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金融監管模式的博弈與選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當前金融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金融市場開放程度也得以比較大程度上的開放,并且也對我國的金融監管提出更加高的要求。金融監管模式選擇對于金融秩序的穩定以及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都存在著比較重要的影響。中國當前所具有的監管模式已經無法較好的適應現代金融的發展。在當前經濟水平和經濟結構中,實施金融監管模式改革始終是長期的過程,需要采取較為合理的方式不斷構建統一監管模式。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充分吸收其他國家的經驗,并且充分認識到其他國家金融監管模式構建過程中所具有的不足,促使我國的金融監管模式更加完善。
  關鍵詞: 金融監管模式;博弈;選擇
  中圖分類號: F23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2.048
  隨著金融全球化及經濟一體化和金融業混業經營的趨勢逐漸明顯,各個國家的金融模式都出現一定變化,我國在這一過程中仍然采取傳統的兼容監管機制。在金融行業得以有效發展的今天,傳統的金融監管機制已經無法對社會發展和需要更好的適應,這就需要明確傳統的金融監管機制中所具有的問題,在對這些問題有效解決的基礎上,完善金融監管模式。
  1 金融監管模式概念
  “金融”一詞在現代社會中逐漸得以廣泛應用和傳播,在對金融一詞定義的時候,傳統意義上的金融主要是指貨幣流通,金融機構包含著當鋪和票號等,業務的范圍僅僅是存取和典當業務等。在和傳統意義上的金融進行對比的時候能夠發現,我國現代意義上的金融是外來的詞匯。我國當代“金融”一詞主要是信用貨幣的流通,主要是狹義上的金融。廣義上的金融監管模式主要是國家金融監管的制度,其中主要包含有國家的金融監管的法律體系及國家的金融監管主體的行為模式等相關的內容,而狹義的金融監管模式則主要是指金融監管的主體內容。
  金融監管模式中的金融這一詞語主要是我國關于金融監管機構和監管法規的結構性體制安排,也就是我國當前對金融機構經營所使用的監管模式。任何一種監管模式都和本國的經濟發展以及歷史文化等方面存在著一定聯系。在我國,金融監管模式劃分為分業監管模式和分業監管下的部分綜合監管模式、混業監管模式等。
  2 金融監管模式的分類
  2.1 按照金融監管的對象分類
  根據金融監管的對象實施分類處理的時候,需要將金融監管的模式有效分為機構監管和功能監管等內容,機構監管在有效實施的時候,也需要根據金融機構當前所具有的類型設立相關的監管機構,并且對于不同類別的金融機構實施監管機構設立,類別不同的金融機構也需要在不同的監管機構處得到相關的監管,各個金融機構需要保持著相對獨立的狀態中,不能對其他類別的金融監管機構的相關事務進行干預處理。當前情況下,我國所實施的金融監管模式通常是機構監管模式,功能監管屬于根據當前經營業務的性質進行有效劃分處理,金融業務包含有銀行業務和證券業務等內容,監管機構對這些業務經營的機構性質不會實施有效的監管。這一監管方式可以使監管機構的適應程度最大化,減少機構間的沖突,也有利于公平競爭。
  2.2 按照監管主體的組織結構分類
  根據監管主體的組織結構分類將監管模式分為分業監管及統一監管等內容,在進行分業監管的過程中,其通常是在不同的金融業務領域中的不同專業監管機構有效設置,這些金融機構通常需要對審慎監管及業務監管方面進行更加全面監管,并且在這一過程中有效承擔更多的責任,監管機構之間并不具有隸屬的管理,各個部門需要有效履行自身的義務。統一監管的有效實施是國家統一設定的較大的監管機構,金融行業監管由這一機構實施,其他的機構并不具備監管的能力。
  3 我國金融監管現狀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當前金融監管模式已經逐漸和經濟發展相適應,在對分業監管明確的基礎上有效實行更為嚴格和合理的監管制度。但是,我國金融監管發展歷程還不夠長,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包含著以下兩個方面。
  3.1 我國當前的金融監管體制不夠完善
  我國當前的金融監管體制的內容存在著相對單一的特點,其中比較重要的內容是風險防范,這就會造成金融行業在進入市場這一過程中存在比較大的困難,對金融行業的發展會造成一定阻礙,金融監管的權責劃分的不明確不合理,使得多數情況下職責不清的情況較為突出,這樣對于整個金融監管活動的有序進行具有突出的負面影響。
  3.2 監管范圍狹窄,法制不夠健全
  我國當前的金融監管主要是對經營的合法性以及金融機構的成立和市場準入準則的符合程度等方面的考核,容易對金融監管應該包括的其他內容加以忽視,金融監管的內容也需要包含著對金融行業的經營手段和資本運作狀況等方面實施有效審查和處理。除此之外,金融監管活動需要在法律的支持下有效實施,而法律缺失就會造成金融監管過程存在著明顯不足,對金融監管的有序進行存在著不利影響。
  4 新時期金融監管模式的博弈與選擇
  4.1 確定金融監管的目標
  在我國當前發展的過程中,實施金融監管模式的改變以及完善。首先,需要對金融監管的目標加以明確,金融監管的目標是對消費者的利益加以保護,對于一些具備經營條件和資產質量的機構而言,需要加以支持,使得這些機構能夠得以可持續性的經營及發展,對于那些資質不夠健全的金融機構而言,應該對其業務的開展加以限制或者由相關部門直接監管處理,從而有效保障金融風險有效降低。其次,在確定金融目標的基礎上,維護金融市場的秩序,對于各個金融機構的發展而言,能夠公平競爭是其發展的重要要求。最后是有效金融創新和發展,金融行業日新月異,對于金融行業的發展而言,不僅需要保證金融監管目標能夠更加明確,也需要促使金融機構的競爭更加公平,從而實現金融創新,提升金融機構的競爭能力,使得金融行業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提升。   4.2 實現實時監控
  為了能夠促使我國金融監管模式在具體實施的時候,其能夠實現實時的監測管理處理,自動化監管中心需要能夠及時對子系統相關信息內容有效采集,并且這一內容中包含著各個子系統的環境參數情況和運轉情況,對子系統的即時情況全面了解,明確其中所具有的問題,對這些問題實施更加有效的解決。從邏輯和物理等方面有效考慮,也需要對軟件和硬件的冗余等情況加以明確,及時對其中具有的故障情況有效排除處理,防止出現子系統運轉故障的現象,如果在子系統運轉的過程中其元器件和通訊功能會出現失靈的現象,容易給整個系統會造成不利的影響,這一模式能夠比較大的程度上促使網絡傳輸的效率不斷提升。
  通常煤礦企業會根據統一的數據庫實施必要的企業管理,在國際通行的標準接口等基礎上,有效構建必要的監控系統,在這一系統有效運行的時候,需要將Web的模式瀏覽數據信息作為較為主要的內容,從而使得企業的工作信息內容可以傳輸到網絡中,對煤礦公司信息內容加以網絡化管理,這一網絡在聯通的時候,能夠將供電和排水系統充分連接在一起,構建具有綜合性特點網絡平臺可以進行一體化管理。為了使系統之間的配合更加協調,需要設置雙服務器,將服務器和工作綜合在一起,在這一方式應用的基礎上,在出現主機由于障礙不轉動的情況下,另外的計算機也能夠代替其運轉,使得系統正常工作。設備正常運行的過程中可以保護數據的完整程度,對之后的統計和管理都具有有利影響。在這一系統運作的基礎上,企業的管理和生產之間的界限并不明確,而被作為統一的整體在生產的相關環節中加以應用,其能夠使數據充分在整個公司中得到共享。
  4.3 提升金融監管人員綜合素質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市場開放程度的加深,金融業務的復雜程度提升,金融產品的創新使得我國金融監管的難度不斷提高,這就需要我國金融監管相關從業人員對自身業務水平有效提升,不斷更新金融知識,使得新的知識內容為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提供推動力。在知識創新的過程中也需要關注和重視金融監管人員自身道德素質,有效提高監管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應用道德和法律約束線,使得我國金融監管隊伍建設得以有效加強。
  5 結束語
  傳統的金融監管模式已經無法對當前社會的發展需求加以適應,傳統的金融機制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存在著不利影響,需要采取對應策略對這些問題有效解決,從而為我國的金融行業發展做出貢獻。在中國當前金融環境中,其需要經過比較長的時間過渡時期,從而使得金融監管模式能夠不斷完善,從而優化監管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馬超,宋玉杰,張鵬程等.新時期我國金融監管模式的選擇[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6,(13):14,25.
  [2]唐清利.互聯網金融監管模式創新研究[J].社會科學輯刊,2015,(2):80-84.
  [3]宮超.關于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金融監管模式的選擇與完善分析[J].福建質量管理,2016,(10):26,24.
  [4]梁亞,王元禮,張沖等.金融改革背景下監管模式的選擇與創新[J].時代金融(下旬),2017,(2):33,37.
  [5]溫士亞.中國金融監管的現狀及模式選擇研究[J].時代金融(中旬),2018,(3):47-48.
  [6]李哲佩.金融危機后我國金融監管模式選擇[J].焦作大學學報,2018,32(1):74-7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226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