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湖北自貿區宜昌片區金融功能創新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湖北自貿區宜昌片區承載著擴大宜昌開放,倒逼行政改革,促進金融創新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歷史使命。結合宜昌自貿片區的發展現狀,提出作為內陸城市其金融功能定位不能好高騖遠,而是務必要深度融合自貿區內的物流、信息,在加強監管保證金融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各項金融微創新。
  關鍵詞:湖北自貿區;宜昌片區;保稅物流;金融創新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0-0118-03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國際間的合作不斷增強,全球貿易朝著自由化方向發展,沖擊了傳統的多邊貿易體系。中國的自貿區發展,以上海自貿區為試驗區,廣東,天津,福建等省市逐漸展開。2017年4月,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宜昌片區揭牌。宜昌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的節點城市、中部地區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全國創新驅動示范市。經過不斷探索,宜昌片區改革試驗任務加快推進,制度創新和產業培育成效初見端倪,“放管服”改革走在前列,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一、湖北自貿區宜昌片區發展現狀
  宜昌自由貿易片區的成立,將重點發展現代物流、文化旅游、先進制造等產業,這源于宜昌本身的交通和資源優勢,并借用長江黃金水道、沿江高鐵、高速干線等打造全球重要的陸江海聯運物流中心、國際休閑旅游服務示范區、三峽區域開放合作試驗區、長江經濟帶對接“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和戰略支點,也即 “一中心、一示范區、一試驗區”。其中,當前一個中心的重點在打造內河航運物流中心,特別是借助翻壩高速、沿江高鐵建設機遇,使得宜昌融入漢新歐、渝新歐等跨國物流,同時加強海關特殊監管區和臨空、臨港產業園,并擴大擴大航空水運口岸開放,推動境內外高端產業、高端制造業向內地延伸。
  宜昌發展自貿片區,不僅僅在裝備制造業,還在于創建國際休閑旅游服務示范區,利用宜昌優質旅游資源,引導國內外企業投資,建設以平湖半島為核心,重點發展度假休閑、文體競技、健康養生文化旅游產業,打造國家區域旅游戰略合作先行區、國際休閑旅游服務綜合功能區。
  試驗區依托宜昌長江中上游區域性中心城市以及西聯成渝統籌城鄉發展試驗區、東接武漢“兩型社會”試驗區的獨特區位,推動三峽城市群核心城市建設,擴大商貿服務、電子商務、文化旅游、現代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及高端制造業開放,培育三峽區域全方位對外開放新優勢。
  2017年4月,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宜昌片區揭牌以來,宜昌自貿片區緊緊圍繞以上定位,通過各種金融和制度創新,積極引進投資主體,優化經商環境,讓貿易及金融越來越“自由”。近一年以來新增市場主體1 810戶,注冊資本53.58億元,其中內資企業1 043戶,注冊資本52.85億元,外資企業6戶(分支機構4戶),注冊資本1 600萬美元。截至2018年1月底,宜昌片區實有市場主體9 193戶,其中內資企業4 492戶,外資企業48戶。引進資本的力度和速度都是空前,這也從側面證明宜昌自貿區在物流、金融、制度、信息等各方面的發展和創新方面的成效有目共睹。
  二、湖北自貿區宜昌片區金融功能創新
  自貿區與金融是天然相聯系的,自由貿易充分強調物流的自由移動,因此資金流與信息流則是另外兩大對自由貿易容易產生掣肘的因素。宜昌作為沿江的內陸城市,難以成為金融高地與金融市場創新的源頭。但在國家政策環境下,在自貿片區框架之內,仍然可以進行多種金融微創新。
  (一)借助保稅中心平臺進行供應鏈金融創新服務
  在湖北自貿區宜昌片區,三峽物流保稅中心實際上承擔了“境內關外”的角色,它既是宜昌片區貨物貿易制度創新的試驗平臺,更是金融創新的平臺,并可幫助解決外向型企業、中小型企業融資能力不足及與銀行互不信任的問題。
  1.倉單質押。倉單質押模式不是一種創新模式,但在宜昌自貿區內卻是一種先導性的金融服務模式,也是供應鏈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宜昌眾多中小型外貿企業而言,受國際金融環境影響,產品庫存是它們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既存在周轉運輸和占用倉儲空間問題,同時又會占用大量現金流,影響企業正常資金融通。通過倉單質押業務模式,融資企業可以將庫存等流動資產轉變為獲得銀行貸款的質押物,很好地解決了企業周轉資金不足的問題。在宜昌自貿區中,三峽保稅物流中心是最為可靠且受各方所信任的平臺。且從實踐上看,如2018年前三季度三峽保稅物流園區月均監管價值1.5億的貨物,通過第三方監管和臨時融通就可以為企業換來上億的流動資金。
  2.訂單融資。相比較倉單質押,訂單融資是一種風險較高的融資模式,訂單融資業務指的是銀行以借款企業所簽訂的有效銷售訂單為還款依據,實行“專款專用”的風險控制辦法,發放針對該訂單的全封閉式貸款。訂單融資業務通常由銀行和物流企業合作開展,中小企業需要憑借有效銷售訂單向銀行申請銷售訂單封閉貸款,然后銀行、借款企業和物流企業簽訂三方合約;合約簽訂后,借款企業在銀行開立結算賬戶,物流企業則負責對相關物流和資金流進行監控,確保銷售收入作為還款來源用于結算,保證貸款資金在該賬戶內的專款專用,這種模式非常有助于自貿區內的企業先款后貨的操作模式。
  通過先行獲得貸款的方式進行訂單式生產,生產過程中獲得銷售回款并??钆c銀行結算。企業的資金流動非常快,也沒有倉儲積壓。保稅物流中心的作用雖然被弱化但仍然不可忽視,因為貨物在出關過程中仍需要進行嚴格監控,既保證出關速度,為企業節約存儲費、轉運費、報關費的同時,并通過快速物流快速收回資金。這種金融微創新,關鍵點在于保稅物流中心不僅僅是一個物流和倉儲監管平臺,更是一個內外貿企業之間的溝通橋梁,通過外貿企業參展、產品內外銷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信息資源,并為訂單融資提供良好的征信。  ?。ǘ┘訌娮再Q區內的金融產品創新
  宜昌自貿片區微眾企業眾多,但層次各異,城郊結合帶部分更有比較傳統的農戶模式,因此金融產品創新有很大空間,且創新的核心應該是圍繞“低成本、廣覆蓋、可復制、易推廣”來進行。
  1.自貿片區內拓寬抵押渠道創新金融產品。自貿片區內拓寬抵押渠道創新金融產品,特別是要突破以不動產為抵押物的傳統信貸模式。譬如,針對片區內的農貿企業,林業企業等,可以采用林權抵押貸款、土地流轉經營貸款、宅基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等方式進行貸款[1]。這種抵押渠道的創新可以借鑒產權交易中心作為中介平臺,甚至使用產權交易中心加速產權流動性,使得片區微眾企業快速獲得流動資金,加速企業商品生產與出口。
  2.自貿片區內擴大擔保范圍創新金融產品。片區內的農貿企業、初加工企業,可以采取生產者(農戶借款)、產品加工公司或專業合作社進行擔保,待農產品集中收購后由合作社進行還款的模式。在自貿環境下,商品流速加快,對外貿易也非??粗卣餍牛部梢圆扇】蛻舯WC金模式、客戶訂單模式、海外銀行授信模式來實現。
  3.圍繞風險控制創新金融產品。這主要是針對風險較大的片區內企業或養殖戶,這一類生產企業受生產周期、自然災害、市場行情等不確定因素影響較大,風險也大。片區內就可以引進保險機構,借助上海自貿區的海上保險等先進經驗,讓銀行與保險機構合作,建立有效的貸款風險分擔機制,以達到分散信貸風險的目的。
  4.圍繞信用增進創新金融產品。自貿片區內入駐企業均是信用較好企業,在成立企業聯合會的基礎之上,成立金融聯保小組,銀行統一為同一生產鏈上的企業進行授信,在同一生產鏈上的企業成員進行貸款時,其他組織成員承擔擔保責任。這種操作模式需要企業上下游聯系較為緊密,擔保模式讓各個企業確保生產質量,加強內部管理,促進物流循環加速,進而提高資金周轉速度。
  (三)物流金融環境制度創新
  對于宜昌自貿片區而言,比較高端的金融市場創新,比如利率市場化、外匯制度改革、資本項目開放、人民幣跨境支付、離岸金融市場的進展等都不是其戰略定位,各大金融機構通過國家戰略及的自貿區的示范、引領,并最終會進行復制。但在物流環節,通過物流金融制度的創新,可以幫助企業解決諸多難題。在物流金融實踐過程中,各種抵押貸款產品層出不窮,如倉單質押、訂單抵押、出口增貸、應收賬款抵押等等,但核心問題仍然是質押物所有權、倉單內容、遺失、保管、運輸、轉儲等,且由于生產企業、物流公司、銀行、海關、第三方資管平臺等合作方眾多,使得情況各異。因此,政府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制定符合宜昌自貿片區內具有可操作性和使用性的物流金融業務流程、操作流程的規范性文件。這一類文件以國家法律、規章制度為基礎,為轄區內的各個參與方搭建溝通平臺,防范物流金融風險的發生。如重點規范存貨、應收賬款等抵押制度,建立統一的擔保登記公示制度。
  2.注意物流金融人才的引進。自貿片區內物流金融發展離不開高端人才,如政府機構、保稅物流園區、物流公司、金融機構、第三方資產管理機構等都需要物流、金融、信息方面的人才,通過大量人才引進或內部人才培育,使得物流金融體系能夠在政府監管下健康發展。
  3.考察融資企業環境批露說明,將此作為信用評價的參考因素。對自貿區內企業提供特殊的信貸產品或降低貸款利率,加大金融支持開放開發的推動力度,找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外匯政策與加快邊貿物流經濟發展的結合點,破解邊貿物流金融生態發展環節的難點問題和癥結。
 ?。ㄋ模┩ㄟ^制度和軟環境創新為金融微創新創造條件
  作為內陸地區的自貿區,在沒有任何政策優勢、金融優勢的情況下,通過制度和軟環境創新,使得自貿區真正實現“自由貿易”,這種自由貿易體現在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信息審批等多環節。
  1.搭建屬于本地的信息化交流平臺。自由貿易不是完全的自由,它是要求所涉及的各方有快速的信息流動,才能實現最終的“物流”自由。結合宜昌本地特色,搭建自由貿易的信息平臺,物流、資金、監管、信息等各參與方均可關注并查詢相關信息,實現信息共享,實現企業金融信用數據、物流數據、生產數據、行政數據的集中共享,進而促進物流貿易的真正自由。通過平臺,政府部門也可以快速方便地獲得統計分析數據及有效進行監管服務,提高綜合監管水平,并為金融機構開展金融創新提供信息支持和保障。另外,該平臺也是金融產品交匯的平臺,企業金融需求能及時被金融機構所捕獲并提供針對性的服務,從而提高自貿區產融結合,降低信息交流成本及融資成本,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為自貿區未落地金融政策尋找合適的實施載體。
  2.加強金融制度監管。自由貿易的核心是金融與物流深度融合,并產生出層出不窮的金融微產品,從而為物流服務。宜昌自貿區剛起步,金融產品創新不多,但進行金融服務的企業卻不下100家,但多數民間金融組織形式多種多樣,為更好控制風險,應盡快推行民間金融信息披露制度、存款保險制度等配套制度。
  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監管部門通過所披露的信息了解金融機構的真實情況。事前嚴監管、嚴審核,獲取資金渠道公開透明,對于利用虛假信息騙取信貸資金的行為應該嚴厲打擊。對于自貿區內的企業建立以經營者為單位的征信系統或評分系統,并將眾多的農戶小微企業納入征信系統,并通過安全有效的渠道公布。
  建立存款保險制度能夠有效保護存款人的權益,防范金融風險。在宜昌自貿區內,周邊多農村地區或郊區,很多民間金額機構存在較大風險,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對這些機構實行強制的存款保險制度,增強民間金融的信用[2]。通過將保險機構納入到征信環節,不僅強化保險機構對金融企業的資質審核,而且也有利于防范各種風險。
  三、總結
  宜昌作為內陸城市,其自貿區功能定位剛剛起步并進行探索,但在沒有政策優勢、金融優勢的情況下,強化通過金融服務,促進物流更加“自由”而實現自由貿易是其長期定位。這種定位擯棄了金融本身的高端創新,而突出金融微創新。顯然,微創新是與物流、金融單位、監管單位、政府部門密切合作并創新出來的一種金融模式,這種模式只能在國家政策的框架之內,其重點不再引領金融創新潮流,而注重金融與物流、物流與貿易實現更多的自由。
  參考文獻:
  [1]  孫久文.我國內陸沿邊地區建設自貿區的路徑探討[J].上海經濟研究,2016,(10).
  [2]  劉冰.大城大作為宜昌進入自貿時代[J].三峽商務,2016,(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6267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