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知識付費狀況調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知識付費現象是知識經濟發展的具體體現,深刻反映了信息時代的發展趨勢。本研究在理論研究和實證調查的基礎上,針對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知識付費發展趨勢和影響因素,并從運行機制的角度探討大學生知識付費的困境,探尋其發展中存在的本質性問題和體制機制問題,并提出制定知識付費產品的相關標準;供給方提供優質的知識改進大學生知識付費的具體行動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生;知識付費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2-0156-02
一、調查背景及意義
在知識經濟社會中,基于知識經驗的付費分享,正在成為一種全新的信息交互模式,并對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產生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其中,大學生群體表現尤為突出。然而,學術界對大學生知識付費現象的研究相對較少。當前大學生對于為知識付費行為的看法如何?他們對于付費知識有哪些偏好和訴求,更愿意為什么樣的知識者買單?影響大學生知識付費的因素又有哪些?這些問題都需要了解,以促進大學生知識付費行為的健康發展。本研究以石家莊部分高校學生為研究樣本,從大學生知識付費觀念、行為、效果及影響因素等幾個方面對大學生知識付費情況進行調查,以期把握當前大學生知識付費狀況和基本特點,揭示存在的突出問題,探尋解決方案,促進大學生知識付費可持續發展。
二、調查方法與過程
?。ㄒ唬┱{查對象
根據研究目的和分層抽樣的原則,我們選擇了石家莊的兩所高校,一個是省屬院校,一個是市屬院校,按照分層抽樣的方法,對這兩所高校學生進行了調查。
?。ǘ┵Y料收集與分析方法
本研究從觀念、行為、效果三個層面對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知識付費的現狀及知識付費內容、方式等方面開展調查,以期把握當前大學生知識付費的基本特征,并揭示影響當前大學生知識付費行為的關鍵因素。
本課題遵循“理論先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再歸納分析”的研究路線。我們擬通過文獻研究和理論探索,提出大學生知識付費的理論視角,然后再采取“尊重事實、研究事實,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歸納研究理論,綜合運用問卷調查、小組訪談、實地考察等方法開展調查研究。最后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對大學生知識付費現象提出改進策略。具體的研究方法包括問卷調查法、訪談調查法和文獻研究法。
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知識付費,設計了《“互聯網+”大學生知識付費問卷調查》調查問卷。對石家莊部分高校的大學生知識付費現狀等進行了問卷抽樣調查和訪談。調查對象為各高校全日制在校生,本次調查采取分層抽樣,按比例抽取調查對象。具體做法是采用分層抽樣法,實際發放問卷326份,回收326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326份,有效率100%。同時,對高校學生進行了訪談。此外輔以文獻法,詳細了解了與知識付費的政策及法律法規。
三、“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知識付費現狀
?。ㄒ唬┐髮W生知識付費的觀念
根據調查分析數據可知,盡管95.80%的大學生認為網上查詢更為便捷,但是卻有66.41%的大學生表示不會為獲取某一問題的答案而專門去付費。由此可見,雖然“知識經濟”已成為熱潮,但是對于大學生群體來說,有著眾多渠道獲取信息,例如,會有大學生選擇上網瀏覽與搜索、閱讀書籍、與他人交流、向專業人士請教、參加線上線下活動或從微信公眾號獲取信息,知識付費的優勢并不明顯。
大學生對知識付費未來發展趨勢的看法不一,有39.31%的大學生肯定的認為會長久發展,46.18%的大學生持觀望態度,僅有14.5%的大學生持否定態度。訪談中多數同學認為知識付費是一種趨勢,對于有價值的內容應該付費,直觀體現了知識分享的價值。但也有部分大學生認為知識付費會損害人們在網上無償分享的意愿。
?。ǘ┐髮W生知識付費行為及其影響因素
調查發現,59.16%的大學生生活費在1 000元以內,33.50%的大學生生活費在1 000元到1 500元,1 500元到2 000元和2 000元以上生活費的大學生分別占比為5.73%和1.53%。生活費普遍偏低,知識付費消費能力不足。58.02%的大學生為知識付費的頻率在每月3次以下,消費次數普遍較少,且平均每月為知識付費的金額多在49元以下,占比82.06%,消費金額低。經濟條件是影響知識消費動機的主要因素。
內容質量、知識類型和價格對大學生為知識付費的影響大,而提供主體和售后服務卻不太看重。調查表明大學生對實用性、性價比的看重。當前知識付費的大環境和產品本身還不夠成熟且普適型的知識產品獲取門檻相對較低,可能是大學生知識付費行為不多的重要原因。
在有過付費行為的大學生中,為訂閱付費咨詢/付費下載資料(如:訂閱/付費下載論文等)付費的占比最大,其次是付費會員(收看會員視頻或下載付費音樂),接著是付費參加線上/下的課程/培訓/講座(如:付費網課,知乎live)。對應著大學生的學習與娛樂需求,講求實用性。有55.34%的大學生對知識付費的偏好為能提高學習效率的知識或經驗,其次是業余興趣愛好。綜合兩項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在學習需求上的付費占據主導地位,愿意為提升自我、充實自己投資。
調查可知,近六成的大學生認為節約時間和精力成本是選擇付費知識的主要影響因素,其次是獲取獨到的見解和指點,好奇新鮮、拓展人脈結交朋友的占比也較大。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學習壓力的加大,大學生的時間成本提高,對效率的要求也隨之提高。付費經濟在有效時間內獲得高效率信息這一特點切合大學生的需求?,F實的資源不能滿足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需求,付費知識中獨到的見解和指點滿足了其發展需要。
四、“互聯網+”時代促進大學生知識付費的建議
?。ㄒ唬┲贫ㄖR付費產品的相關標準 大學生作為知識水平較高的社會群體,在消費需求上會更理性,講求性價比。并且大學生會注重更高層次自我的發展,注重精神層面的充實。因此,應為大學生群體提供更為實用具體和精細化的內容,迎合大學生需求。
?。ǘ┕┙o方提供優質的知識
隨著知識時代的到來,大學生其實愿意為優質的內容付費。一方面,“知識付費”能促進激勵更優秀的內容產生,提高知識的創造分享動力;另一方面,“付費”形式讓學生用戶對所求知識更放心,也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自己需要的知識。所以,“知識付費”雖然體現了知識價值,但是否能夠持續下去,主要是看供給方是否能精益求精,提供有質量的知識;只有讓大學生群體覺得錢用在刀刃上,才可能繼續購買。
(三) 注重大學生用戶需求感知
互聯網時代下促進大學生知識付費應堅持以大學生用戶需求為本,敏銳感知大學生對知識需求的傾向。充分了解大學生使用知識付費的各種行為需求和心理感知,有針對性地為大學生提供完善有效的知識結構與體系。
?。ㄋ模┰O立知識付費監督管理機制
近年來,隨著知識付費向縱深發展,大學生作為特殊的消費群體,很大程度地影響著中國未來的知識付費市場。設立知識付費監督管理機制必然是一種行之有效監管知識付費良性發展的辦法。知識付費監督管理機制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實施監控管理,對網絡海量知識進行篩選甄別,與此同時也起到了維護知識產權的作用。
(五)增強大學生尊重知識產權意識
對知識產權的尊重是又好又快發展知識付費方式的基礎,當代大學生應適當了解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培養大學生尊重知識產權意識,針對盜版復制品的態度應予以嚴厲打擊和拒絕,使鮮活的知識源源不斷地注入知識付費平臺。
五、結語
針對當代“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知識付費的現狀進行研究,本研究分析了以大學生群體為主的知識付費現象出現的原因、消費現狀及取向,更好地引導大學生積極學習,培養大學生適應時代潮流,形成科學的獲取知識的網絡結構,并指導大學生更有針對性地獲取和使用知識。
本項目以“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知識付費現狀的調查研究為基礎,深入大學生校園,了解大學生對該現象的看法,從而更深入地了解大學生對知識付費的偏好和訴求、以及大學生對知識付費的消費傾向和影響因素。
本研究對當今社會發展和經濟文化方面都具有其獨特的價值。對社會而言,大學生的學習狀況能夠影響未來社會的價值取向,對知識付費體現了向學的學風;就經濟而言,知識付費是對互聯網消費的一種支持,了解知識付費和大學生的消費偏好,能使企業更好地把握市場,提高營銷效率,促進經濟發展;對文化方面,大學生本身就是文化發展的主力軍。
參考文獻:
[1] 徐敬宏,程雪梅,胡世明.知識付費發展現狀、問題與趨勢[J].編輯之友,2018(5).
[2] 何慧雪,董治華,趙慧敏,等.知識付費平臺用戶持續使用意愿影響因素探究——以大學生為例[J].中國市場,2018(27).
[3] 宋建超.知識付費的發展困境和發展趨勢探析[J].視聽,2017(11).
[4] 崔 征.知識付費存在的問題及未來展望探討[J].科技傳播,2018(15).
[責任編輯:龐 林]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30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