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國城市社區養老模式的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養老是社會性的問題,而社區養老模式的構建則是解決這一民生問題的主要途徑。為了保障這一養老模式能在我國得到有效應用,本文將首先針對中國城市社區養老體系的構建進行研究,進而在此基礎之上分析保障這一模式高效運轉具體政策。
  【關鍵詞】社區  養老  模式
  【中圖分類號】D66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9-0001-01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養老這一問題也逐漸受到了更多關注,但由于社會保障水平、傳統養老模式等方面的限制,我國社會中依然存在大量養老所帶來的問題。另一方面,近年來,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一直在不斷加重,而人口結構的不斷轉變要求政府相關部門必須針對原有的養老模式進行改進,保障我國社會能更好的應對老齡化發展趨勢。社區養老模式的應用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但結合現狀來看,大部分地方政府在應用這一模式解決養老問題的過程中都存在過度借鑒國外現有經驗的問題,而這一模式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有效應用是建立在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較高的福利制度以及社區服務體系之上的,缺乏這些內容的支持,社區養老模式在我國國內的應用自然無法達到預期效果[1]。為了針對這樣的狀況進行改善,本文將在后續內容研究適用于我國國情的社區養老模式。
  一、社區養老體系構建
 ?。ㄒ唬┤粘I钫樟象w系
  日常生活照料是社區養老的主要任務[2],而結合現有數據來看,針對日?,嵤碌奶幚硪呀洺蔀槲覈先松钪兄饕睦щy之一,因此,相關政府單位應能從日常生活照料入手,滿足老人生活中的基本需求,保障老人的生活質量,在此基礎之上展開后續工作。為了達到這樣的要求,相關政府部門應能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1.大力推廣居家養老服務。居家養老服務主要是指老年人依然居住在家,由志愿者或相關工作人員上門提供服務的形式。在這一過程中,經濟較為困難的老人應能享受到一定的政府補貼,入戶提供服務的志愿者或工作人員應接受過系統的培訓,以此來保障老年人居家養老過程中各項基本需求都能得到有效的滿足。
  2.合理的將社區資源利用起來。對社區資源的合理利用不但能有效降低社區養老所需要的成本投入,同時也能有效提升社區養老服務效率。以在社區內開設的老人食堂、老人浴室、老人洗衣房等為例,通過這種集中服務設施的構建,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都將能得到更好的滿足,同時,這種集中服務模式也能很好的控制建設成本。
 ?。ǘ┽t療保健服務體系
  老年人對于醫療服務的需求是非常高的,因此,在社區養老模式的構建過程中,相關政府單位必須能將醫療保健服務的提供重視起來,并結合以下幾點內容保障這一體系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
  1.以就近就醫為主?,F有數據表明,老年人對上門醫療服務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但由于我國人口基數相對較大,對社區內所有老年人提供上門醫療服務顯然是不現實的,反而會導致整體診療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增加。針對這樣的狀況,政府相關部門應輔助社區建立醫療衛生服務點,盡量縮短老年人獲取醫療服務的距離,提供基本的檢查、診療、配藥等服務,進而通過就近就醫來滿足老年人對于醫療保健服務的需求。
  2.確定上門醫療對象。對于部分臥床不起或高齡老人來說,提供上門醫療服務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這一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首先應對社區內老年人的基本狀況及信息進行調查,確定需要此類醫療服務的對象,進而定期的為這部分老年人提供上門體檢、護理、配藥送藥等服務,以此來保障社區醫療保健服務體系能更好的滿足廣大老年人需求。
 ?。ㄈ┪幕瘖蕵方逃w系
  除了生活及醫療等方面的需求之外,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能關注到老年人在精神心理健康上的需求,并通過文化娛樂教育體系的構建來達到緩解老年人精神孤獨的目的[1]。為了保障這一體系的構建能達到預期要求,政府相關單位應能從以下幾點內容入手:
  1.結合老年人特點舉辦各類群眾性文化活動。通常情況下,老年人對棋類、書法、書評等活動都有一定興趣,社區養老工作人員應針對本社區內老年人的興趣偏好進行調查,并結合調查結果開展文化娛樂活動,保障大部分老年人都能參與到這一過程中來,進而達到增加社區活力、改善老年人心理狀況的目的。
  2.重點關注空巢獨居老人。我國老年人群體中存在大量獨居老人,而這部分老人相對的也更容易出現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為了針對這樣的狀況進行改善,社區養老工作人員應能深度的與這部分老人展開交流,了解其在精神生活上的需求,引導這部分老人參與到社區內各類文娛活動中來,消除老人的孤獨感,進而達到有效預防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的目的。
  二、社區養老模式所需的政策支持
  首先,政府應能針對社區養老建立專門的規章制度。這一制度中應包含社區養老服務福利事業的稅收政策、政府對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及項目的財政支持政策、城市公共建設配套法規等。在這些內容的支持之下,社區養老體系的構建自然能更好的做到有據可依,進而更有效的滿足老年人養老需求。
  其次,政府應向與社區養老相關的非盈利組織提供支持。在政策上,政府相關部門可以向這些組織提供一定的稅收、用房、用地便利,在財政上,政府則可以給予非營利組織社區養老項目一定的財政補貼,這種補貼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來實現。
  最后,政府應能針對社區養老體系的構建及運作進行監管。為了及時發現社區養老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政府可以通過收益分析機制、網絡信息處理機制以及政務公開機制等來對相關工作的開展成效進行監管,保障政府對于社區養老的資金投入都能發揮出預期作用,保障好老年人的切身利益。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結合日常生活照料體系、醫療保健服務體系、文化娛樂教育體系三部分內容對社區養老模式在我國的應用進行了深入探討,第二部分內容則主要針對政府在這一養老模式應用過程中應承擔的職責進行了論述。在后續發展過程中,各級政府必須能將社區養老模式及其相關體系的構建重視起來,結合我國社會發展現狀、養老需求等對現有社區養老方案做出改進,通過大量實踐來保障這一模式的應用能更好的滿足老年人需求,降低人口老齡化對社會保障體系所帶來的壓力。
  參考文獻:
  [1]陳亞萍,吳冬梅.提高中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水平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
  [2]吳霞.中國城市社區養老模式的導向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6,(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42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