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種田助農增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2018年12月4日,62歲的稻農王澤興喜滋滋地來到位于德惠市岔路口鎮的天善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找到合作社負責人馬旭洪,打算與合作社續約,明年繼續把稻田交給合作社統一管理。
王澤興介紹,他家共有水田3.4公頃,位于岔路口鎮程家村,2018年第一年加入合作社,種植富硒水稻?!耙郧百u糧特別愁,貴賤不說,糧食先運走,沒個兩三月看不到錢。2018年不一樣了,收糧當天直接款就到賬,每公頃還多收入了7000元!明年我還跟著合作社干。”王澤興激動地說。加入合作社第一年,他就比往年多賺了兩萬多元。“合作社種植的是最新水稻品種‘德惠一號’,每公頃能增產2000公斤;采用無人機航化作業,有效降低成本;水稻收購價格每公斤高于市場價格0.5元以上。合作社成員每公頃稻田大約在七八千元左右?!瘪R旭洪介紹,2018年合作社共流轉了土地1530公頃,通過稻田養蟹與噴灑硒肥,最大限度提升米質,使普通小粒香不僅在口感上得到了最大提升,也使普通米具備了抗癌、預防多種疾病的功效。進入市場后,迅速得到了深圳與杭州市場的認可,已全部售出,其中,杭州簽訂1600公頃訂單,全年銷售額預計突破1億元。現在,富硒功能性大米已經被市場認可,訂單不斷。2019年爭取流轉土地1萬公頃,種植富硒水稻和酵素大米,持續提高土地收益,增加農民的收入,助力德惠農業高質量發展。稻農實實在在增加了收入,稻米在南方市場上供不應求。對于明年擴大規模生產,馬旭洪信心十足。
合作社所在的岔路口鎮有著“中國水稻第一鎮”的美譽。鎮長劉洋介紹說,為了保證稻米的品質,降低入社農民的生產成本,加入合作社的稻田,通過無人機植保,農藥和肥料的投入量均減少30%,不僅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也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參加合作社的稻米,全部產品可以在GS1追根溯源。消費者可以通過大米包裝上的編碼,查詢到全部產品信息,保障了食品消費安全?!拔益傔€將打造萬公頃數字稻米產業園。屆時,岔路口鎮轄區內地理信息數據與其他相關數據統一整合,實現地理信息業務數據與現有智慧產業云平臺深度融合,促進農業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對此,劉洋充滿自信。
?。ū究ㄓ崋T 常亮)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20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