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下湖南農產品競爭力現狀與提升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有著“湖廣熟、天下足”美譽的湖南在我國的農業中占據了及其重要的地位,擁有優越的氣候條件、地理位置、良好農業基礎和悠久的發展歷史。但是在農產品出口上卻沒有完全發揮出自身潛力。中美貿易戰的爆發,將會對湖南農產品貿易的發展帶來巨大挑戰。通過分析湖南農產品在近幾年的出口數據,選擇對應指標對湖南農產品出口競爭力狀況進行測算,找出湖南農產品競爭力較弱的原因,并找出解決方法,最終實現湖南農產品貿易的健康快速發展。
關鍵詞:競爭潛力分析;貿易競爭優勢指數;顯性比較優勢指數
中圖分類號:F7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6.017
1湖南省農產品出口現狀
從表1 可知,在2010年至2014年湖南農產品出口的絕對規??傮w上呈逐年遞增趨勢,2014年到達頂點10.9億美元,而從2014年以后開始略微下降,但總體保持在10億美元以上的水準,從2010年的5.41億美元出口額增加到2014年的10.9億美元出口額,5 年間農產品累計增加出口額為5.53億美元。尤其是2014年突破10億美元,創下歷史最高值。2014 年1~6 月湖南農產品出口4.92億美元,增長24%。但與前兩年橫向比較,湖南加工農產品出口和初級農產品出口額占湖南省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出口產品額的比例呈現輕微下降趨勢,由 2010 年農產品出口比例占全部出口產品的6.80%持續下降到 2012年所占比例為565%,2013 年有所回升至 5.94%,但從2014 年開始,又繼續呈現出下降趨勢年下降到 5.44%。在2015年和2016年數據再度小幅度上揚,2016年至5.72%,但總體呈下降趨勢。根據最新的數據,2017年全年農產品出口達11.72億美元,從這一方面來看中美貿易戰暫時沒有給湖南省農產品出口帶來直接的沖擊。
但是從出口國家和地區來看,湖南農產品的出口市場較廣,在世界各地的國家和地區都可以見到湖南的農產品,對于亞洲的影響力較大。2016 年湖南的各類農產品出口到全球 86個國家和地區,但出口額超過 100 萬美元的國家或地區只有 32 個,出口最多的前三個國家和地區分別是香港、美國、韓國,其中出口到香港地區的農產品占總出口比例的25%,出口到美國的農產品以茶葉為主,占湖南省農產品出口地區比例的14%,出口到韓國的農產品占總出口比例的4%。從這一角度來看,中美貿易戰未來的不利影響會對湖南省農產品出口造成較大影響。
2湖南省農業國際競爭力的現狀分析
2.1競爭潛力分析
2.1.1湖南省農業生產要素
首先,從農業自然資源來看,湖南省的豬肉產量434.80萬噸全國第3名、茶葉18.60萬噸全國第5名、煙葉產量23.13萬噸全國第4名、柑桔496.95萬噸全國第2名、淡水產269.57萬噸量居全國第4名,稻谷產量2602.30萬噸全國第一,油菜籽210.57萬噸全國第3名。農業生產總值達3255.11億元,全國第6名。這總的來看,總量具有優勢,但是人均資源優勢不明顯。同時,農村基礎設施力度進一步加強,一大批基礎性的基礎設施建設的工程完工,會使農業生產能力和抗災害能力進一步提高。
2016年全年全省開工各類水利工程 55.4 萬處 ,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433.77千公頃,除澇面積430.16千公頃。2016年農田有效灌溉面積3132.37千公頃,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 9 千公頃。2016年農業機械總動力為6097.54萬千瓦,排全國第5名。
從生產要素轉換效率來看,湖南省農產品的勞動生產率和農業科研強度水平在全國處于中游水平,但是從世界范圍來看,依然與農業大國還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全省共擁有19個省級獨立農業科研機構, 擁有一大批擁有兩院院士頭銜的農業科學家,在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和農業現代化等方面取得了讓全國矚目重大成果,2016年湖南省農業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達56%,與其它農業大省相比,處于全國中均水平。但是農業科研強度與美國,法國,荷蘭等發達國家都存在差距,同時湖南省農業資源豐富但是還有很大一部分沒有利用起來,農業資源利用率較低,對國民經濟貢獻率有限。農業資源的利用大多局限于傳統數量型農業。
2.1.2湖南省農業需求條件
首先,從農產品市場需求規模來看,湖南省具有絕對的優勢。2016年 ,全省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為24025元,比上年增加1958元; 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為 10461元,比上年增加841元。而且,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為17490元。因此可以看出,目前全省對于農產品的消費需求仍然維持著較大規模并保持著一定速度的增長。其次,從農產品需求的性質來看,2016年,湖南省全省生產總值達到3.1萬億元 ,比上年提高 7.9個百分點,統計數據顯示,1978年,全省城鎮建設用地總規模為606.55平方公里,到2017年達到218782平方公里,全省城鎮化率由1978年的11.5%提高到2017年的54.62%。到2017年末,湖南省城鎮化率與全國平均城鎮化水平的差距縮小到了3.9個百分點;但在全國各省份城鎮化排名位于第20名,總體來看處于中下水平。可以看出盡管經濟發展和城鎮化的速度在加快,但是總體上湖南省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城市化水平仍然偏低,從而也導致目前湖南省農產品需求還處于較低的層次。但是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農產品種類品種的多樣化要求隨之提高。
2.1.3湖南省農業的相關支撐產業
農產品加工是第一第二第三產業融合的中心環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帶動農民發展產業增收和務工增收的主要載體。2016年, 湖南省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達到1.35萬億元,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比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總體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還是多而不大、大而不強。全省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了5.6萬家,其中年銷售收入過100億元的僅有3家,過50億元的僅有8家,10億以上的僅有60家。但是,加工規模不大,帶動相關農業產業上下游企業發展能力較弱,龍頭企業處于不弱不強的尷尬處境 。產品加工單一,難以滿足新時代居民的多種新需求。湖南省的地理性標志農產品資源豐富,如“安化黑茶”、“寧鄉花豬”、“江永香柚”、“炎陵黃桃”、“永州異蛇酒”等,現在有一批類似唐人神、臨武鴨、陳克明面等品牌,但在全國名氣叫得響、市場占有率高的大品牌寥享無兒,品牌的影響力還十分有限。品牌的從采購到銷售的一整條生產產業鏈還沒有建立完善。但是我們也有進步和發展的地方,農產品生產結構不斷優化,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進一步加快。農產品加工業實現銷售收入從2015年的113萬億元增長到2017年1.35萬億元,三年間每年都保持了增長,我們2007年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是0.7∶1。經過10年的發展這個比例是2.2∶1,雖然與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一般是是4~9∶1還有差距,但是也已經有巨大的進步,相信再進一步發展后,我們也能夠達到甚至超過世界先進水平,因此下一階段應該著重發展一批有代表性的品牌,進一步優化農產品加工產業鏈。 2.1.4湖南省農業市場的主體、結構和競爭
近年來,湖南省不僅僅滿足家庭經營的基礎要求,還推動農業生產由單一的個體經營向集合的規模產業經營轉變。2016年,湖南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面積236.9萬畝,占家庭承包面積的55%,目前湖南農村土地流轉現狀依然存在流轉行為不規范和政策對土地流轉指引性不強等問題。湖南省現共有農民合作社6.2萬個,農村生產合作社成員共291萬戶,占湖南省農戶總數量的21.1%。但是湖南省的規模經營還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農業勞動者素質與國際水平相比也較低。從相關文獻中可知,在湖南省的農村勞動力結構中,小學、初中文化水平約占 50% ,具有大學本科水平的高素質人才占比只在5%左右。如前所述,農業市場主體狀況直接影響到農業生產的管理水平,農業主體在市場上的競爭策略以及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如果農業市場主體狀況良好則會增強湖南省農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反之則會降低競爭力。
2.2湖南省農產品競爭實力分析
2.2.1貿易競爭優勢指數(Trad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dex)
貿易競爭優勢指數又稱TC指數,表示湖南省農產品的出口減去進口的差額占出口加上進口的和的比例。它可以反映湖南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相對于其他國家農產品的競爭優勢和競爭程度。用計算公式表示為TC=(Xx-Mx)/(Xx+Mx),Xx表示農產品在湖南省的出口額;Mx表示農產品在湖南省的進口額。(-1,1)是TC指數的取值范疇,當TC 的值與0相近時,表明湖南省農產品的比較優勢水平接近世界的平均水平,當湖南省處于貿易順差時,說明農產品出口額大于進口額,此時TC的值為正,TC的值越大,生產效率就會越高,比較優勢也越大;反之,則說明處于貿易逆差,生產效率低,比較優勢小。而且當湖南的農產品只有進口并且出口總額為零時,此時TC的值等于-1,當湖南省的進口額度為零只有出口時,此時TC的值等于1。
為了研究近年來湖南農產品貿易競爭力的演進趨勢 ,還計算了 2013 -2017年湖南農產品的 TC值。通過計算 2013 -2017年湖南農產品的 TC值,可以發現,湖南省農產品的 TC值總體呈先增后減趨勢。從表格中可以觀察到,近幾年,湖南農產品的TC值的變動很大。其 TC值從 2013年的 0.31上升到了 2015年的 0.51,然后降到了2017年的0.11,這說明在國際市場上湖南省農產品的競爭力整體上呈下降趨勢,且年均下降幅度較大 ,競爭優勢正日益喪失。
2.2.2顯性比較優勢指數(Index of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顯性比較優勢指數也稱為RCA指數,表示湖南省農產品的出口額與湖南省出口總額的比與中國農產品出口額占中國出口總額的比的比率,在這里使用分析湖南省的農產品貿易能否具備比較優勢。用計算公式表示為:RCA=(Xg/Xa)/(Wg/Wa)其中Xa表示農產品在湖南的出口額;Xg則代表湖南的出口總額;Wa代表中國農產品出口量,Wg代表中國總出口量。如果湖南農產品沒有顯性比較優勢,則RCA的取值會比1小,如果湖南省的農產品具有顯性比較優勢,則RCA的取值大于1。
當RCA取值小于0.8時,有著極弱的競爭優勢,取值為(0.8,1.25)時競爭力強弱一般,當價值為1.25~2.5時,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當價值大于2.5時,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
RCA(2014)=(109404/2002348)/( 71,339,881000 /211536000000)=0.05/0.03=1.7
RCA(2015)=(104973/1917288)/( 70,179,950000 /2276574000000 )=0.05/0.03=1.7
RCA(2016)=(104401/1817002)/( 72,560,687000 /2097444000000 )=0.06/0.03=2
RCA(2017)=(117237/2317175)/( 75,031,889000/ 22,63490000000)=0.05/0.03=1.7
近幾年湖南的RCA指數均在1.7左右,說明湖南省的農產品出口貿易在全國的農產品貿易中有著較強的競爭優勢。
3湖南省農業國際競爭力影響因素
3.1競爭力不強,農產品出口少
湖南省位于長江中游,優越的地理位置為農產品的種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著“魚米之鄉”的美譽。農產品的產量很大,豬肉、大米、烤煙等農副產品的產量都排在全國的前列,但是出口卻很少,在全國農產品的出口額中,湖南省占的比例非常小,即使是在湖南省的出口總額中的比例都很小,2017年湖南省農產品的出口僅僅占到湖南出口總額的5.1%。
3.2市場規模
當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擴大自己的市場規模時,就會有更多的企業想要參與到此市場中,從而致使該市場的競爭愈加劇烈,湖南農產品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更高的利潤就必須將出口的品質提高; 依據阿倫-阿爾欽定理,當成本相同的兩個相似的商品的價格可供選擇時,消費者往往會選擇相對來說的優質商品。因此,企業更愿意向與本國距離更遠的地方出口高質量的產品,因為高質量的產品能為企業獲得更高的利益,可以和長途運輸成本相對消,這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華盛頓蘋果”效應。
3.3從事農產品粗加工的多,精深加工的少
湖南省在農產品的加工和研發方面技術不足,導致缺乏農產品的專業加工企業,出口的產品多是初級的加工產品或原料產品,農產品加工的利用率比較低,導致一般性產品較多,而富有創造性新穎產品少;而農產品的初級產品出口多、附加值和利潤較少、技術含量較低不僅限制了湖南農產品的出口,而且導致湖南省的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弱的競爭力,容易受到市場需求變動的影響而導致價格降低,降低了企業的投資回報率。 4提升湖南省農業國際競爭力的策略
4.1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提升質量安全監管水平
為了使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得到切實、有效的提高,湖南必須建立與國際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相接軌的標準,制定以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飼料安全、農產品產地環境要求、投入品安全使用準則、農獸藥殘留等為重點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強制性要求。堅持把優質、安全和綠色標準擺在前面,推動農業的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綠色化發展,更多地發展優質稻、有機蔬菜、水果、油茶、茶葉等綠色、高效、優質農業。通過質量安全監管、嚴格“三品一標”認證,將過剩的產品進行調減生產,并將供不應求的產品進行補給生產,努力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提高市場占有率和生產經營效益。
4.2完善上下游產業基礎,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雖然近年來湖南的大米、茶葉、烤煙等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份額不斷提高,然而幾乎靠價格低廉參與國際競爭,真正憑借深加工、高附加值和品牌優勢參與國際競爭的商品卻寥寥無幾,所獲得的利益也很低。為了增強農產品出口競爭力,必須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政府要起到引導作用,使湖南省省的出口農產品加工企業積極參與進來,提高農產品生產、加工、經營等方面的科技含量,積極推廣農產品產出和降低生產要素的投入成本的關鍵技術,減少生產要素的投入量,降低生產成本,積極開拓能與國際市場需求相適應的新產品,努力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提高農產品出口。
4.3打造自主品牌,推進農產品品牌化
對農產品加強品牌建設是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提高的必然要求,進一步強化品牌營銷力度,想方設法打響農產品品牌,發揮品牌的引領作用。強化品牌強農意識。通過做強大戶、兼并小戶或強強聯合,逐漸形成品牌規模效應,加強品牌營銷措施。農產品品牌的打造可以由企業自主負責,政府加以支持和引導。利用國家和省級平臺,加大宣傳力度,把湖南農業品牌打造好、推出來。
參考文獻
[1]陳慧芝.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行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商貿,2015,(02):86-88.
[2]朱桂方.湖南省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研究[J].現代商業,2015,(31):46-47.
[3]孫博健.湖南省農產品出口現狀分析與及解決方案[J].現代經濟信息,2017,(20):476-477.
[4]陳慧芝.淺論湖南省品牌農產品營銷的渠道優化與分銷策略[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5,(07):53-54.
[5]王晰,蘭勇.基于鉆石模型的區域農業國際競爭力研究——以湖南省為例[J].國際貿易問題,2007,(03):53-58.
[6]吳晶.我國農產品出口結構對出口競爭力的影響研究[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6,(07):115-117.
[7]樊倩.美國在中國農產品市場的競爭優勢及貿易轉移的可能性分析[J].對外貿易,2018,(7):32-3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30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