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互聯網的商業銀行發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年來,在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下,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面臨嚴峻挑戰,銀行只有正視自身問題并予以解決,才能鞏固其在金融領域的重要地位。本文分析了基于互聯網背景下商業銀行面臨產品創新不足、不良貸款利率較高等問題,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利用互聯網實現商業銀行線上線下營銷結合的模式;在新形勢下商業銀行應拓寬銀行業務范圍,積極尋求我國商業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
  關鍵詞:銀行;互聯網;金融創新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漸成熟,互聯網企業憑借自己的技術與數據優勢進軍金融行業,第三方支付、P2P網貸、眾籌、互聯網基金等模式迅速發展,互聯網金融以其交易成本低、融資速度快、準入門檻低等特點深得消費者喜愛,在此背景下,銀行業的發展迎來了互聯網金融這一強勁對手,雖然互聯網金融短期內不會動搖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和盈利模式,但深處互聯網時代,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傳統銀行業帶來了不小的震動,銀行業若要尋求突破,必須結合時代發展需要與時俱進,探索互聯網時代下銀行業發展的新契機,更好地適應當今潮流。
  二、互聯網背景下商業銀行面臨的突出問題
  1.商業銀行在金融服務領域的地位面臨考驗
  在商業銀行被行政指令驅使的過去,金融服務領域可供消費者參考的選項極為有限,那時銀行在金融領域擁有絕對的霸主地位。自1978年經濟體制改革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新的金融服務方式在金融領域遍地開花。特別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提高,出現了以眾籌、P2P網貸、第三方支付、數字貨幣等為首的互聯網金融模式?;ヂ摼W金融通過互聯網技術和金融經營的高效聯合,進而更好的辦理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ヂ摼W金融以其用戶體驗度高、效率高、服務成本低的特點迅速占據消費者的個人生活。支付寶、微信支付的普及使出門只帶手機便可完成基本的居民日常消費,由于互聯網金融與銀行業務有所重合,商業銀行在金融領域的地位有所動搖。
  2.理財產品創新不足
  存款吸收然后貸出之間的利差是商業銀行的主要利潤,由于互聯網金融相關產品的利率要比銀行存款利率高,消費者轉而將閑置資金投入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銀行存款減少,盈利的能力自然會下降,于是銀行開始籌備理財產品來吸引消費者。自2005年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開辦以來,該項業務成長較快。然而受銀行從業人員業務素質及貸款任務壓力的影響,理財產品形式單一,沒能抓住消費者的眼球,而且消費者對理財產品的需求呈現差異化趨勢,銀行從業人員沒能根據每個消費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分析并制定相應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
  3.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亟待解決
  關于小微企業融資難的話題一直以來熱度不減,佐證了這個問題的廣泛性。作為金融企業的商業銀行,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為己任,踐行“二八定律”,然而小微企業作為底端那80%的顧客,雖不能為銀行帶來80%的利潤,因為這個群體比較龐大,銀行仍有責任重視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并將其妥善解決。在這方面郵政儲蓄銀行采取的相應措施成效顯著:2014年郵儲銀行北京分行為小微企業融資開通“綠色通道”,并且為小微企業累計放貸47.8億元,除收取規定的貸款利息外,不再收取任何附加費用,以實際行動助力小微企業發展。這是其他商業銀行值得借鑒之處。
  4. 高不良貸款率帶來金融風險
  不良貸款是指借款人已經或者將要不能按原定的貸款協議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貸款本息而形成的貸款。據銀監會公布的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可知,從2010年以來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一直呈上升趨勢。不良貸款的增加加重了銀行負債負擔;同時不良貸款作為呆賬或者壞賬,對其計提必然影響銀行利潤;高不良貸款率會嚴重阻礙銀行經營,甚至會導致銀行破產。不良貸款對內折損了銀行的可運營資金,對外則消耗了銀行信用,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形勢下,必須重視不良貸款帶來的不利影響。
  三、互聯網為商業銀行帶來的機遇
  1.推動銀行金融產品的創新
  通過互聯網技術對傳統金融行業的不斷滲透,加速了金融業相關制度政策的調整與創新。以第三方支付業務為例,以支付寶、財付通為首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取得營業執照后,已經開始互聯網及移動支付、銀行卡收單等眾多業務支付環節,日常生活中的水電費、校園生活中的學生卡繳費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類似繳費也能通過第三方支付解決,這些業務為客戶帶來便利,啟迪商業銀行對其理財產品進行創新,對銀行從業人員的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營銷模式的線上與線下結合
  商業銀行擁有四通八達的營銷網絡和遍及全國各區縣的營業網點,隨著網絡銀行和電子銀行的發展,應當進一步挖掘銀行網點的銷售功能,實施有效的交叉銷售,不要讓一些網點只是單純的存取款功能。商業銀行要繼續增強電子銀行的交易結算功能,以銀行無與倫比的資源優勢搶占支付業務份額,同時也可在電子銀行平臺進行理財產品的銷售。
  3.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
  互聯網時代,商業銀行的外部競爭環境已經發生深刻的變化,客戶對銀行的服務水平要求不斷提高,同時呈現個性化和差異化趨勢。因此商業銀行必須了解客戶的意愿,為客戶量身定做屬于自己的理財計劃。商業銀行也遵循差異化的營銷規律,尋求客戶長期的合作意向,實現更深層次的價值。
  四、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對策
  1.拓寬銀行業務的客戶范圍和業務渠道
  目前城市企業仍是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經營范圍,主要客戶仍是城市人口,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郊和農村人口的金融服務需求顯著增強,但農村居民大多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對相關的理財知識知之甚少,這便需要銀行開拓農村市場,如有可能應盡量多地在農村和城郊設置網點。在這方面成效顯著的是郵儲銀行?!澳壳班]儲銀行已成為全國網點規模最大、網點覆蓋面最廣、客戶數量最多的金融服務機構。其中,郵儲銀行縣及縣以下農村地區的網點占比超過70%,填補了212個鄉鎮的金融服務空白”。同時,商業銀行也應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促使各資源各要素協調運行,必須重視小微企業在金融市場的需求和發揮的作用。積極創新,秉持一種“居安思?!钡膽B度,畢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才是長久之道。   2.強化風險管理理念
  收益與風險總是如影隨形,當下銀行在不斷創收的同時,應提高防范風險的意識,對于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與操作風險,應當盡可能地避免;建立包括事前預測、事中管理、事后處置的全過程風險管理行為,并廣泛應用到銀行各部門、各項業務甚至各項產品中;通過實施風險的內部控制措施,規范信息披露,同時對信息做好分析評估,可以減輕信息不對稱的影響;提高銀行資產質量,通過各項措施盡可能降低不良貸款率;完善監管機構主體自身建設以及客體的內部控制建設。
  3.與互聯網金融機構建立長期深遠的良性競爭與合作關系
  在全球金融一體化的推動下,利率市場化改革是大勢所趨。商業銀行應加強與互聯網金融機構的互惠互助,借鑒互聯網金融的數據支持系統,將銀行的傳統業務與信息技術結合,在存貸差不斷收緊的情況下利用互聯網技術降低融資成本;加強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合作,完善網絡銀行和電子銀行的結算和支付業務,鞏固商業銀行支付中介地位;學習借鑒互聯網金融模式先進經驗,大力拓展小微企業融資業務,適應互聯網金融模式給傳統金融格局帶來的沖擊,獲得新發展。
  4.穩步提升信息技術水平的同時不斷提升服務質量
  在借鑒互聯網金融模式的過程中,高水平的網絡技術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商業銀行務必重視信息技術人才,減少操作風險帶來的不必要損失,拓寬服務渠道,如建立微信公眾號,既能起到對相關產品和政策的宣傳作用,也能積極發現客戶反饋的問題,加強與客戶的交互性溝通,了解客戶的切身需求,定期回訪,努力與客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在此過程中不斷提高業務素質水平和服務質量。
  結論
  目前商業銀行的發展可能出現了某些問題,但毋庸置疑的是商業銀行在金融領域的地位與作用至今仍無可替代。豐富的業務資源和龐大的客戶資源讓商業銀行有很大的進步和發展空間。我們身處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一個開放和變革的時代,一個轉型的時代,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應當順應互聯網時代發展潮流,在充分發揮自己的在比較優勢的同時,拓寬銀行業務,不斷挖掘銀行的中間業務,樹立風險經營理念,與互聯網金融企業建立深度合作,不斷提高信息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怡.中國地區銀行業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3.
  [2]周華.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業的影響[J].南方金融,2013(447):96-98.
  [3]吳曉求.互聯網金融:成長的邏輯[J].財貿經濟,2015(02):4-8.
  作者簡介:
  張小雨(1996-  ),女,漢族,山東省梁山縣,在讀碩士研究生,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研究方向: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94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