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大豆進口貿易的影響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中美兩國大豆貿易市場緊密聯系。受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的影響,中國針對從美國進口的大豆加征25%關稅的反制措施會對中美兩國的經濟利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中國對美國大豆加征25%的進口關稅意味著中國進口美豆的成本增加,同時也意味著美豆出口的利潤空間的萎縮。分析中美大豆貿易在全球大豆貿易市場中的地位和中美貿易戰加劇對中國大豆進口市場的潛在影響,應對貿易戰可能對國內大豆貿易造成的潛在不利影響,中方可以采取的措施是積極調整采購來源地,主動構建多元化進口大豆供應體系;提高國產大豆自給率;積極尋求大豆的替代品;增加國產油料作物供給。
關鍵詞:中美貿易戰;大豆貿易;大豆進口;多元化供應
中圖分類號:F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1-0033-02
2018年7月5日,裝載有7萬噸大豆的“飛馬峰號”輪船飛速駛向大連港,希望趕在7月6日12時中國對美國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之前免除加征25%的關稅。盡管“飛馬峰號”奪命狂奔,但最終仍然錯過了截止期限。滯留海上一個多月后, 8月12日“飛馬峰號”輪船終于開始卸貨。這批大豆是成為中美貿易戰加劇后,第一批進入中國的美國大豆。同時,按照中國已生效的對美部分商品加征關稅措施的規定,這批價值2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36億元)的大豆將被依法加征約600萬美元的關稅。中國對美國進口大豆加征25%的關稅,已經引起了國際大豆貿易格局的新變化??梢哉f,“飛馬峰號”輪船的遭遇僅僅是中美貿易戰不斷激化的一個縮影。一粒大豆的價值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積少成多的千億粒大豆卻毫無疑問是中美貿易戰中變化最為劇烈的焦點之一。
一、中美大豆貿易在全球大豆貿易市場中的地位
縱觀全球大豆市場,美國是全球第一大大豆生產國,而中國則是全球第一大大豆消費國。從生產和消費側來看,2017至2018年度全球大豆的總產量為3.36億噸,美國大豆產量為1.19億噸,占全球大豆產量的34%;2017至2018年度全球大豆的總消費量為3.38億噸,其中中國消費量達到1.07億噸,占比為32%。過去20年中,全球大豆貿易增幅的85%來自中國,未來中國的大豆需求仍然是推進全球大豆貿易增長的主要動力。
從全球大豆進出口格局方面來看,美國和中國分別是全球第二大大豆出口國和第一大大豆進口國。2017至2018年度全球大豆進口量為1.53億噸,其中中國進口大豆9 553萬噸,所占比重為全球大豆進口量的61%;2017至2018年度全球大豆出口量為1.54億噸,美國出口量達到5 620萬噸,所占比重為36%,僅次于全球第一大大豆出口國巴西48%的占比。
由此可見,中美兩國分別是全球大豆貿易市場中極其重要的大豆客戶和供應商,在全球大豆市場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大豆極度依賴出口市場,大豆生產的40%以上必須通過出口來消化,而出口的大豆中超過60%來自中國市場。2017年美國出口的大豆中有60%以上進入中國大豆市場,而中國大豆進口量中約有35%來自美國。
從資源條件和產業競爭方面來看,農業無疑是美國對中國出口中最富有競爭力的產業。受7月6日中國對美國加征關稅的反制措施影響,美國向中國出口大豆可能會受到較大的抑制。在中美貿易戰升級的背景下,中國國內企業實際從6月份開始已經逐漸減少來自美國的大豆進口。對美國大豆采取反制措施,削弱了一向以價格低廉著稱的美國大豆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中國國內企業將大量減少對美國大豆的采購。美國大豆受到抑制的幅度還取決于南美洲地區大豆生產的情況和全球大豆市場整體走勢的影響。目前中國主要進口巴西大豆,隨著巴西大豆供應高峰的結束,四季度大豆缺口明顯。如果后期巴西大豆供應不足,為了維持生產,中國可能仍需購買美國大豆,進口成本存在走高的可能。
二、中美貿易戰加劇對中國大豆進口的影響
?。ㄒ唬┐蠖勾罅窟M口的趨勢未來難以改變
中國國內大豆消費大量依靠進口,對外依存度非常高,2017年中國大豆進口依存度達86.99%。據中國海關統計:2017年中國大豆消費量接近11 000萬噸,而產量僅為1 500萬噸左右,進口量高達9 600萬噸,進口量占消費量比重達85%左右,進口數量較上年增加13.85%;2017年中國大豆進口金額為3 963 814.26萬美元,同比增長16.65%;2017年中國大豆進口均價為每噸414.91美元,進口均價同比增長2.46%。和其他農業種植品種相比,中國大豆對外依存度非常高。綜合考慮國內大豆消費量持續較快增長,大豆產量近年來卻基本持平的現狀,預計未來中國大豆進口量仍將保持較高水平并持續增長,大豆大量進口的趨勢未來難以發生明顯改變。
?。ǘ┓e極拓展大豆進口來源
從進口金額和進口數量來看,世界大豆主產國巴西、美國為前兩大最重要進口國,2017年我國從巴西、美國進口大豆數量分別為5 093萬噸和3 285萬噸,占中國大豆總進口量的比重分別為53%和34%;從巴西、美國進口的大豆金額分別為209億美元和139億美元,占總進口金額的比例分別為53%和35%。
雖然隨著南美地區大豆產量的不斷增加,中國市場對美國的大豆依存度有所下降,但是從美國大豆進口量在中國國內大豆消費量所占比例方面來看,近幾年來仍然維持著30%左右的比例。根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1月至7月中國大豆進口數量為5 288萬噸,相較于上年同期減少了3.7%。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為了緩解自美國進口大豆數量減少對中國大豆市場供應的影響,中國積極拓寬大豆來源地,加大對南美國家的大豆采購。
?。ㄈ┲忻蕾Q易戰對中國大豆進口貿易影響有限可控
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大豆進口市場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影響有限。盡管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美國大豆到港數量明顯低于歷史平均值,但目前正處于南美大豆集中上市的季節,南美大豆的到港成本依然位于較低水平,中國進口大豆成本并未發生明顯上漲。為了應對下半年可能出現的進口美豆短缺風險,國內的大豆采購商紛紛提早采購了大量的南美大豆進行儲存,對南美大豆的采購量已覆蓋到今年的第三季度,第三季度中國國內進口大豆供應有所保障,數量充足。 短期來看,既使中美貿易戰向縱深發展,由于受到大豆到港量充足、進口大豆的多元化供應體系、國家政策宏觀調控和傳統豆制品消費淡季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中美貿易戰對于中國大豆進口的不利影響在有限可控的范圍之內,短期內國內大豆市場仍以消化庫存為主,價格上漲相對比較困難,估計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國內大豆價格依舊維持在較低水平。而中國進口大豆缺口集中在2018年第四季度和2019年第一季度,從美豆月出口至中國的銷售量可以看出,每年3月份至9月份是中國進口美豆的淡季,在新作美豆收獲以后,10月份至次年2月份是中國進口美豆的集中期,受到加征關稅和國內企業大豆庫存壓力進一步釋放的影響,從美國進口大豆成本增加。這將會對國內大豆價格上漲形成支撐。進口美豆的利潤空間萎縮會使得美豆進口大幅減少,令中國國內大豆供應出現結構性短缺,從而導致國內大豆價格上漲由心理預期傳導至大豆現貨端。同時,第四季度南美大豆供應接近尾聲,新作美豆上市后仍需美豆彌補市場缺口,從目前已經有三艘美國大豆船進入港口且均繳納了巨額關稅可以看出,中國市場還并不能完全擺脫進口美豆。
長期來看,中國可以和巴西和阿根廷等國的企業進行合作來進口更多的豆粕,進口豆粕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中國進口大豆的缺口。阿根廷表示自2019年5月開始要向中國出口大量豆粕。同時中國積極構建大豆進口多元化渠道,中俄“糧食走廊”、中糧集團購買俄羅斯南部糧食碼頭等舉措均可以縮小中國進口大豆的缺口。毫無疑問,在中美貿易戰長期持續的情況下,全球大豆貿易市場的格局會被重新改寫。
三、對策建議
為了應對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國內大豆進口市場造成的潛在不利影響,中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積極調整采購來源地,主動構建多元化進口大豆供應體系
擴大從南美、加拿大等其他大豆主產地的大豆采購規模,這些地區有很大的增產潛力及供應潛力。同時預計受中美貿易戰的利好影響,巴西將趨勢性增加大豆的播種面積。近年來,黑海地區國家烏克蘭、俄羅斯等國的大豆、葵花籽等油料的產量和出口量增長比較迅速,中國應繼續研究從黑海地區等新興產區進口油料的可行性。其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未來也可能逐漸成為中國的進口大豆來源地。
?。ǘ┨岣邍a大豆自給率
中美貿易戰凸顯出中國大豆市場對外依賴程度過高的問題。中國國內大豆市場與國際大豆市場緊密關聯,近年來受國際大豆價格走低趨勢的影響,國內外大豆價格差距十分明顯,國產大豆在價格上一直處于劣勢地位,在價格上缺乏競爭力。如果中美貿易戰常態化,美豆進口成本的增加將逐步凸顯中國國產大豆的價格優勢。隨著國產大豆價格競爭力的逐步提升,國產大豆的壓榨價值將被定位。如果國產大豆價格優勢保持穩定,農民種植大豆意愿增強,國產大豆的種植面積和產量還將持續增加。從長期來看,應逐步采取綜合措施降低對進口大豆的依賴。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種植結構,增加大豆種植面積。通過市場引導和金融扶持,以及加大農業科技投入等手段,進一步擴大國內大豆種植面積,提高單產率。
(三)積極尋求大豆的替代品
通過國家宏觀政策引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國內大豆需求量和大豆進口量。豆粕和雜粕是大豆飼料的替代品,通過增加豆粕和其他雜粕進口來替代一部分大豆進口,從而保障飼料蛋白的供應;國內飼料行業可以采取逐步推廣應用新型低蛋白飼料配方技術,可以達到既滿足正常的蛋白需求,同時減少一部分大豆需求的目的。
(四)增加國產油料作物供給
目前中國國產油料作物仍存在一定的增產空間。近年來,國家和地方相繼出臺實施了一系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如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增加油料作物種植面積等。例如,可以利用長江沿線地區的大量冬閑地種植油菜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國產油料作物的供給。
綜合分析,中美貿易戰的發展態勢依然是中國大豆產業需要保持密切關注的重要因素,若在下半年中美貿易戰依然持續下去,隨著2018年第四季度南美大豆的供應進入尾聲,中國國內大豆和豆粕市場將存在供給缺口,國內進口大豆和豆粕的成本可能會有所增加。但是中美貿易戰對中國進口大豆市場的影響是有限且可控的,在中美貿易戰長期持續的背景下,全球大豆貿易格局必將發生改變,美豆將會失去至關重要的中國市場,因此應重點關注中美貿易戰的最新動向。中美貿易戰必將成為中國大豆產業變革的一次重要機遇,構建大豆進口多元化格局、提高國產大豆自給率,以及積極尋找大豆的替代品,勢必在將來一段時間內成為中國大豆產業振興的焦點。
參考文獻:
[1] 焦 健.中美貿易波折,大豆從中扮演什么角色[J].種子科技,2018(5):06-07.
[2] 卞 靖.貿易摩擦背景下推動我國大豆產業提質升級發展[J].中國經貿導刊,2018(15):37-40.
[3] 王旭陽.合則兩利,斗則俱傷——中美經貿關系在摩擦中前行[J].現代管理科學,2018(2):54-56.
[4] 張 越,曾 江.中美經貿關系的現狀與發展建議[J].宏觀經濟管理,2017(8):76-85.
[5] 夏 青.中美貿易中的農業版圖[J].農經,2018(5):24-31.
[責任編輯:方 曉]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30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