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社區養老服務模式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家庭越來越小型化,家庭養老的功能也逐漸被削弱。居民對養老服務質量的需求逐漸提高,對社會養老服務功能的強化和養老服務形式的多樣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社區養老事業的發展已成為必然選擇。智能社區養老模式可以實現智能社區家庭護理服務在中國的深度整合,促進兩者深度融合的關鍵在于加強政府頂層設計,建立全面的信息服務平臺,促進老年護理服務信息化發展。
關鍵詞:社區養老;智能社區養老;“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C91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9-0046-03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提高,中國的人口老齡化也在加劇。在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下,中國的家庭結構變得越來越簡單,這使得傳統的家庭養老難以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需求。社區養老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發展社區養老逐漸成為中國養老事業必然選擇。
一、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及特點
(一)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
人口老齡化是指由于年輕人數量的減少和老年人數量的增加,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的動態增長。在世界范圍內,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國家或地區的標準是60歲以上人口的比例為10%或6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為7%。受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中國在1999年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截至2017年底,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11.4%,60歲以上人口已打2.409億人,老齡化水平達到17.3%。
?。ǘ┪覈丝诶淆g化的特點
1.空巢老人的數量正在迅速增長,在總人口的比例在增加。老人服務和養老方式面臨挑戰。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傳統家庭模式的比例越來越小,越來越多的家庭發展趨勢是家庭小型化,上了年紀的父母和子女常常分隔兩地。城市的生活節奏比傳統農村的生活節奏快很多,年輕子女的工作壓力加大,工作時間延長。這導致子女陪伴父母的時間越來越少,逐漸減弱了家庭養老模式。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在老年人比重中占據絕大部分,這將造成社會提供服務的壓力大大增加。
2.未發展先老的情況日漸明顯,導致國家和地方的財政壓力增大。由于中國現代化進程滯后于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導致未發展先老情況變得更加突出,老年人面臨著生活困難、病痛、殘疾、需要社會關愛等諸多困難和問題。
3.不同地區的發展不均衡,城鄉倒置。一方面,在20世紀70年代,由于計劃生育政策對生育率的影響,農村地區的生育率高于城市地區;另一方面,大量農村青年勞動力去往一線或二線城市發展以增加家庭收入,農村地區的老年人口急劇增加,特別是空巢老人和獨居老人。農村地區的人口老齡化越發嚴重,造成人口老齡化地區間差異。
4.國家提高了對社區服務質量的要求。據民政部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社會服務機構和設施182.1萬個,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15.5萬個,全國各類社區老年護理服務機構和設施40.7萬個,包括619個社區服務指導中心(包括農村地區的16個),2.5萬個社區服務中心(包括1萬個農村社區),14.3萬個社區服務站(包括7.5萬個農村社區),社區志愿服務組織9.6萬個。城鄉居民社區文化體育設施豐富,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老年人在優先服務、優先照護等多方面享受優惠待遇。國家采用新時期民政理念,大力推進民政改革創新,使老年人能夠享受到新時代。
二、我國社區養老模式現狀
?。ㄒ唬┥鐓^養老的含義
社區養老是養老的三種基本方式之一。它以家庭為核心,以老年人的日托、生活照顧、家政服務和精神慰藉為主要內容,上門服務和社區日托是社區養老的主要形式。
?。ǘ┠壳拔覈鐓^養老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養老問題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社區養老越來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視。例如上海、成都、寧波等地已經探索出更成熟的社區養老服務模式,并取得了許多成就。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一些限制社區養老進一步發展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
1.有需求的老人與社區或居委會信息交流和反饋存在問題。如今,一般的社區養老主要基于社區居委會和社區養老中心。當老年人需要社區提供服務時,他們需要在社區登記,然后等待社區或居委會提供服務。這其中存在著服務等待時間長這個矛盾,社區或者居委會往往不能在第一時間對需要提供服務的老人提供服務。老人需要等待服務時間,因為社區和管理中心需根據他們所掌握的服務資源做出整體安排,如果沒有合適的服務資源,便不能及時給老人提供服務。在我國目前的養老服務中,很多老人都會面臨需求得不到滿足的狀況,還有一些老人會遇到不知道如何向社區或居委會提出需求,進而會導致資源的閑置和浪費。
2.老年人所需的社會資源不足,特異性程度低。社區養老的優勢在于它可以充分整合社區內的資源,形成養老的協同效應,從而資本投入和家庭支出。但是在實踐過程中,資源的整合能力低、缺乏社會參與也成為阻礙社區養老發展的因素。一些失能老人所需的設施要求比較高,例如專業的康復中心及專業的醫療服務,社區現有的條件可能無法提供大額資金來進行建設。還有一些養老設施存在建而不用的情況,許多地區養老院廢棄,活動場所建好卻封存起來。即使正在使用,也可能存在無人管理的情況,傳統的管理由于社區管理人員不足,進而存在覆蓋面不足、管理不到位的情況。由于現在在傳統的社區養老中只有一些專門提供家政服務等業務的組織,其余企業和組織很難涉足養老產業,也很難從中獲利,從而打消了它們提供專業養老服務的積極性。
3.提供服務的效率低,缺乏專業服務。在現有的社區養老中,當一項養老服務完成后,由于信息化普及程度比較低,因而相應的專業服務人員不能及時對終結服務的信息進行反饋,并接受下一項專業服務的服務指令。社區養老中心也無法及時回訪,收到客戶的服務結果反饋,從而做出新的安排,這使得專業服務的效率大大降低。對于相關專業人員,由于沒有完善的評估、培訓和管理制度,使得老年護理人員素質不高,服務水平參差不齊,人員儲備不足。 4.社會重視程度不夠,人們對養老問題的認識不深刻。青年人是現在社會的生力軍,但青年人并沒有正確認識到養老問題。我國人民對養老的認識,絕大部分都會理解為孝道,實際上養老包含很多方面,正確處理好養老模式及詳細充分地了解養老,將養老真正的作為一項社會事業,是現在解決養老模式這個問題的重中之重。
養老需求的擴大,為新的社區養老模式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新技術的出現和發展為中國養老保健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新的思路和新的發展。我國養老事業可以在新技術新思維的影響下,充分對現有資源進行整合,會促進我國傳統養老行業轉型升級。
三、“互聯網+”影響下的智能社區養老模式
?。ㄒ唬盎ヂ摼W+”新理念
互聯網的概念是開放、便捷、分享和免費,這使它可以進入任何傳統行業?;ヂ摼W可以拉近不同地區人民的距離,為人民提供方便。互聯網可以“+”上任何傳統行業。對社區養老,養老不僅要求社區建立綜合服務體系,還要盡可能地滿足老年人的所有需求,讓老年人感受到老有所養、養有所質。
互聯網+大體上有三層含義:一是建立聯系,將新型行業與傳統行業聯系在一起;二是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兩方的優勢,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探索合理的共同發展模式;三是深度融合,建立完善的共同發展模式,進而帶動全行業發展。以互聯網為技術藍本的新型智能養老社區的服務本質是以人為本,核心理念是立足于全心全意服務老年人。通過使用新技術,為老年人提供更為實用具體的老年護理產品,從而促進中國養老事業的蓬勃發展。
(二)“互聯網+”解決現有社區養老問題的方法
1.解決有需求的老人與社區或居委會信息交流和反饋問題。新技術的運用可以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需求,會充分利用到有限的社區資源來最大化豐富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可以利用云端系統對每名社區內的老人建立服務檔案,把原有的紙質檔案直接升級成云端模式。新技術讓社區干部、工作人員、服務人員對老人的基本情況及主要需求進行了解,從而便于社區對有限對資源進行合理分配。老人的子女也可以通過相應的手機軟件進行下單服務,并可以對服務的質量進行監督,讓溝通即時化、服務公開化、要求透明化。
2.解決老人所需的社會資源配置不足,具體化程度低的問題。運用新技術可以建立相應的平臺來將老年人的一些特殊需求整合起來,例如專業的康復中心、老年人活動室、社區醫療機構、健康監測點等。平臺可以對整合起來的資源進行分類分項,對一些企業公司等單位提供的有償服務進行標注,有助于老年人及其年輕子女對服務的選擇。平臺可以收取一些管理費用用于平臺的日常運轉,企業和公司也可以從中獲利,進而在促進養老產業的整合發展的同時,也幫助了老人就近、快速地解決生活需求。
3.可以大幅改善提供服務效率低,相關專業人員不足的狀況。運用云端平臺可以讓被服務老人掌握主動權,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服務人員,可以提升服務效率,使服務不滿意現象大大降低。對相關的專業人員也可以采取開設專業培訓班、網絡教育、網絡測試等新形式提升其專業素質水平,進而提升專業人員的服務效率與服務水平,有效地建立起專業隊伍,從根本上讓老人得到更專業的服務。
4.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可以運用新技術與新的傳播方式通過手機應用軟件,對相關健康信息、健康生活方式、醫療保健知識等有效信息進行推送。在應用軟件上設立相應專欄,可以讓不同老人之間相互溝通交流,也可以為老人提供咨詢服務,對于老人咨詢的問題在最短時間內予以解答。讓老人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及時的信息更新及日常交流,可以在滿足其健康文化生活的前提下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
?。ㄈ┲悄苌鐓^養老模式
智能社區養老系統主要基于云計算中心為平臺,依靠社區提供的數據,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專用APP、互聯通信和其他新技術手段使社區內需要服務的老年人家庭、養老服務組織、社會組織、資源內容、服務內容等被集成到智能社區云計算數據中心,它可以讓老年護理服務的需求者、提供者、服務的組織者和監督者及時查看相關信息掌握最新情況。
它主要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分析老年人的需求,指派專業護理人員上門進行服務,然后通過專業培訓讓專業護理人員及時反饋服務的過程,相關管理者可以在電腦端或定制APP上監督服務的質量,當服務結束后通過相關端口收集需求者對服務的反饋意見?;诖髷祿治?,該服務系統是一個全方位、廣覆蓋的養老社區服務體系。讓居住在社區的老年人享受全程跟蹤服務,以最低的服務成本、最高質量的資源、最高的效率和最全面的服務滿足社區老年人的需求。
結語
綜上可以看出,養老問題已成為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民生問題,是我國能否繼續繁榮發展的一大挑戰。智能社區養老模式是“互聯網+”時代下的新產物,它是順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型養老模式。它的產生有助于把夕陽經濟打造成朝陽產業,拉動經濟發展,有助于滿足老人需求,促進養老事業發展,可以從根本上協助我國政府解決我國現今面對的養老難題。
新型養老模式的系統構建是一個長期的、整體的過程。在豐富系統的過程中,政府的作用是在頂層制度系統的設計中發揮良好的作用,同時有必要關注如何建立完善的智能社區養老模式。面對日益突出的養老問題,在智能產業發展前景大好的情況下,引入互聯網思維,促進二者的深度融合、協調發展,可以突破我國社區養老事業的發展瓶頸。但要充分發揮兩個產業的優勢互補,推動新時期養老產業的創新發展,必須要在政府的指導下充分整合和分配社會資源。給社會服務性企業或組織以盈利空間,提升相關企業參與的積極性,讓其與社會組織齊心協力、共同發展,從而為我國的老年人養老提供更系統、更便捷、更完善、更優質、更全面的養老服務。
參考文獻:
[1] 沈廣和,陳雪梅.多中心治理視角下智慧社區居家養老模式探析——以江蘇省南京市為例[J].管理觀察,2018,(21):60-64. [2] 王淼.北京市空巢老人智慧社區養老服務研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8.
[3] 朱丹.智慧社區養老需求及養老產品的分析——基于吉林省的調查[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8,(3):119-121.
[4] 漆悅之.基于智能養老服務的北京社區老年人照料設施設計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學,2018.
[5] 王艷春.蘇州養老社區全齡共享策略研究[D].蘇州:蘇州科技大學,2018.
[6] 李宇星.智慧社區養老服務模式[J].明日風尚,2018,(6):347.
[7] 李佳.西安市太白南路社區智能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的案例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8.
[8] 謝修磊.智慧社區養老服務模式的研究[D].沈陽: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8.
[9] 唐美玲,張建坤,雒香云,邵秋虎.智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構建研究[J].西北人口,2017,(6):58-63.
[10] 王大鵬.基于信息技術的智慧社區養老服務模式研究[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7,(Z1):144-146.
[11] 侯亞妮,王菊寧,史敏,尚叢姍.西安市智慧社區養老模式探索[J].經貿實踐,2017,(2):113-114.
[12] 徐鋒.打造“5A5S5V”智慧社區共圓社會化養老夢——社會化智慧社區養老建設實踐[J].中國信息界,2014,(5):58-61.
[13] 曾新勇.基于智慧社區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研究[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92-94.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Chinese household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miniaturized,and the function of family pension is gradually weakened.Residents’ demand for the quality of old-age services has increased,and people have begun to impose new requirements on the strengthening of social pension service functions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old-age service forms.Nowadays,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pensions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The intelligent community pension model can realiz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smart community home care services in China.The key to promoting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the two is to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of the government,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aged care services.
Key words:community endowment;intelligent community pension;“Internet+”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540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