標準化、規范化。
  3.2 加強行業內監管,推動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規范化發展
  居家養老服務行業內部應聯合起來,共同探討提升居家養老服務質量的措施,探索居家養老模式的發展模式和路徑,完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管理體系的建設,立足于老年人不斷增長的居家養老服務需求,提升居家養老服務質量,推動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規?;?、規范化發展,同時建立行業內部監管措施,建立內部聯動機制,完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
  3.3 積極培養專業型人才,加強應用理論研究
  理論指導實踐,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穩態發展離不開學科理論的支持,但目前我國開設養老相關專業的高校極少,且學科建設不完善,沒有能夠直接應用于居家養老服務行業的專業性人才,難以滿足居家養老服務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
  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各行各業都需要高素質人才,居家養老服務行業也不例外,大學生進入養老服務行業符合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應加強養老相關專業的學科建設,積極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高質量、專業型人才,同時不斷深化應用理論的研究,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的理論化,在根本上促進居家養老服務行業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從而提高社會對于居家養老服務的認同感。
  3.4 破除陳舊觀念,反對職業歧視
  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全社會應該打破陳舊觀念,樹立職業平等觀,反對任何形式的職業歧視。而面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式,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應正確看待養老服務員這一職業,以平常心對待高學歷人才在居家養老服務行業就業的現象。同時,新聞媒體也應對養老服務行業進行客觀、真實的報道,讓大眾正確認識居家養老服務行業和居家養老服務人員。
  3.5 建立健全居家養老服務的法律法規
  政府層面應立足于我國現有的國情,建立健全居家養老服務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僅能夠讓群眾和相關機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時,對于我國居家養老服務行業的標準化、規范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郭競成.中國居家養老模式的選擇[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0(1).
  [2]孫仲.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我國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1.
  [3]袁玉芳.淺談我國人口老齡化影響及對策[J].技術與市場,2010.
  作者簡介:晏祺君(1996—),女,就讀于吉林農業大學,研究方向:家政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046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