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職工代表作用,推進維權工會建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企業改革發展步伐的加快,勞動用工、勞動報酬、勞動關系等各個方面出現了新模式、新動向,為工會組織參與協調勞動關系和加強自身建設提出了新課題。工會組織要發揮職工代表大會工作機構的優勢,不斷增強職工代表利益群體代表性,不斷提高職工代表參與民主管理的積極性,不斷提高職工代表的政策水平,幫助職工代表發揮更大的參政議政作用,是推進“維權工會”建設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發揮;代表作用;建設;維權工會
職工代表大會作為企業法定的民主管理途徑,是職工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的寶貴平臺。工會組織作為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幫助職工代表不斷提高素質,進一步發揮職工代表作用,是工會組織履行維護職能的重要內容。當前,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企業所有制呈現多樣化,部分企業管理者和職工群眾對職工代表大會的職能存在著消極的認識。工會組織必須在提高職工代表素質、發揮職工代表作用方面下功夫,才能進一步彰顯職工代表大會的重要性。
在職代會工作實踐中,往往是由于個別或部分職工代表作用發揮的不好,在企業職工中產生了對職工代表的種種消極認識。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兩種:
一種是:對職工代表代表誰的問題存在消極認識。理由是,第一,代議制是一種民主形式,但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在抽樣調查過程中“樣本”和“總體”之間會存在或多或少的誤差。代表從理論上說不能替代所有選舉人。第二,有的代表對民主管理態度淡漠,積極主動性差,在審議和表決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議案過程中缺乏調查研究,沒有充分征求選舉人群的意見,不能代表所在選區多數職工的意見,人云亦云,甚至閉口不談。第三,部分當選為職工代表大會專門工作委員會成員的職工代表,對專門工作不熱心、不關注、不學習,缺乏見解,甚至不懂裝懂。不能擔當起職工群眾的重托,在行使職工代表職權、履行職工代表義務方面存在角色缺位現象。
另一種是:對職工代表負什么責任存在消極認識。理由是:用市場經濟眼光來看,職工代表權利和義務不對等,如果代表不負責任或一時糊涂,表決通過了不合理的工資分配方案,雖然這個議案在法律層面是站不住腳的,但是,如果一時損害了職工利益,就會給企業民主管理工作帶來消極的后果。而在現代企業制度下,在董事會決策過程中推行表決記名制,如果有一名董事對某項決定持反對態度,對于決策失誤出現的損失,是可以不承擔或少承擔經濟責任的。相對而言,職工代表權利和義務存在不對等性。
以上兩種認識,雖然很片面,但不可忽視。要更好地發揮職工代表作用,就要從扭轉這些片面的觀點出發,發揮工會組織作為職工代表大會工作機構的優勢,不斷增強職工代表利益群體代表性,不斷提高職工代表參與民主管理的積極性。
一、要不斷增強職工代表利益群體代表性
職工代表利益群體代表性,就是說,每位職工代表的意見能夠代表他的多數選舉人的利益訴求:職工代表整體的意見能夠代表全體選舉人(全體職工)各方面的利益訴求,甚至在職工中相互矛盾和對立的利益訴求。
增強職工代表利益群體代表性,下列兩個方面是重點:
首先,要進一步暢通職工代表的出入渠道。一是從代表產生機制來看,要積極推行競選。在不同層次、崗位從業職工中通過辯論、演說、答辯等形式有計劃、有組織地競爭和擇優,選擇代表能力強的職工擔任代表。二是凡是由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選舉產生并對大會負責的各類人員,都要進行述職評議。要把職工董事、職工監事、職工協商代表、當選各專門工作委員會成員的職工代表的述職評議工作與一般職工代表述職評議工作結合起來,在選區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上進行述職評議。選區職工不認可的代表要堅決罷免。條件成熟的單位可以嘗試末位淘汰制。
其次,要在職工代表中大力提倡調查研究。無論是推選還是競選,無疑是一種推優形式。職工代表個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往往高于職工隊伍平均水準。但是,作為選舉人選舉的代表,代表選舉人行使權利,就要克服單純的主觀判斷,深入調查研究,征詢、分析、整理、歸納多數選舉人的意見,形成客觀判斷。一是工會組織要引導職工代表廣泛開展調研活動,對列入下次職代會審議的議案,要提前半年通知代表開展調研工作。二是要進一步加強各專門工作委員會的調研工作,收集并以職代會專門工作委員會名義向有關領導、部門反饋意見和建議。三是引導和幫助職工代表搞好提案工作。把提案工作作為職工代表培訓的主要內容,把監督有關部門答復和處理提案作為工會組織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重點工作,切實把提案工作辦成職工與領導對話的平臺、領導為職工辦事的平臺。
二、要不斷提高職工代表參與民主管理的積極性
要更好地發揮職工代表的作用,必須在增強職工代表利益群體代表性的同時,不斷調動職工代表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職工代表參與民主管理的積極性。
首先,要進一步提高職工代表的政治待遇。第一,利用三到五年時間,努力推動職工代表、會員代表身份的“二位一體”工作?!岸灰惑w”的模式有利于把企業民主管理工作與工會民主管理工作統一起來,有利于把企務公開與會務公開統一起來,有利于職工代表參與工會建設。第二,要進一步健全職工代表巡視制度,擴大巡視范圍。要把職代會專門工作委員會、職工董事、職工監事的日常工作與職工代表巡視工作結合起來,編制年度巡視計劃:要進一步擴大巡視內容,尤其是要把職工關注關心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和職工代表提案落實處理情況作為巡視的重點,定期通過報紙、電視、網站等各種媒體,公布巡視調查結果。三是要進一步做好優秀職工代表選樹工作,把“優秀職工代表”評選納入企業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評選獎項,以企業勞動競賽委員會名義進行表彰。
其次,要不斷提高職工代表的經濟待遇。一是要考慮物價上漲因素,提高職工代表津貼標準。二是建議有條件的單位學習人大、政協組織的做法,向職工代表發放調研費,切實支持職工代表從事日常調研。三是要提高“優秀職工代表”獎勵標準,把“優秀職工代表”獎項放在企業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評選項目中,以勞動競賽委員會名義進行表彰,獎勵標準應當不低于“系統標兵”。
另外,還要加強職工代表的交流與合作。一是要建立網絡發言區、電視報刊專欄、舉辦經驗交流活動,交流做法和認識;二是要鼓勵職工代表提案附議,集智集力搞好提案工作。
總之,工會組織作為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搞好民主管理工作責無旁貸,幫助職工代表發揮更大作用責無旁貸。一定要引導和幫助職工代表樹立“在其位,謀其政”的崗位意識和“有為才有位”的危機意識,不斷增強職工代表利益群體代表性,不斷提高職工代表參與民主管理的積極性,引導和幫助職工代表發揮更大作用,書寫企業民主管理的新篇章。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564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