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型學習方式的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互聯網教育平臺的不斷涌現為大學生學習方式的革新提供了必要條件。為解新型學習方式存在的利弊,以西亞斯學院為例,了解現階段大學生的新型學習方式以及存在的問題和缺陷。例如學生自律性差,學習效果弱化,知識延展性差,因材施教效果弱,考察功能等問題有待提高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因此,互聯網教育所帶動的新型學習方式中應加強監督力度,改變功能模塊提升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增強師生交流,從嚴管理考核,這樣才能為當代大學生新型學習方式的發展與轉型提供更好的助力。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  學習方式  教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0.006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信息傳播的速度也陡然加快,同時各個領域的工作學習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學生們對知識的渴求,教育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轉變,由傳統的單一的教師授課,進而變成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其中,互聯網教育占據了重要的角色,慕課、網易云課堂等互聯網教育平臺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本文將以西亞斯學院為例,分析和探討當代大學生在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型學習方式的特點與不足。針對這些問題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對應的發展策略。本文旨在為互聯網教育的發展提供有依據的案例和理論基礎,并為各大高校提高互聯網教育管理水平指明方向,這有利于推動當地大學生進行輕松高效的在線學習。
   一、互聯網背景下西亞斯學生新型學習方式的類型和特征
   (1)教師面授。一種依舊占據主導地位的、傳統的以教師教授內容為主要知識來源的學習方式。具有互動交流性強、人性化等特征,同時以學習任務為目的,學習效果因人而異、因教師水平而異。(2)泛雅網絡在線學習平臺。除教師面授之外的第二大學習方式。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感興趣的網絡課程,在線聽課學習,類似于慕課的互聯網教育平臺。具有靈活性和多樣性的特征,學習可以打破地域與時間的局限性,學習效果受學生學習態度影響。(3)自主購買網課。學生通過商業互聯網教育平臺購買自己所需的網絡課程,多為考取專項資格證書的課程。具有極為強烈的目的性的學習特征,教育服務較為精準,但是互動性相對來說較差,獲取知識有限。(4)教育APP學習。學生通過一些教育軟件如有道詞典,小猿搜題等app,可以實現零碎化學習,解決亟待解決的學習問題。具有即時性,主動性等特征。
   二、互聯網背景下西亞斯學生新型學習方式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自律性,在線學習效果較差
   如今,父母的溺愛和學校的應試教育,導致許多學生從小缺乏自律性。在線課程的學習由于缺乏監督,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松懈,導致學習效果變差。互聯網教育應該是對線下課程學習的補充,而不是學生敷衍了事的學習方式。夏如闖(2017)認為,有三成的學生使用網絡時間超過了兩個小時以上。但是從另一項關于每周自學時長的調查結果來看,四成的大學生學習時間在2-5小時以內,平均下來,每名大學生自學時間不足四十分鐘。這項研究表明了在互聯網背景下學生的學習時間不足四十分鐘,不僅不能達到學習目標,反而由于缺乏沒有監督,導致學習時間呈遞減趨勢。
   (二)考核方式漏洞百出,考察功能弱化
   互聯網教育自身存在監管問題。例如:在學習期間學生是否能全身心投入學習;在考試期間學生是否利用自己所學認真答題,而不是采用投機取巧的方式應付考試。這些問題不僅使學生在互聯網課程學習中有了渾水摸魚的機會,而且不能準確地反映學生的專業水平和綜合水平。石青輝(2018)認為,學生利用互聯網教育選擇感興趣的內容較多而學習專業知識較少。這表明了學生多注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而潛意識的逃避專業知識,認為老師無從查證。從而無法考察到學生真實水平。
   (三)無法實現因材施教,針對性小
   互聯網教育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將課程內容保存起來。使用者可以在任意時間和地點學習,甚至可以循環播放某個片段。誠如呂森林(2016)提出,互聯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傳統教育的時空限制,使學習真正變得輕松高效。但另一方面,由于網絡的虛擬性,老師無法了解學生上課時的真實情況。這就意味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疑問無法及時反饋,老師也不能及時解答。據調查發現,西亞斯多數同學在選修學校公選課時,面對老師講到的知識點只能靠自己的理解思考,無法確認理解的準確性?;ヂ摼W教育的師生互動功能弱,學生的疑惑得不到解決,無法真正實現有問必答。
   (四)師生互動功能弱,延展性差
   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傳播平臺。互聯網所涵蓋的方方面面的信息為芊芊學子提供了獲取知識的無限來源,每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學習。但對于西亞斯的學生來說,網課只是他們獲取學分的一種手段。大學里的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專業,每個專業都有特定的人才培養計劃。每個人都需要經過相應考核才能達到所學專業的學識水平。這就意味著學生無法跟隨自己的喜好選擇互聯網課程,他們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傳統課堂上,互聯網教育無法實現根據學生的不同特質因材施教。
   三、針對互聯網背景下西亞斯學生新型學習方式存在問題的應對策略
   (一)加強平臺學習監督力度,設置合理功能板塊
   當前,在線教育平臺層出不窮但問題也接連不斷,尤其是由于學生缺乏自律性所造成的問題。針對此問題,第一,可在課堂首頁設置人臉識別系統進行人臉識別,保證是學生本人進行學習。第二,學習過程中可不斷由老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保證學生的學習進度方便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接受程度,制定更適合的課程方案。比如西亞斯等諸多高校使用的泛雅平臺,在泛雅平臺上進行網課學習時,視頻中會隨機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檢驗學生是否認真聽課??荚嚱Y束后老師可以給出試卷答案,讓學生明確自身的不足并且更有效的進行改正和學習。    (二)加強考核管理,杜絕舞弊行為
   泛雅平臺的課程考試形式多以網上考試為主,因課時缺乏有力的監管,并且考試時無人監考,大部分同學會選擇刷課以及考試作弊行為。針對這種作弊行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學校方面要加強校風的監督與管理,明確校風校紀。將考風考紀納入監管范圍,并制定具體可實施的方案,進行切實有效的監督與管理。(2)建立誠信檔案,提升大學生的誠信觀念。將網絡課程作弊列為重頭,與學生的評優評先及獎學金掛鉤。(3)限制可運行泛雅程序的網絡區域。對于西亞斯學生來說,在思開系統考試的嚴格程度遠大于在泛雅平臺進行考試,因為思開限制運行區域,泛雅平臺同樣可以采取限制運行網絡的方法來限制學生找替考的行為。
   (三)實時更新在線學習教育系統,實現課程多樣化
   西亞斯設置的網絡課程都是各專業規定的學習課程,課程缺乏多樣性,學生對其缺乏趣味性。針對此現象,閻瑞華(2016)等學者提到,教師應主動適應潮流,不斷改進傳授知識的方式。比如,教師的語言幽默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不同特質有針對性的更改課程的難易程度,調整板塊順序,細化板塊內容,創造多元化學習性和知識的多樣性、豐富性。教育平臺也可以定期為老師進行培訓,使課程知識更加專業化。
   (四)設置師生互動模塊,增強學習互動交流
   西亞斯學生所接觸到的在線課程多數是跟慕課類似的超星爾雅課程,此類型課程是由真人教師講授提前錄制,播放給學生們觀看,缺乏互動性和實時性,這樣的形式也使得大多數學生對此類課程態度消極,未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程代刷現象頻繁發生,大多數學生對課程內容基本一無所知。而對于那些認真觀看的學生來說,課程內容單一,缺乏趣味性。學生不能像面授課程一樣獲得與本課程相關的延伸知識,這就使得在線課程缺乏延展性。針對這些情況,提出以下改進對策:(1)實施在線課程實時教授的形式。比如將在線課程設定成指定時間實時直播的形式進行教授,這樣既保證課程內容實時性,又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加設在線答疑功能。課程教授的同時可以進行實時答疑,可以在課程旁邊設置在線問答,使學生對課程內容可以更好的掌握,保證師生交流互動性。(3)增設課程的延伸內容板塊,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全面且仔細的學習課程,掌握更多的知識,使在線課程更具有延伸性。(4)增加周周在線小測板塊,測試可以根據課程實時進行,在學習中設置問題,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結論
   在互聯網日益普及的情況下,在線教育逐漸成為當代大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ヂ摼W教育打破了地域性,使學習更加方便快捷具有新意。但是依舊存在問題,盡管這些問題暴露了互聯網新型學習方式的弊端,但是互聯網教育實為大勢所趨,只要針對現有問題提出解決措施,提高互聯網教育的管控水平,增強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和主動性,一定可以促使互聯網教育下新型學習方式的優化與轉型?!卷椖浚罕疚氖茑嵵菸鱽喫箤W院大學生大學生實驗創新訓練項目資助,項目編號:2019SYCX115?!?
  
  參考文獻
   [1]呂森林.中國互聯網教育行業研究[J].互聯網天地,2016(04):59-69.
   [2]張蓓.大學生考試作弊問題的分析與對策[D].湖南師范大學,2013.
   [3]夏如闖,吳芳,林宇超.互聯網思維下的大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研究[J].知識經濟,2017(22):153-154.
   [4]石青輝.“互聯網+”下高校學生學習行為特點與課堂教學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8(08):143-145.
   [5]閻瑞華等.“互聯網+”背景下的高校課堂教學問題及策略研究[J].黑龍江教育,2016(10):85-8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244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