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發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提要]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飛速發展,以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為代表的新型高科技創新浪潮席卷全球,傳統財務會計的部分職能已經由財務機器人代替。與傳統記賬、做表所不同的,側重于針對企業內部管理的管理會計逐漸取代財務會計,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中占據主導地位。新時代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結合已經成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闡述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間存在的聯系與差別,為兩者更好地融合發展提供參考性策略。
關鍵詞: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融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9年4月10日
新時代背景下,企業的會計職能得到進一步發展,以往的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單獨劃分的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階段的會計處理與內部控制。前不久德勤會計事務所推行的財務機器人已經可以處理部分基礎會計的工作,這使人們更加意識到了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重要性。在實際工作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是相輔相成的,充分了解兩者之間的異同,實現兩者的結合發展,能夠更全面、完整地實現企業的會計職能。因此,企業的管理層以及財務人員應積極地尋找、提出二者的結合策略并落實到實際中,加快企業的穩定發展。
一、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概述
財務會計是指會計人員運用專門的方法,例如填制憑證、記賬以及編制報表等,對企業已經發生的一系列交易事項進行反映的管理活動。財務會計除了為本企業披露財務信息,也為企業的利益相關者服務,因此財務會計也稱為“對外會計”,對會計信息質量有著嚴格的要求。
人大《管理會計學》中認為:“管理會計是以使用價值管理為基礎的價值管理活動,他運用一系列專門的方式方法,通過確認、計量、歸集、分析、編制與解釋、傳遞等一系列工作,為規劃、決策、控制和評價提供信息,并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惫芾頃嬛饕槍ζ髽I內部,旨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幫助企業制定更好的經營決策,所以又稱“對內會計”。
二、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聯系與差異
(一)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聯系
1、會計對象的相同性。雖然財務會計側重于對企業日常發生經營活動和交易事項的記錄和總結,反映的是企業過去已經發生的事項。而管理會計則是基于成本為企業的預測、經營和預算等方面提供建議和信息,側重的是企業未來的發展決策。但是二者從根本上都是為企業管理服務的,研究的對象都是企業本身的生產經營活動。
2、最終目標的一致性。財務會計核算的目的是在已發生的經營活動基礎上為企業的管理與決策提供信息;而管理會計只不過是在已經披露的財務信息的基礎上運用一系列特殊的方法對企業內部管理給予幫助并對管理層的行為加以影響。兩者所提供的會計信息都是為了管理者的決策而使用的,其共同目標都是幫助企業實現經營管理的目標和滿足外部相關利益者的權益最大化。
3、信息來源的統一性。人們潛意識早已把財務會計當作對外提供會計信息的“對外會計”,管理會計當作是為內部管理提供決策信息的“對內會計”。但其所提供的信息并沒有明確的界限,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最初的信息來源都來自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和交易事項所產生的原始信息,只是因為兩個會計體系因為其目的不同,對初始信息采用了不同的加工程序、處理方法,從而導致了其最后的結果不同。
(二)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差異
1、遵循原則不同。財務會計主要需要遵循國家發行的《企業會計準則》等相關法律法規,這些法規條文對企業財務人員的行為具有強制力,要求企業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并定期提交報告。但是,管理會計本身就是為企業內部管理提供決策的,并不受到會計行業相關法律法規與組織內部規章制度的約束,其執行的準則只有一個,就是一切以實現企業經營目標以及提高企業經營效益為原則,所以管理會計的運用方法相對比較靈活,沒有專門的報告形式,這是與財務會計所不一樣的。
2、會計職能不同。財務會計人員的職能是向企業外部利益相關者提供真實、有效的財務信息,使與企業利益相關的人們及時掌握企業的財務狀況并作出相應的決策。而管理會計一般則是為企業管理層服務,通過對原始財務信息的分析和加工,對企業內部控制以及未來的發展和預測提供幫助。
3、對會計人員素質要求不同。財務會計人員所做的工作一般都有固定的程序與規范,例如填制憑證、編制財務報表等,還要遵循相關的規章制度,所以財務會計人員必須對自己的工作具有責任意識以及認真、仔細的工作態度。而管理會計人員的工作沒有固定的流程和相應的規范,相對財務會計,他們需要更高的素質水平來對企業的現狀及未來做出規劃和管理。管理會計工作人員要在具有專業會計能力的基礎上,擁有一定的分析管理能力、對未來的判斷力以及長久的戰略眼光。
4、側重點不同。首先,財務會計側重于對企業外部的投資者、債權人等利益相關者提供財務報告。其次,財務會計工作的重點是放在企業的過去發生和現在已經發生的交易事項上,通過記賬、編表等一系列會計程序,輸出會計信息進而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相反的,管理會計則側重于企業內部的管理,他通過特殊的方法得到與財務數據所不同的信息,因此管理會計的重點是企業的內部規劃。另外,管理會計是通過對企業過去的數據和現在的狀況進行分析,對企業進行預算、評估和決策,著重的是企業的“未來”,側重點與財務會計不同。
三、新時代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發展策略
(一)提高融合意識,樹立正確思想觀念。隨著新時代經濟與技術的高速發展,會計體系也歷經更新換代,從財務會計過渡到管理會計,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已經成為企業會計發展的必經階段。在這種大趨勢下,企業要逐步提高管理層以及財務人員的融合意識,構建企業開放的學習環境,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融合的思想,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目前,很多企業缺少對兩者融合發展的重視,認為會計僅僅是一種記錄業務的活動,或者只是反映企業的賬目數據,對于管理會計的認識不充分,理解不到位,導致兩者不能很好地相互融合,甚至還對兩者之間的結合發展產生了抑制作用。為了讓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發展更順利的實施,企業需要樹立恰當的會計觀,認識到會計職能拓展的多樣性,并不單單只是記錄所發生的經濟業務或者是對會計信息的處理,而是具有實質性的管理職能。首先,高管與財會人員應該加強對管理會計在實際應用中的理解,真正的將管理會計的職位作為企業經營決策的參與者,從而提高管理會計在內部決策中的重要性,穩固企業的經營管理與可持續發展。其次,還要加大力度對財務人員的培養,提高對會計人員的重新認識,拋去對會計人員以往只做固定工作的傳統觀念。新時代下,企業的財會人員需要參與到經營管理的活動中來,提高除會計專業知識以外的綜合能力,加大對會計人才隊伍培養的力度,建設既有專業水平又有綜合能力的會計人才團隊,更好地融合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職能,實現會計融合發展的進程。 (二)建立完善的會計制度,為融合提供基礎。企業如果擁有健全的會計制度,勢必會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實施提供堅實的后盾。目前,我國企業的會計制度建設,對于會計核算監督、會計的記錄和反饋都達到了有章可循的制度建設,但是在管理會計的制度建設方面還有所欠缺,我國的法律法規并沒有在管理會計的建設上作出規范約束。因此,對于會計管理制度構建上,企業應增加管理規章條文,明確會計管理人員的職責和義務,建立健全在實際工作中管理會計體系,使得企業的管理會計人員可以利用企業的各項資源收集、加工會計信息,為實現企業生產經營目標獻計獻策。在如今機遇眾多的新時代背景下,企業隨時都在經歷著自身的變革與發展,應及時地更改會計制度,順應企業發展情況。此外,還應選擇合適的方法實現會計體系模型的構建,制定多種科學、先進的會計制度,在不同的情況下選擇最優的制度方案,使所選的會計制度最大限度地契合企業實際情況,推動企業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三)深入研究會計理論?,F如今,隨著會計職能的拓展延伸,企業的會計人員的職位逐漸向管理層靠近,深入了解會計理論,是財務人員走向企業管理決策的基礎保障。充足的專業理論基礎對企業會計工作的開展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推動著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發展。會計理論不僅僅局限于傳統財會的研究,相關會計領域的結合研究也是工作中的重要基石,例如會計電算化、財務共享體系和會計信息與技術的融合等。這些與實際工作密切相關的理論知識會大大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提企業管理人員、從業人員的素質水平。深入研究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理相關論,可以加深對兩者的認識,大大加速兩者之間的相互融合。在實際運用中,實現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信息共享,提升會計行業在企業中的效用,實現企業的價值目標與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需求。
四、總結
總體來說,在我國經濟與科技高速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發展已不再是先進的管理體制,所有企業都要緊跟融合發展浪潮。為了加快兩者間的融合速度,促進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穩定發展,企業要充分地使企業管理高層以及相關人員認識到兩者融合對企業經營發展的必要性,而不是對會計職能的轉變置之不理。通過加大對會計制度建設的投入,加強會計理論知識的學習研究,全面完善會計體系的建設,進而促進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發展,發揮其融合所創造的最大作用,更好地造福企業,造福于社會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孫茂竹,文廣偉,楊萬貴.管理會計學(第七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2]徐玉德.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理論基礎[J].會計研究,2002(8).
[3]程艷.新形勢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J].財會研究,2011(2).
[4]方麗萍.論新形勢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J].財會學習,2019(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14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