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背景下遼寧自貿區稅收改革發展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內容提要]遼寧自貿區作為東北地區唯一的自貿試驗區,因其良好的區位優勢、優越的港口條件、便捷的交通環境以及雄厚的工業基礎和技術人才儲備,對實現東北經濟振興具有重要意義。恰逢“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自貿區的稅收改革對自貿區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通過分析各自貿區稅收改革的先進舉措,對遼寧自貿區的稅收改革提出建議。
[關鍵詞]遼寧自貿區 稅收改革 “一帶一路”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自貿區稅收改革的意義
“一帶一路”包括“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一戰略構想引起了國內及相關國家、地區甚至全世界的關注,其中包含著無限的發展機遇。目前,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在這種情況下的外貿經濟發展中存在機遇與挑戰并存。加強自由貿易區建設,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成為中國走向全球化的重要命題,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選擇。
內陸自由貿易區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稅收優惠政策一直是國家加快自由貿易區發展的有效手段。稅收政策可以鼓勵投資,積極的稅收差別待遇可以適用于通過特許進入自由貿易區的投資者,這有利于吸引投資。同時,稅收優惠政策可以促進貿易創造,擴大生產規模效益,促進產業集聚,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集聚優勢資源,是提高自貿區對外資企業吸引力的必要條件之一。
為了促進自由貿易區的更好發展,制定有競爭力的稅收政策是吸引外資的重要舉措。關稅優惠可以增加貿易進口,因此有限的資源可以用來生產更有效的貿易商品,避免不合理的資源分配和浪費,并有助于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降低進出口商品的成本。降低企業所得稅是自貿區普遍采用的稅收優惠政策,本地區企業的企業所得稅低于區域以外的企業所得稅,有利于指導企業的投資方向,為該地區提供更多就業機會,降低失業率。同時,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對于吸引、留住、利用自貿區的優質稀缺人才,尤其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各自貿區稅收改革的先進舉措
1.人資幫扶更精準,稅收管理新課題。高效的政策體系、高度科普的技術以及自貿區稅務部門的專業稅務咨詢都是企業的有利條件。深圳前海蛇口自貿區稅務部門將稅務服務與電子稅務局合并,推出“一戶一策一團隊”,為304個創業團隊提供稅務咨詢。來自中國香港的前海隨身寶(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郭偉強,在稅務部門專家團隊的幫助下,完成了A輪千萬元級意向融資。在廈門自貿區,稅務機關整合稅務人才,建立“重點行業稅務專家組”,為港口企業定制一整套稅收解決方案。普陀島位于舟山市浙江省自由貿易試驗區,將征稅點提高到5個,并在主城區建立了“15分鐘辦稅圈”。納稅人可以使用身份證在任何稅收點處理與稅務相關的業務。在河南省洛陽自由貿易試驗區,稅務機關開始跟進企業登記的全過程,并根據區域特點進入稅務相關服務團隊。
2.納稅服務新方法,智慧稅務新舉措。在重慶,“1+7”自由貿易區服務快速反應機制將清算和結算業務縮短到5個工作日以內,縮短了處理時間近83.3%。在廈門,稅務局的“簡事易辦”窗口實現了稅務申報、發票認證等常規項目的快速辦理。在西安,省、市、區三級聯動服務模式準確地滿足了企業的需求,同時為這些問題提供了一攬子解決方案。在福建,稅務部門創新服務,實現發票自助打印。通過點擊自助服務機而無需排隊,企業可以更方便地獲得發票。在廈門,象嶼保稅區有許多中小企業。稅務局綜合整合數據,篩選大數據,并借助多個系統平臺準確定位,確保自由貿易區內各個中小企業實施優惠待遇。鑒于自由貿易區科技創新企業的眾多特點,前海蛇口自貿區稅務機關實施了“互聯網自我申報”模式,簡化了所有減稅免稅備案事宜,實現享受228項稅收優惠而無需報告,享受優惠待遇的企業數量日益增加,平均增長率為36%,減稅額平均增長率為121%,有效的稅務服務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2018年前9個月,外資在中國自由貿易區中的實際使用量同比增長14.7%,占12.5%。
3.稅收治理新升級,風險監管已加強。廣州南沙開發區稅務局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審批項目,最大限度地簡化了稅務處理流程,提高了減稅和免稅的速度和效率。在深圳前海蛇口自貿區,稅務機關與19個政府部門共享30億條數據,獨立建立1100個數據查詢子集,對企業進行綜合評價和風險管理。
三、遼寧自貿區稅收改革的建議
1.整合人資,增加稅點。一是遼寧自貿區稅務部門要根據自身特點整合人力資源,建立有效的政策體系,努力推廣科技,為企業提供科技支撐以及專業的稅務指導,為企業的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稅務機關應組織更多專家組,為企業和創業團隊提供稅務指導,幫助企業向社會融資;將稅務服務與電子稅務局合并,為不同的創業團隊制定個人稅務相關指導計劃;整合稅務人才,建立專家組,專家組應幫助物流公司等涉外企業了解沿海國家稅收協定和地方稅收風險,從而開發和拓展新的運輸路線和分銷渠道及離岸物流網絡。二是由于地理環境,經濟和文化條件的不同,全國各貿易區遇到的稅務問題也不盡相同。遼寧自貿區應增加稅點,在主要片區建立“稅圈”,方便納稅人能夠在任何稅點通過使用身份證辦理稅務相關業務。稅務機關可以從企業登記開始跟蹤全過程,并根據當地情況特點進入稅務相關服務團隊。稅務機關應整合人力資源,建立更專業的稅務隊伍,積極推動自貿區的快速發展。
2.辦稅加減法,創建智能稅收。一是自由貿易區中的稅務機關處于改革的最前沿。應做到服務做加法,過程做減法,盡量縮短匯款和結算的工作時間和處理時間,多付退稅(抵扣)稅等業務;稅務服務辦公室可以設置單獨的窗口,縮短報稅、發票認證等日常事務的處理時間,以便立即開展業務。其中,稅種認定和再扣除業務可以改為通話結算,從而實現真正的效率服務。利用“互聯網+”轉變新的措施,讓納稅人擺脫辦稅和升級服務的成本。通過“互聯網+”實現自助辦稅,創建智能稅務服務大廳,配置24小時稅務服務終端,實現“一分鐘收發票”。二是稅收優惠高度導向,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自貿區稅務機關要努力落實對企業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自由貿易區中有很多中小企業。稅務機關要全面整合數據,在各種系統平臺的幫助下篩選大數據,并精確定位,確保每個自由貿易協定中的中小企業受到優惠。自由貿易區的稅務機關可以實施“網上自我申報”模式,簡化所有減稅和免稅備案事宜,并在不報告的情況下享受稅收優惠。優惠待遇企業數量增加,稅收服務有效實施,加強投資者信心,以提高外資在遼寧自貿區的實際利用率。
3.加強監督,精簡稅收流程。一是稅務局在風險控制的前提下,應最大限度地減少審批項目,最大限度地簡化稅務相關處理流程,以提高速度和減稅免稅的效率。只要去一次窗口,半天就能做到企業經營的所有業務;還可以推進后臺事務,簡化處理流程,讓納稅人只需要訪問一次,就可以完成新的戶口登記和收據發票,以最大限度地壓縮創業周期。二是在自由貿易區建設過程中,在一系列措施背后,更重要的是如何妥善管理。稅務部門可以依靠“大數據”“互聯網+”等新方法,加強監管,精確措施,發揮稅收管理作用,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業務環境。自貿區的大多數企業從事進出口貿易和國際貨物運輸等業務,在實際操作中面臨各種與稅收相關的風險。因此,加強風險監管是稅務機關提高治理能力的關鍵點。稅務機關可以與政府部門共享數據,獨立建立數據查詢子集,對企業進行全面評估和風險管理。
?。ㄗ髡邌挝唬荷蜿柎髮W工商管理學院)
責任編輯:張永輝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88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