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城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的對策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我國老年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以及傳統家庭養老功能的逐步弱化,我國的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這也對我國傳統的養老模式提出新的挑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是當下最適宜我國國情的養老服務模式,將成為我國養老事業發展的主要方向。目前,我國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研究正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傳統政府曾在養老服務發展中的處于主體地位,承擔無限責任,這就導致了政府職能缺位或越位,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區居家養老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老齡化;社區居家;養老
隨著我國老年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以及傳統家庭養老功能的逐步弱化,我國的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這也對我國傳統的養老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老年人如何度過安詳的晚年,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城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是當下比較適宜我國國情的養老服務模式,可能將成為我國養老事業發展的方向。如何推進城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探索對策措施非常必要。
一、確定政府職能
?。ㄒ唬﹫猿终鲗?,加強對城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領導
堅持政府主導的原則,首先,應把城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列入黨政議事日程,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適合本地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規劃,并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和建設的總體規劃中,使城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有計劃、有步驟地與其它工作穩步協調推進。其次,建立城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長效機制,制定行之有效的養老服務措施,確保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貫徹落實。再次,加大投資力度。同時,必須確保政府補貼購買服務的資金切實用于城鎮社區居家養老專項工作,做到??顚S?。
?。ǘ┙⒔∪擎偵鐓^居家養老服務組織網絡
首先,由各鄉鎮、街道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領導小組具體規劃及承辦本轄區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充分利用好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中心的資源優勢,合理調配人力、物力和財力,形成市、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服務組織網絡。其次,建設專業化的家政服務機構,培養專業化的服務隊伍。
?。ㄈ┱戏召Y源,促進各部門共建城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
按照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的工作思路,明確具體牽頭單位,發揮相關部門優勢,整合基層民政、人社、衛生、文化、教育、體育等公共服務資源,依托區域養老機構、社區服務、醫療衛生、老年活動等服務設施,建立完善鄉鎮(街道)、村(社區)運作平臺和支持系統,形成整體合力,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開展服務,逐步形成覆蓋鄉鎮、街道社區,滿足不同需求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
?。ㄋ模┩苿訖C制創新,保障持續發展
城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機制創新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要積極借鑒先進經驗,努力推進機制創新。要對城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市場運行機制、投入激勵機制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積極尋求突破,努力培育和形成市場運行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中介組織、市場服務主體積極參與城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
二、提升城鎮社區服務能級
?。ㄒ唬┨嵘杖藛T的專業化水平
城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加強服務隊伍的專業化建設勢在必行。首先,應健全專職服務人員的崗前培訓、上崗準入和定期在職培訓制度,實行職業資質和技術等級認證,形成一套完整的培訓和管理體系,確保他們掌握開展服務所必需的專業知識、崗位技能和職業道德,提高其專業化水平。同時,應逐步改善和提高專職服務人員的社會地位和工資待遇,明確養老服務人員與普通家政服務員的區別,提高全社會對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的認可和尊重,提升他們的職業聲望和美譽度,從而增強他們的歸屬感和榮譽感,增強養老服務隊伍的穩定性。
(二)完善城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內容
大力推動專業化的老年醫療衛生、康復護理、文體娛樂、信息咨詢、老年教育等服務內容的開展,構建社區助老服務網絡,為老年人提供就近便利的多種服務。服務內容由易到難,服務順序由急到緩,服務項目由少到多,逐步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內容。不僅要滿足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提供生活照料等服務,而且還要提供文化娛樂場所,吸引生活能自理的老人走出家門,到社區接受養老服務并參加活動,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則采取派專人上門包護,滿足老年人的多種需求。
?。ㄈ┮幏冻擎偵鐓^管理部門的日常運行機制
首先要設計科學的服務制度,建立電子檔案,對需要不同服務的老年人實行分區負責制,根據不同的服務群體,對不同體質的老人提供有針對性的護理和治療。再次,要營造良好的軟環境。社區要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引進秧歌隊、廣場舞、太極拳等各種健身,開辦興趣班、講座、文藝會演活動,豐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三、引導老年人加強自我教育
?。ㄒ唬┘哟笮麄髁Χ?,提升老年人的社區居家養老參與度
城鎮社區居家養老模式能否有效運行以及可持續發展,其中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這種模式是否得到社區老人的支持和參與。因此,首先,通過社區的宣傳欄以及老年報刊、電視和互聯網等媒介,加大宣傳社區居家養老模式,讓大家對此有初步的了解。其次,在社區內定時開展一些講座和宣傳體驗活動,并積極鼓勵老年人的子女參與,讓大家對社區居家養老的便利性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
?。ǘ┡囵B老年人自理能力、培養自立和互助的精神
目前,因為養老服務人員緊缺,所以需要培養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培養他們自立和互助的精神。應該對他們進行必要的生活照料、康復護理及家政服務培訓,這樣他們不僅可以為高齡老人提供簡單的照料服務,緩解養老服務人員緊缺的局面,也為自身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減緩自身機能衰退進程,為后輩樹立榜樣,同時樹立起生活尊嚴和實現晚年社會價值的意識。
?。ㄈ┕膭罾夏耆藚⑴c城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保護服務人員權益
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照料是一門涉及面廣、專業性很強的技能。在這方面,老年志愿者比青年志愿者更具優勢。老人互助既可以緩解養老服務人員短缺的現狀,又可以提供更人性化、貼心的服務。首先,應該把老年志愿者進行分門別類的管理,讓他們配合助老服務人員一同做好工作,鼓勵志愿者參與日常助餐點、日托機構的管理和服務工作,隨時反饋老人信息,改善現有的工作。其次,在法律法規方面,應對志愿者、助老服務人員進行保護。在獨居老人關愛項目中,要求志愿者和獨居老人進行關愛結對,并在結對協議中具實名。萬一結對對象發生意外,志愿者的合法權益該如何保護?因此需要建立風險分擔機制,從法律制度上保護各方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賀志武.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城鎮社區居家養老的可行性分析[J].陜西教育·高教,2013,(9):3-9.
[2]羅遐,陳武.我國社區居家養老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長春大學學報,2013,(5):280-284.
[3]唐連榮,張萍.論社區居家養老模式建設中的政府作用[J].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3):80-85.
[4]聶興超,羅智楷.現階段社區居家養老研究述評[J].社會研究,2013,(3):127-128.
作者簡介:梁鴻,1967.3, 男,漢,籍貫:遂寧船山 ,畢業于綿陽師范學院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學歷:本科,工作單位:中共遂寧市委黨校,職稱:高級講師,研究方向:管理類。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7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