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社區托老服務推進路徑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年來,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人口結構的變化,青年是社會的主要勞動力。獨生子女的父母逐漸成為老年人群。越來越多的家庭面臨著一對夫婦需要贍養2-4個老人的情況,而在這種情況下,老年人口逐步增加,比例也隨之增大,城市老年人口比例迅速增加,面對“老齡化”的客觀現實,社區在老年服務方面的發展與完善程度無法與老年人口增長速度相匹配,所以社區迫切需要加強對老年人的關懷等服務功能。社區建設水平需要逐步提高,社區應對養老服務更加重視,并且需要針對養老服務推進路徑進行分析,以解決養老難題。我們就這些相關問題,以大連周順社區為例進行深入研究,希望在“老齡化”的現實生活中,鼓勵老人廣泛參與和享受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機構養老等服務。
  【關鍵詞】社區養老  人口老齡化  社區服務  社區  養老服務  大連市
  【中圖分類號】D66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1-0007-02
  一、中國老齡化現況及社區養老的優越性
  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正在加快,老年人口規模呈現出總量擴大、增長的趨勢。與此同時,未富先老已成現實。在“晚年不致富”的背景下,給社區養老帶來很大的壓力。以居家養老機構與社會保障為基礎的社區養老服務。同時不僅包含家庭養老,解決那些行動不便老年人身體精神等方面的照顧,還包含社會養老機構養老,引進機構養老服務,實行社區的居家養老。
  二、以大連市甘井子區周順社區為例
 ?。ㄒ唬┓植几艣r
  大連市四區:西崗區、沙河口區(含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甘井子區和中山區的分布,西崗區占地面積 26.1平方千米,45個社區居委會,常住人口 30.8萬。中山區:土地面積43.8平方千米,常住居民36萬人。甘井子區占地面積 491平方公里,有2個城鎮,11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61.6萬名常住居民。沙河口區占地面積 48.32平方公里,9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常住人口 63.1萬。甘井子在這四個地區擁有最大的土地面積。社區居民委員會數量最多,常住人口最多,大部分小區屬于中等小區,具有代表性。周順社區位于甘井子區,所以,以周順社區為例對大連社區進行社區托老服務推進路徑分析。
 ?。ǘ┥鐓^人口分布狀況
  該小區年輕人占 21%,老年人比較多占 56%,小孩占 23%,其中60到70歲老人占62.03%,70歲到80歲占22.2%,80到90歲占 14.8%,90歲以上占0.93%。
  (三)社區服務設施
  生活服務:社區開展便民服務,幫老年人代繳水電費,代買菜,與轄區單位對接,送服務上門。
  護理服務:護理一般是社區醫院,像居家病房,上門體檢,這些都是針對弱勢群體的,像空巢老人,殘疾臥床的居民,像感冒等小病,社區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也減輕了醫院的工作量,也讓患者得到及時的救治。社區護理目前還不是每個社區都有,但正在推廣。
  小飯桌:類似于食堂,便民的,一般給予高齡老人一些優惠,自己花一點,政府補一點,不用在家做飯了,而且經濟實惠。
  娛樂休閑(文化體育活動):老年人可以到社區上免費課程,比如社區里有舞蹈班,模特班,合唱班,太極拳班,兵乓球班等等一些老年活動。
  醫療服務:65歲以上老年人在社區醫院可以享受免費體檢。
  日間照料:對于有忙碌孩子的家庭,白天沒有時間照顧老人,“日間照料”也是一種“雙管齊下”的養老服務。社區老人日托服務的建立不僅緩解了政府的壓力,而且使老人個人獲益。不僅為社區養老事業建立了新的平臺,還為社會進步作出了新的貢獻。
  健康講堂:倡導社區健康教育,提高社區居民的健康意識,改善社區居民的生活習慣。
 ?。ㄋ模┵Y金籌集渠道
  一方面是政府籌集:生活服務、護理服務。另一方面是企業籌集:娛樂休閑、醫療服務、日間照料。
  其中護理服務并未普及,娛樂休閑、活動場所設施不健全,日間照料、醫療服務體系不完善。社區為了給老年人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使老年人身體更加健康,積極參加社區活動,陶冶情操,需要針對上述問題進行系統闡述,并作出解決方案。
  三、社區養老服務問題
 ?。ㄒ唬┤狈ι鐓^養老醫療、護理服務
  1.醫療保健服務的缺乏
  現如今社區養老的醫療服務的缺乏,使老年人未能享受社區養老醫療服務,周順社區提供的醫療服務中定期檢查身體占29.85%,提供基本門診診療服務占32.84%,只教授7.46%的健康知識,只建立了5.97%的健康記錄。設立家庭病床占5.97%,其中定期檢查身體和提供本門診診療服務占比較少,醫療保健服務是社區老年人最想得到的服務卻僅占34.33%。
  2.護理服務的缺乏
  目前我國老年護理人員的主要來源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具有專業護理水平的全日制護士,另一類是文化水平不高、未經正規培訓的農民工組成的全日制護士。社區護理目前還不是每個社區都有,需要推廣護理服務和強化護理服務體系。
  (二)在社區養老服務體系不足
  1.社區醫療機構設施不足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我國醫療保險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出來。主要表現在:其一,國企醫療費用負擔過重,管理不善,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機制,造成巨大的損失和浪費;其二,醫療保險覆蓋面窄,社會化程度低。服務水平低,部分醫務人員基本醫療需要得到滿足,但浪費大量醫療資源。
  2.社區服務專業人才的缺乏
  人力資源是推動事業發展的因素。我國目前的老年護理服務大多沒有接受過老年服務專業的相關教育和培訓。這不僅影響了養老服務的效果,而且阻礙養老事業的發展。然而,中國社區普遍缺乏志愿者服務隊伍,一些社區根本沒有形成志愿者組織,因此缺乏社區公眾的廣泛支持和參與,社區養老工作效果不佳。   3.社區養老資金籌資渠道單一
  我國整體經濟形勢難以快速滿足如此大規模的社區養老服務需求。而且我國的社區養老是依靠政府和企業的資助才得以發展起來的,一直以來是由政府和企業投資,但是這種僅靠政府和企業投入的模式無法滿足社區養老服務日益壯大的需要。
 ?。ㄈ┥鐓^養老服務制度缺乏人性化
  1.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無法享受生活服務
  針對社區存在身體狀況不同的老年人,其中周順社區中身體健康并且可以照顧自己以及家人占80.6%,身體一般只能照顧自己占 13.43%,身體較差需要家人或其他人適當的照顧占5.97%,雖然身體健康并且可以照顧自己以及家人占比較大,但仍存在 5.97%身體較差需要家人或其他人適當的照顧的老年人。根據上述數據,雖有大多數老人身體狀況健康,但仍有一些老人身體欠佳,需要社區為老人提供服務。
  2.缺乏上門照料服務
  老年人缺乏家庭護理服務表明對社區保健服務和日常生活護理的需求多樣化。對醫療內容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健康指導服務、社區醫生、家訪和定期體檢等方面。而這些服務恰恰是老年人急需的,也是老年人生活中所需要的服務。
  3.老年人缺乏對醫療衛生知識的了解
  老年人年齡越來越大,自身免疫力越來越差,卻沒意識到衛生醫療保健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的重要,但老年人往往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仍然難以及時獲得適合自己需要的知識。即使是醫生自己或他們的親人也同樣需要更全面、更系統、更科學的衛生醫療保健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
 ?。ㄋ模︷B老體系和設施建設現狀的不滿意
  現如今老年人口急劇增加,對養老體系和設施建設需求也越來越強烈,社區其中對養老體系和設施建設現狀滿意的僅占22.39%,對養老體系和設施建設現狀不滿意的占 77.61%。之所以有絕大部分老年人對現狀不滿,一般體現在如下:
  老年人活動場所設施不齊全或質量不佳、所在社區不重視尊老敬老宣傳,社區社會成員沒有在閑暇時間來慰問老人等。
  四、解決措施
 ?。ㄒ唬夏耆颂峁┥鐓^醫療、護理服務
  1.完善醫療保健服務
  為解決這一難題,首先,我們需要借鑒醫院與養老機構融合型,來建立與完善社區的醫養融合的模式,并起草與制定相關配套政策,來確保社區醫療保健服務發展與運行,加強相關醫療衛生服務,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的醫療服務,讓老年人享受晚年。
  2.加快老年護理隊伍的建設
  一是政府出臺積極政策,加大對老年護理事業的支持力度,同時提高職工福利,調動職工積極性。積極開展家政、養老、護理等家庭服務業相關從業人員的技能培訓,介紹培訓補貼政策和操作方法。充分利用就業培訓的優惠政策,建立多層次的職業培訓體系,將受過培訓的下崗職工分流到社區服務,以滿足社區養老服務發展的需要。二是加快以行政促進為主要手段的養老服務隊伍建設。完善農民工進城培訓機制,增強農民工職業競爭力,最終形成“低、中、高”三級梯度家政服務。要重視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和儲備。通過“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為療養院培養高素質的管理和服務人員。政府主管部門通過招募社區下崗失業人員和城市農民工參加職業培訓,負責實施有執照的上崗,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護理、護送等專業服務。
 ?。ǘ┘涌焐鐓^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1.加強社區醫療機構設施,建設服務設施社會化
  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加大對老齡工作的投入。在社區老年服務的發展過程中,政府起著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資金得不到保障,社區老年服務的硬件設施無法建設和維護,服務隊伍難以擴大,服務水平難以提高。
  2.提高社區服務專業人員的專業能力,不斷招募志愿者
  建立全職、兼職和志愿服務隊伍。以社會工作專職人員為主,社區工作人員等其他人員為輔,以青年志愿者為依托,形成龐大的服務體系。根據一定比例的社區工作人員和政府專職人員到社區,充分動員社區公眾,使老年人參與自愿養老服務,提高老年人自助能力和代際互助知識。
  3.多元化社區養老服務的籌資
  社區養老服務不是營利性的。啟動、運營和擴大服務項目的資金需要外部支持。這種資金來源不應該單一,而應該是社會性的:第一,政府應該給予一定的財政支持;第二,非政組織也應該給予更多的資金;第三,社會各方面的捐贈;第四,吸引外資;第五,政府支持;第六,其他資金來源。這種補貼應該有一個穩定的來源。因此,政府應以財政支持為主體,以企業資金為補充。針對社區養老服務通過多方途徑逐步提供資金,以確保社區養老正常進行。
  (三)社區養老服務制度更加便民化
  1.有利于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享受社區養老服務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推出社區醫生簽約服務包和服務項目,重點對困難人群、特殘人群、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疾病篩查高危人群,個性化簽約服務與全科醫師、社區首診、雙向轉診、慢性病患者簽約,實行“長處方”和“延長處方”制度。建立有效的全科醫師簽約團隊的激勵機制,建立標準化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收費模式,促進社區醫生上門服務、家庭開放,及時提供床位,給居民帶來方便和滿足居民實際需要。
  2.提供上門照料服務
  社區派出專業服務人員,為老年人提供上門烹飪、清潔、洗衣、家電維修、康復培訓等不便服務。老人感到不舒服,或者需要在他們無法照顧自己的家里安裝“緊急呼叫按鈕”。當您幫助時,您可以按下安裝在家里的按鈕直接聯系社區工作人員,并及時得到幫助。社區還可以發現和處理發生在老人身上的各種事故,從而實現有效的救濟。以社會工作者為主,社會工作人員為輔,在區政府和社區的指導下,進行提供上門照料服務。
  3.不斷給老年人普及醫療衛生的生活知識
  通過社區的健康課堂,進行健康教育,提高社區居民健康意識,改善社區居民生活方式。在普及推廣衛生醫療保健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活動中,一部分退休的醫務工作者和教師群體憑借他們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生活閱歷成為這項活動的志愿者;每一個中小學生通過學習和引導也能成為環保行動的義務宣傳員;在校的每一個大學生都可能成為引導環保行動的志愿者。  ?。ㄋ模┮岣邔夏曛贫仍O施建設的滿意度
  一是要加強對老年人的社區服務,社區干部要拉近與老年人之間的距離,堅持定期給老人送去關心、要與老人多多進行心靈交流、了解社會養老的現狀。并針對老人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態度、行為等問題,進行答疑解惑。
  二是豐富和安排老年人精神文化的生活,不僅為年輕人打下良好的基礎,也奠定他們退休生活的基礎。要動員更多的老年人積極參與文化生活的建設,這對社區的建設、社會的和諧、國家的穩定和人民素質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影響。
  五、結論
  根據我國當前發展的實際,大力發展社區養老服務,是解決我國老齡化嚴重的最好也是最直接的一種養老服務方法,這不僅有利于減輕子女因工作等其他原因不能照顧老人的壓力,而且有利于減緩中國社會老年人口比例增多的程度。本文對當前大連市社區托老服務推進路徑中存在的社區養老醫療服務體系不完善、養老服務體系不全面、服務態度滿意程度等問題進行研究,在理論層面上對大連市社區托老服務推進路徑進行研究,將社區養老服務的設施結構、服務體系和政策結構進行優化。根據社區托老服務的發展瓶頸提出理論上的推進路徑,通過對大連市的社區托老服務推進路徑的研究,推動社區養老服務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菲,張會君,解杰梅.國內外養老護理人員的演技進展[J].護理研究,2011(25):189-191.
  [2]唐忠新.社區服務思路與方法[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7.
  [3]張文苑.社區養老社會化服務的戰略意義[J].城市管理.2002(6)
  [4]夏學鑾.社區照顧的理論,政策與實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5]穆光宗,姚遠.探索中國特色的綜合解決老齡問題的未來之路[J].1999(2):59.
  [6]閻坤.中國養老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7]楊蓓蕾.英國的社區照顧:一種新型的養老模式[J].探索與爭鳴,2000(12).
  [8]林樂飛.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我國城市養老模式選擇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06.
  [9]焦麗芳.中國老齡化過程中的城市養老模式研究[D].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00.
  [10]王偉.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中國養老保障制度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35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