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恒久發展的關系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當今經濟快速發展、企業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社會對企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實現企業恒久發展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一個企業若想獲得恒久發展,就必須承擔起社會責任,這樣才被社會所接受,才能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據此,通過對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恒久發展之間的關系及作用進行探討、疏導對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解。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恒久發展;關系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4.068
0 引言
現代企業的競爭已從過去簡單的產品性能、價格上升到產品中社會責任含量的競爭。在全球競爭中衡量一個企業是否優秀,除利潤、市場外,企業是否履行社會責任,將占據重要的位置。熟知成功的企業都堅持把履行社會責任恒久融入企業文化中,形成企業恒久發展新價值觀,是一種對企業管理的新要求。
1 企業的社會責任涵義及其缺失原因
1.1 企業的社會責任涵義
社會責任在從企業角度來說,就是企業在當前社會環境下經營過程中,應該對社會承擔其應有的責任,或賦有應盡的義務。其根本目的在于實現企業恒久發展和提高企業競爭力。具體表現為企業在當前社會中,面對競爭激烈的經營環境作出與自身經濟利益相關的經營決策時候,既要兼顧投資人和企業自身發展的最大利益,也要顧及跟企業自身的經營行為有著廣泛而密切關聯的、對社會和其他群體利益的影響,例如是否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是否會產生公共危害、是否會浪費社會公共資源等。所以企業在進行決策時,對這些問題進行考慮并采取適當措施,其行為本身就是在承擔社會責任。
1.2 企業社會責任缺失原因分析
震驚全國的“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在2008奧運年的6月,在被曝光前曾有患者家屬和接診醫護人員通過不同渠道,向有關部門反映嬰兒吃過“三鹿”奶粉后出現異常,可相關部門未引起重視,沒有組織專家和機構去檢測跟蹤,只建議患者親屬向衛生部反映。在《東方早報》明確點名后,直到9月11日三鹿集團才回應:某些批次“三鹿”嬰兒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并宣布召回。
董事長田文華曾對記者承認:“在這次事件發生前,已在內部檢測出了相關問題?!笨墒侵纼炔繖z測結果卻不去采取緊急補救措施!正是著眼減少損失,漠視社會責任的思想,才導致擁有多項殊榮、屹立近半個世紀的本土乳業老品牌企業被迅速推向破產。“三鹿”事件并不是個別事件,從中我們看到以下幾點:
?。?)我國目前沒有一部專門用于他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法律。企業要履行多大社會責任,只靠企業管理者自身的素質、覺悟、道德。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完備的法律來監管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經營者社會責任意識淡薄。經營者過于著重企業的利益,為追逐利潤最大化無視社會公眾利益,缺乏基本的職業道德。
?。?)目前沒有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進行評價的誠信機構,也沒有評價的相關指標,缺乏評價機制,就難以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進行約束。
(4)既有監督管理約束機制失效。地方政府作為履行監管職能和經濟秩序的管理者,缺乏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認識和監管,一些官員眼中只盯著GDP,忽略了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進行有效監督。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老品牌企業獲得眾多榮譽后,長期沒有進行內省。
2 企業恒久發展的概念
企業恒久發展是指企業以長遠發展為目的的經營活動,企業既要實現經營目標,提高市場地位,又要確保自身在未來經濟環境中繼續在競爭領域保持相當優勢,從而實現企業長遠的戰略目標。所以企業的恒久發展要求企業有正確的發展方向和準確的定位,這樣既可實現企業恒久發展目的,又可以做到與社會環境和諧,從而壯大企業發展。
3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與企業恒久發展的辯證關系
3.1 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實現恒久發展的必要途徑
企業要想發展壯大就必須承擔起社會責任,只有這樣才可以為企業帶來新發展機遇。企業對社會公眾履行社會責任,有益企業自身修煉、自我提高核心競爭能力。盡管不同企業所表現的核心競爭力不盡相同,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基本由這些組成:形象品牌、優良服務和高質產品、高水平人才和管理能力、技術水平與創新動力、營銷能力和企業文化。顯然其中的多個因素自然地與企業社會責任融為一體,才能使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由于長期堅持履行社會大眾所期望的義務和責任,所積累的寶貴聲譽,有助提升企業知名度和形象。形成的品牌效應有利企業留住老客戶同時對市場新開拓,使新客戶也成為企業的Friends。正因企業的產品與服務受到社會公眾愛戴和深入民心,企業管理者和員工更愛惜來之不易的品牌,積極地履行社會責任,使企業進入良性循環并恒久發展。
3.2 強化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履行是維持企業恒久發展的需要
3.2.1 加深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識是我國企業走向世界的需要
很多發達國家較關注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履行,也會對發展中國家輸入的產品進行社會責任考察,不會因為是貧窮或發展中國家,就采用低標準要求。由于我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所以企業向外國出口產品和服務時容易受到影響。不可否認:決定產品與服務能否走向世界,除成本利潤、性能功能等因素外,還有企業對履行社會責任的態度和一貫行為,這些是積累起企業品牌的無形資產和寶貴財富,成功的企業都會通過重視履行社會責任來塑造自身形象。
3.2.2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恒久發展的需要 包含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新競爭規則,不遵守這個新規則,企業就可能被社會競爭所淘汰。西方有很多發展上百年的企業長盛不衰,而我國有些知名企業卻很短壽。不能恒久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企業盲目追求眼前利益而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如破壞公共資源、缺少企業文化和對員工的關愛等。缺乏和漠視企業社會責任會破壞和降低企業形象,使企業和產品難得民心,這些企業在參與國際競爭時,較難獲得外國企業或消費者的認可,企業也就難以恒久發展。
3.3 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履行可以為企業恒久發展提供條件
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履行是企業恒久發展的戰略要求,對社會和企業來說,社會責任與企業恒久發展并不排斥,反而具有良性關系。企業通過對社會責任的承擔,使企業核心競爭力得到加強,并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例如利用企業無形資產——品牌效應可以減少廣告費支出,降低銷售費用,為企業恒久發展創造條件。
3.3.1 企業進行社會責任建設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需要
使企業恒久發展的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由企業持久積累而形成的企業核心競爭力,蘊涵于企業內質中,主要包括:企業的倫理、價值觀、發展理念、創新力、和企業形象等。在形成核心競爭力過程中,企業社會責任發揮著無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企業進行社會責任建設,有利于企業講究誠實守信;通過更多參與社會公益行為,有利于得到利益相關者的認同和支持,容易得到民心;有利于員工發揮積極性及激發創造力,從而獲得良好的人力資源,使企業恒久發展。
3.3.2 企業對社會責任勇于承擔有益于提高經濟效益
所有企業為發展都在努力提高經濟效益。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對企業經濟效益提高具有正向作用。一方面由于企業處于社會利益鏈條之中,企業承擔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必然獲得政府的支持和社會利益相關者好的口碑,是企業軟實力提升的重要途徑之一,從而減少相關的公關費用和廣告成本。另一方面對企業經營管理者來說,具有不錯的企業道德與規范,能使企業內部門與部門,企業外與其他組織的合作加強,容易降低溝通成本,有利于經濟效益的提高,為企業恒久發展奠定了基礎。
3.3.3 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可以優化企業內部環境
履行社會責任有助企業加強內部團結,使企業上下齊心協力,管理者與員工、部門與部門的關系和諧,減少內部摩擦并節省不必要的成本開支。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和勞動保護,體現出企業對社會責任履行的態度和表現,企業通過改善員工工作環境、保護員工利益,可以起企業與員工“交心”的作用,體現出企業管理是“以人為本”原則,從而大大提高企業產生效率,為企業恒久發展打造良好的內部環境。
3.4 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有利于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企業品牌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它不是靠投放大量金錢廣告能得到,是社會公眾對企業服務和產品經過長期認知后形成的綜合印象總括。是對企業產品服務信賴和情感體驗,對企業長期不懈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感回報。企業形象分內在精神和外部形象兩方面,內在精神指企業應當具有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的覺悟,謀取企業發展時也應該造福社會,對社會責任、義務要勇于承擔并主動履行。在外部形象方面,企業應正確處理好與政府、民眾及其它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如:對顧客保證產品質量,對政府應照章納稅,對供應者恪守信譽等。以此來樹立良好企業形象,使企業軟實力得到提升。
3.5 企業恒久發展使企業更重視履行社會責任
企業恒久發展的成功離不開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履行和重視,正因為有品牌和口碑,有社會公眾的認可,企業才獲得恒久的發展。從我國或發達國家都可以看到,無論是發展較迅速的新興企業和老百姓熟知的老牌企業,都把履行社會責任當作一項基本策略,并融入其品牌建設中,也就是說企業把承擔社會責任、履行社會義務作為一項更新的管理要求和進程,并不斷循環。因此,發展較好的企業一定會重視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不重視則的最終只會被社會淘汰。
4 對我國企業怎樣承擔社會責任的思考
4.1 發揮政府行政、經濟管理職能昌導企業樹立履行社會責任意識
充分利用政府依法對社會公共事務進行管理的職能,組織推動和鼓勵企業對履行社會責任建設,制定并完善法律法規,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實施一定的他律,使企業明白不承擔或履行相關社會責任的后果;對不適宜通過立法規管企業行為的,政府可以發揮其經濟管理職能,引導企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并表彰做得好的企業;對自覺遵守和履行社會責任作出較大貢獻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物質或精神獎勵;同時政府采用多種形式宣傳、教育和昌導企業樹立履行社會責任意識,使企業明白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也是企業的使命,從而提高自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創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的大環境。
4.2 發揮社會輿論監督、導向和誠信評價約束等作用營造社會氣氛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建設,是提高企業管理者和員工素質的社會系統工程,是全社會的責任。廣泛開展企業社會責任的宣傳教育和討論,有利提高全民意識,建立良好風尚。通過社會輿論監督和導向,使企業經營者明白不履行社會責任會被社會唾棄。另外,建立履行社會責任業績和誠信的評價機構及問責機制,把履行社會責任的行為表現納入企業誠信考評內容,使企業管理者清楚知道,不嚴肅履行社會責任管理者將被問責和企業會寸步難行!這樣既可提高全民企業社會責任意識,也使全民都參與監督,創造有利的社會環境。
4.3 把社會責任納入企業恒久發展新管理戰略
Freeman等學者提出發揮“利益相關者”在企業戰略管理的作用。企業要有全局觀,把企業對社會所承擔的責任視作應該的,把企業的社會責任納入經營戰略管理,在完善經營模式同時,把傳統戰略管理中“利潤為先,股東第一”轉變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與企業恒久發展”的新管理戰略,利用兩者的相互作用關系,求得企業、社會兩者利益最大化。企業經營者要注意把社會責任滲透到基本業務中,從而保障企業社會責任戰略順利切實執行。
5 結束語
總之,社會責任履行與企業恒久發展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兩者處在互動循環的關系中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使內部優化了環境,外部樹立了良好形象,提高了企業核心競爭力,是破解企業恒久發展瓶頸的重要方法。同樣企業恒久發展戰略成功實施會使企業更積極主動地承擔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 夏寧.重視企業社會責任保障公用民生事業[N].福州日報,2014-09-02(01).
[2] 玉面專注.奶粉還敢吃嗎?[EB/OL].http://yuancs.blog.sohu.com/99683564.html,2008-09-12.
[3] 李瑾梁.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4.
[4] 曾祥華.食品安全監管執法問題調查報告[R].科學經濟社會,2012,(04).
[5] 鄧冬梅.我國醫藥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關系探析[D].廣州:暨南大學,2005.
[6] 張晨曦.試分析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可持續發展[J].管理觀察,2013,(30).
[7] 林寬.中國家族企業的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9,(01).
[8] 阿迎萍,胡秀英.企業形象的構成與傳播研究[J].職業時空(研究版),2006,(7).
[9] Freeman R Edward.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M].Pitman,Americ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17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