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商業銀行的影響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在中國興起并迅速發展,這一新興的金融模式對中國商業銀行的經營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F詳細論述了有關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分析并闡述了互聯網金融的模式與特征,基于互聯網金融與商業銀行的優劣勢分析提出了商業銀行面對互聯網金融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F83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3-0116-02
  一、互聯網金融內涵
 ?。ㄒ唬┗ヂ摼W金融概念
  互聯網金融已經得到銀行業、互聯網業的積極參與,同時也受到了政府、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謝平、鄒傳偉在2012年首次提出了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借助互聯網高科技,未來會對金融模式產生最根本的影響,可能會出現既不同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金融模式,也不同與商業銀行間接融資的模式,即互聯網金融模式。謝清河則認為,互聯網金融是指以互聯網為平臺提供的銀行、保險、證券等多種金融服務,對以網絡為技術的金融活動的總稱。
 ?。ǘ┗ヂ摼W金融特模式與特征
  1.低成本。一方面,金融產品的發行、交易以及支付都可以通過網絡進行,不用再通過繁雜的程序,大幅度降低了市場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借助互聯網平臺就可以省去龐大的營業網點費用和雇傭人員的費用,直接在互聯網上即可完成,大大減少了營業成本和管理費用。
  2.高效率。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是依靠強大的信息數據系統,突破了時空的限制,減少了中間環節,使得金融服務更簡捷有效;此外,在大數據下透明度也更高,極大程度上減少了信息不對稱的現象。
  3.注重客戶體驗?;ヂ摼W金融在服務模式上由繁雜的柜臺交易轉變為開放式的參與;在商業模式上通過大規模的協作和實時交互,實現客戶信息的網絡化,而且經營者可以通過分析數據,提前發現客戶的潛在需求,進而為客戶提供各種優質高效的產品和服務。
  4.風險性。一是信用風險:互聯網金融在我國目前處于起步階段,信用體系也不太完善,缺乏行業規范和準入門檻,沒有實時有效的監管體系和法律約束。二是技術系統安全風險:我國信息技術還不夠成熟,防范風險的力度也不夠,用戶的資金和個人信息安全會受到危及。
  二、互聯網金融與商業銀行的優劣勢分析
  (一)互聯網金融的優勢
  1.依托大數據減少信息不對稱。網絡信息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客戶了解信息的渠道,而且通過社交網絡平臺能夠發掘到各類與金融相關的信息,獲取沒有完全披露的信息。在未來的發展中,通過互聯網交易記錄及時評估個人信用等級、分析個人財產狀況以及消費習慣等等也是極有可能的。
  2.突破時空的限制,擴大客戶服務的范圍。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對信息的檢索,大幅度提高信息搜集效率,從而同時服務更多的客戶?;ヂ摼W金融減少了繁雜的中間環節,不受時空的約束,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而且能為客戶提供豐富多樣、靈活、便捷的金融服務。
  3.資源配置效率高,運營成本低?;ヂ摼W金融不需要支付經營場所、雇傭員工等的費用,能夠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為客戶提供高效的服務;此外,大數據的發展讓金融行業的信息披露也更加充分,在這種形勢下,金融市場上的供求雙方就可以不通過中介機構而直接交易,從而節省大量的成本。
 ?。ǘ┗ヂ摼W金融的劣勢
  1.外部監管以及法律規范缺失,缺乏行業自律。目前,我國針對互聯網金融的法律規范和監管制度尚且沒有。銀監會尚未建立完善的互聯網金融制度和法律規范。此外,在互聯網金融行業自律組織的發展也不容樂觀。
  2.風險控制能力比較弱,制度建設不到位。金融行業本身就存在高風險特征,再加上沒有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導致風險并不能被有效的控制;互聯網交易的運行必須依靠計算機,在開放的網絡系統下,安全防范及加密技術不完善,信息安全問題突出。
  3.信用體系不完善,存在信用風險?;ヂ摼W金融在我國處于起步階段,信用體系還不夠完善,互聯網金融違約事件不斷發生。此外,互聯網金融還沒有連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也沒有信用信息共享的機制,更不具備類似于銀行的風控和清收機制,信用風險是其存在的重大隱患。
 ?。ㄈ┥虡I銀行的優勢
  1.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法律法規相對完善。在中國金融的發展中,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來約束和激勵商業銀行的發展,制定了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網絡技術日新月異,加大了消費者信息被泄露的風險。與此同時,商業銀行在發展之中仍舊不斷完善相關的制度、法律法規等,相對存在較大自主性的互聯網金融來說比較安全。
  2.信用體系好,廣大消費者信賴度高。銀行體系是社會信用體系的關鍵,在保障社會資金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現行體制下,就算是在第三方支付中,只有借助商業銀行這一平臺,所有資金的劃撥和結算才能最終完成,銀行背負著信用中介和結算終端的責任,并且已經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
 ?。ㄋ模┥虡I銀行的劣勢
  1.業務流程僵化,形式單一,創新不足。銀行內部流程復雜而僵化,業務形式也比較單一;由于客戶取得信息的方式有限,在商業銀行和客戶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從而無法針對客戶快速變化的金融需求有針對性的進行創新。
  2.商業銀行部門制度冗雜,處理效率低下。傳統的商業銀行,一般有著復雜的部門,結構龐大,而且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相互獨立不流通,沒有良好的交流、學習、合作的習慣,信息傳遞比較慢,處理業務的手續繁雜,不同于互聯網金融信息通暢、透明、共享,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業的效率和效益。
  3.整合與分析數據信息的能力不足。盡管商業銀行在分析傳統的結構化數據方面比較在行,但是面對海量的非結構化數據,則顯得其整合與分析的能力嚴重存在不足。相對而言,互聯網金融在對海量數據的挖掘和分析方面占有絕對優勢。   三、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ㄒ唬┩苿由虡I銀行經營模式變革
  在互聯網金融時代,商業銀行的傳統經營模式面臨巨大的挑戰。當然,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使我國傳統銀行也意識到潛在的威脅,也在積極推動經營模式的轉型,從商業銀行的業務流程、服務內容等方面著手來進行調整,從而適應日新月異的市場需求。
 ?。ǘ┐龠M商業銀行進入多元融合發展階段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讓金融行業的邊線界定變得更加模糊,在這種情形下,商業銀行也開始向證券、保險租賃等行業發展,銀行與非銀行機構的合作也越來越廣泛。同時,商業銀行也在積極發展線上線下的業務,而不再局限于實體經營。商業銀行的多元融合,對于提高銀行的發展質量、促進銀行的良性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三)加速商業銀行“金融脫媒”
  “金融脫媒”是信息技術革命與金融市場的產物。互聯網的公開透明、低成本高收益、便捷性使資金的需求者和供給者不再依靠商業銀行這一金融中介成為可能,在互聯網這個開放式的平臺上進行交易,滿足雙方需求。傳統商業銀行面對的競爭對手在便利性、信息對稱性、低成本方面所具有的優勢越明顯,其“金融脫媒”的力度就會不斷加大。
  四、互聯網金融發展背景下商業銀行的對策建議
 ?。ㄒ唬┨峁└嗟膫€性化產品和服務
  移動互聯網時代同時也是充分展現個性的時代,商業銀行在提供標準化產品的基礎上,更要適應社會的發展。在規范管理的前提下,能夠針對不同用戶的需求將金融產品進行細分,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以及產品。如今的社會,不斷更新自己的產品,完善相關的服務,才能獲得更強的競爭力。
 ?。ǘ┳⒅夭⒉粩喔倪M客戶的服務體驗
  大多數傳統商業銀行在經營業務中,并沒有設立一個專門的部門負責客戶的服務體驗,售后服務做得不是特別好。設立客戶體驗部門不僅可以驗證產品的“易用性”,而且能夠對直接接觸客戶的服務質量進行調查,對服務質量進行考評,同時對客戶的滿意度進行評估,并針對客戶提出的問題反省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斷進行改正。
 ?。ㄈ┙柚髷祿七M信息化建設
  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是商業銀行變革的基礎。現今甚至將來都會是信息化大數據的時代,在這種大趨勢下,要在戰略高度重新審視信息化建設,重構產品的設計、推廣與銷售流程,加大在網站、客戶端平臺及具有大數據特征的信息系統等方面的資源投入,推進數據庫和數據分析體系建設,逐步發揮數據分析在產品設計、經營決策、風險管理等方面的作用,發揮信息系統的強大功能。
  (四)借鑒OTO模式創新經營渠道,優化業務流程
  調整銷售渠重新布局網點,借鑒OTO和體驗店的新思想,在商業核心地段建設大型的旗艦網點,在小區域建立小型體驗店。在網點的建設上合理搭配、合理布局,從而實現線上線下的協同效應,逐漸實現“以電子商業銀行業務為主體,同時實體網點以體驗為主”的新格局。同時,優化業務流程,減少不必要的中間環節,提高業務效率。
  [責任編輯:龐 林]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762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