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制造企業的成本核算與管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現代企業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制造企業成本管理已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領域,但實際操作中,成本管理大多仍以服務財務會計為主,在現實成本核算、管控中存在很多問題。很多企業成本管理落后,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學,成本管理方法不健全,成本核算與成本管控未能與預算有效結合等等方面的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文章從更新成本管理理念、完善成本核算方法,成本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成本精細化管理、完善成本核算、成本控制體系等角度,提出了改進企業成本管理的建議。
[關鍵詞]制造企業;成本核算;成本管控
成本核算是制造企業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貫穿于整個企業的經營活動,包括研究開發產品階段、原材料采購、產品制造環節、銷售階段以及財務管理等等各個步驟各個部門,對提升企業利潤率以及降低生產成本起著關鍵作用,對企業財務成本預測、經營成本決策、價格決策起著決定性影響。目前很多制造業都開始運用智能機器代替人工,一方面是在不斷地降低企業人工成本,另一方面是在不斷地提高生產率,只有這樣與時俱進使用先進生產工具才能更好地降低成本,使企業處于不敗之地。
1 制造企業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
1.1 核算成本的方法過于簡單,核算出的成本不準確
制造企業一般會根據自身企業的具體生產工藝,企業生產經營組織類型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確定成本計算方法。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是成本計算的三種基本方法。品種法是最基本最簡單的計算成本的方法,一般適用大量大批的單步驟生產的制造業。很多企業都采用單一的品種法進行成本核算,這就有可能造成那些單件小批量的或者新試驗的產品成本,或者需要多步驟生產的產品的成本核算不準確。對于以上單件小批量的生產或者新試制試驗的新產品等還是要用分批法核算才準確,對于生產工藝上要求多步驟生產的產品,除了運用品種法還要采用分步法結合進行成本核算。否則核算出的成本不準確,造成經營成本決策失誤。還有就是在成本核算過程中,輔助費用的分配也涉及很多方法,很多企業由于對生產工藝不了解,或者沒搞明白之間的關系,直接用簡單的直接分配法進行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這也造成成本核算不準確。
1.2 核算成本環節不全面,實際成本管控不到位、不及時
大多數制造業對于成本核算僅僅停留在生產制造環節。而沒有全面考慮研究開發階段的成本、采購環節的成本、銷售階段的成本,以及售后服務等等環節的成本。成本核算、管控應是整個企業全部環節、全部部門的成本核算與管控,而不僅僅是對生產制造環節進行成本核算、管控。比如在研究開發階段,這個階段是產品設計過程,很多人認為這個產品設計過程與成本沒有太大關系,因為這個階段的費用要么資本化計入無形資產,要么費用化計入了管理費用,表面上與直接產品生產成本關系不大。實際上產品設計階段的節藥才是真正的成本節約,如果設計出的產品既符合既定的目標產品,又是很節約材料,生產工藝又很簡單,這豈不是真正從源頭節約成本!
成本核算,成本管控缺一不可,然而現實生產經營活動中往往只停留在成本核算階段。實際上成本核算是在成本發生之后,而在實際運行、生產過程的成本管控才是關鍵。在生產過程中,成本管控不到位,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原材料的浪費、人力的浪費、以及包括水電費等等輔助費用的浪費。
1.3 缺乏全員參與,核算成本制度不健全
成本核算、成本管控應是全員參與的,而不僅僅只是財務部門進行的成本核算、成本管控。很多企業,一提到成本核算、成本控制都齊刷刷看向財務部門。疏不知成本核算、成本管控是企業里從公司董事長到最低層生產員工,甚至保安同志都有責任去參與。假如公司領導沒有成本意識,沒有參與成本管控,那整個公司的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可能只是紙上談兵,沒有領導層的支持,也就沒有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成本的控制從何談起。沒有真正去落實、執行的成本核算、成本管控,可能出現的只是一些滯后的成本數據,意義不大。
1.4 新的成本核算系統運用的不好
隨著現代化、智能生產廣泛運用到制造業,成本核算與成本管控也在不斷變化。為了適應變化,很多企業為了加強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加強成本管控力度,也運用了一些成本核算系統。但可能是運用系統的人員還沒有完全掌握操作系統的方法,或者是操作系統要在非常了解生產工藝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運用,系統才能發揮對成本核算的功能。也可能是系統生搬硬套別人的操作系統,不適合自己的企業,運用一下,實現不了成本核算,更別提成本管控了,就荒廢了沒用。有些企業干脆外包,外來人員對企業的具體情況,包括生產工藝等等完全不了解,所以也達不到很好的運行成本核算系統。
2 針對制造企業成本核算存在問題的建議
2.1 改進成本核算的方法,加強成本核算
現在大多數企業都采用單一的成本核算方法,所以導致成本核算不準確,成本管控有可能也就無從下手。只有結合制造業本身的具體生產工藝,生產流程采用適合的成本計算方法,有可能幾種方法一起采用,才能正確核算成本,也才能找到成本具體管控的關鍵環節。
在具體生產情況下,還可以采用標準成本法,通過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的比對,分析查找成本差異原因,進一步提供成本控制的一手資料。還有對輔助費用的分配也不能太過簡單,直接采用直接分配法;要根據具體情況看看是否需要采用交互分配方法,對輔助費用進行較為準確的分配。在企業規模較大,自動化生產廣泛運用于生產的各個環節,企業產品成本結構中,制造費用占比較大,且有多樣性的產品品種,產量也是多樣性,生產產品過程復雜程度高,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以采用作業成本法。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使不能直接歸屬于產品成本的費用進行更好地歸集和分配,使容易產生扭曲成本的方法得到進一步改善。通過運用作業成本法,讓企業從成本動因上去改進成本控制,包括改進產品設計和生產流程等等,有助于成本控制,持續降低成本。 2.2 擴大成本核算范圍,加強成本核算的執行和監督
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進一步擴大成本核算、管控范圍,制造企業不要僅僅局限于產品生產環節,更要關注研究開發階段的成本、采購環節的成本、銷售階段的成本,以及售后服務等等環節的成本,從企業全局去考慮成本問題,才能真正把成本降低,才能是真正意義上的成本管控。要進行及時的成本核算、進一步的跟蹤,才能進一步進行成本管控,而不僅僅是生產后的成本核算。比如通過成本核算,發現生產環節物料消耗比標準成本或者比歷史成本紀錄有所上升,在生產時,就要及時去檢查跟蹤原材料用料情況,對癥下藥,更好地進行成本管控。
2.3 全員參與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成本管控應是企業上下全員參與,全員管控,不再是某個部門的事情。財務部門發揮財務職能,主管成本核算工作,及時提供成本核算方面的信息,宣傳、強化企業上下員工成本核算方面的概念,只有做到企業全部各職能部門,全員共同參與,才能更好地進行控制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企業領導層也要重視成本管控,支持成本管理,有了企業領導層的支持,才有人力、物力去支持成本的降低,才能有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有企業基層員工的參與,才能真正從每個人做起去節約成本,成本管控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真正從根本上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優勢。
2.4 強化對新的成本核算方法的應用
隨著現代企業的發展,競爭日益激烈,企業不從自身找原因,降成本、提高利潤率,要想獲得長足發展比較困難。制造企業只有根據本企業實際情況,按照生產流程,據生產工藝特點,引進適合企業使用的成本核算系統,并且要注意培養與之適合的專業財務人員,只有把好的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系統與善于使用系統的人員配合,才能更好為成本核算服務,為成本管控服務。
3 結論
一個成功的企業,離不開經營環節中各個環節的成功,更離不開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率,增強競爭力。常說“開源節流”,節流就是指的節約成本費用,要實現節流,降低成本,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根據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生產工藝特點,找到合適的成本核算方法,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動員每一位員工都為成本核算、成本管控出力。使企業的成本核算、成本管控深入人心,真正建立適合企業,且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系統,才能作為成本管理的工具,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并為企業創造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江波.淺析企業成本控制與核算管理[J].中國集體經濟,2016(33):47-48.
[2] 葛倩.我國制造業企業成本核算和管理現狀分析[J].財會學習,2016(10):123-123.
[3] 王徐策.制造企業生產成本核算與管理問題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9):144+180.
[4] 鄒寧.芻議制造業企業成本核算與管理[J].經濟師,2016(12):129-130.
[5] 馬鳳蘭.淺析制造業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經貿,2016(18):261-26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04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