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通航環境對航標作業船艇航行安全的影響和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通航航標是往來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保障設施,采用航標作業船艇執行航標作業任務時,需要充分考慮各種通航環境影響因素。文章首先對航標作業船艇的航行特點進行簡單介紹,進而分析通航環境對其航行安全的主要影響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幾點具體的安全評價及治理方法,以期提升航標作業船艇的航行安全性。
關鍵詞:通航環境 航標作業船艇 航行安全
航標作業船艇的作業任務主要包括航標設置、航標巡檢、浮標拋設、航標保養維護等。通過橫標作業船艇的運行,可以保證航標系統能夠正常發出指示信號,為往來船舶進行定位和導航,從而確保航行安全。因此,必須確保航標作業船艇的正常運行,提前制定各種環境因素的應對措施。
1.航標作業船艇的航行特點
在航標作業船艇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經常要通過淺水道或狹窄水道,受水域限制較大,有時不能自由操作。比如在淺水道航行過過程中,面臨著淺灘多、航道狹窄等問題。再加上水文氣象的影響,如潮流急、流向多變,導致不安全因素較多。在實際運行環境下,巷道周圍可能存在較多的拋錨船只,也存在沉船、暗礁等障礙物,船舶較為密集。在淺水道航行的船艇周圍水流具有二元流動特性,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船艇和水流間的相對速度,導致摩擦阻力和渦流阻力較大,興波阻力也會有所增加,可能發生吸底現象。在航標作業船艇的作業過程中,通常與沉船位置距離較近,水深相對不足,而且設置示位標的時間較為緊迫。在其航行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安全影響因素,做出準確評價,并采取相應的治理措施。
2.通航環境對航標作業船艇航行安全的主要影響因素
2.1港口航道影響因素
航標作業船艇面臨著多方面安全影響因素,其中港口航道影響因素主要包括:①水域條件,包括船舶制動水域、回旋水域和停泊水域等,會對航標作業產生一定影響;②航道寬度,如果航道窄、浪損和岸吸現象嚴重,可能引發觸岸和擱淺事故;③水深,航標作業船艇一般在淺水區作業,淺水效應會增加船艇橫移阻力,引發擱淺事故;④航道彎曲度,在彎道內水流情況復雜,會增加船艇操作難度;⑤航道障礙物,主要限制航標作業船艇的操作空間,障礙物越多、距離航道越近,對船艇安全威脅越大。
2.2船舶交通影響因素
根據船舶進出港口航道航行的規則,在其行駛過程中,要注意避開交叉點密集區域、橫流和橫風區域。船舶交通影響因素主要包括:①船舶航行性能的影響,包括航速、舵效等,比如航速過快會導致難以及時制動,而航速過慢會影響避障的靈活性,因此要保持航速適中;②交通量和密集度,主要限制船舶行動空間,如果交通量過大、過密,也會增加操作人員的壓力;③航行波,在狹水道較多,浪擊船體會導致航標作業船艇運行不穩定,嚴重時會偏離航向;④交通管理因素,主要包括船舶調度、引航技術等方面的影響。
2.3海上作業影響因素
為提高港口的通航能力,滿足港口發展需求,許多港口都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在海上施工作業過程中,也會對航標作業船艇的航行安全產生一定影響。如果海上施工未嚴格遵循相關規定的要求,存在施工船舶違規航行等情況,則容易發生碰撞危險。施工設施侵占航道,則會壓縮航標作業船艇的運行空間,增加其運行壓力。如果施工船老化嚴重,作業安全風險較高,或存在隨意拋棄廢物的現象,也會引起航道環境變化,進而增加航標作業船艇運行風險。
2.4自然環境影響因素
在航標作業船艇的航行過程中,也面臨著較為復雜的自然環境條件。其主要安全影響因素包括:①風的影響,大風、臺風天氣會導致船艇偏離航道,發生走錨、擱淺危險;②水流和浪的影響,水流主要影響船艇航速、舵效、沖程和回旋等操作性能,大浪會使船艇出現強制搖擺,也容易造成船體漂移,進而偏離航道;③能見度的影響,如果出現霧霾、雨雪等天氣,會嚴重降低船艇視距,如果視距在1000m以下,會嚴重增加船舶事故發生幾率。
3.通航環境對航標作業船艇航行安全的評價方法及治理對策
3.1安全評價方法
針對上述航標作業船艇面臨的多方面安全影響因素,在其執行任務前和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都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評價措施,提前分析船艇可能遇到的安全風險。在安全評價過程中,除了采取主觀評價方法外,還要結合船艇環境壓力,進行模擬試驗,并制定相應的危險度評價標準,對其安全等級進行準確評價。一般將航標作業船艇的航行安全風險劃分為五個等級,包括“低”、“較低”、“一般”、“較高”、“高”,如果安全風險達到“較高”或“高”,則要限制航標作業船艇的作業任務,在排除危險后才能繼續執行。在具體評價過程中,可采用數理統計、事故樹分析、量化評價方法等相結合的辦法。根據港口實際情況,為各類影響因素賦權,得到綜合評價結果,并根據評價結果采取相應的治理措施。
3.2安全治理對策
3.2.1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針對港口航道和船舶交通等方面的安全影響因素,為提高航標作業船艇的航行安全性,首先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對于可以供大型船舶通行的深水航道,應由當地政府主導,組織和協調港口經營人員,建立航標設置、維護以及航道疏浚使用的專項基金。上級交通主管部門也需要持續投入資金,委托專業的航標維管部門,負責對航標進行定期養護和維修。此外,應根據航道運行的實際需要,定期對航標進行調整,包括新增航標等,確?;A設施的完善性。
3.2.2健全安全管理體系
港口巷道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需要所有涉水單位的共同參與,并以政府為主導,以行業單位為主管部門,同時發揮海事部門的監管作用,保證安全管理覆蓋的全面性。相關部門要時刻掌握轄區內的船舶活動狀態,合理調度進出港口過程,并從立法角度制定管理辦法,加強約束和管控。在港口水域安全航行管理方面,應制定通航水域的岸線安全評價標準,明確禁航區、交通管制區、安全作業區和錨地等。在進行海上施工時,無論是水上作業還是水下作業,都要嚴格遵守交通安全法律的相關規定,執行海事管理機構批準制度,杜絕違規施工行為。
3.2.3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針對日益復雜的航標作業船艇航行環境,采取信息化管理手段進行調度和監測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多數海事部門已經采用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和甚高頻通信技術(VHF)等進行轄區船舶管理。為進一步提升管理覆蓋面和實效性,應加快組建船舶交通管理系統(VTS),以計算機網絡、岸基雷達、無線電通信技術等為依托,實現對過往船舶的自動跟蹤管理。該系統主要具備導航控制、危險報警、防碰撞檢測等功能,可以為船舶的有序航行提供保障。
3.2.4密切關注通航環境變化
在航標作業船艇的安全航行管理過程中,對航道通航環境進行安全評價是一項重點內容,需要隨時關注通航環境的變化。首先應制定一套科學的航行系統安全評價方法,為安全評價提供理論支撐。其次應重點研究目標水域的通航條件、基礎設施、船舶活動情況等,分析各方面的影響因素。在此基礎上,對水域、航道、碼頭系統等進行綜合評估,制定相應的水域通航管理辦法。最后可利用船舶操縱模擬器、航跡帶生成系統等,進行模擬試驗,提前發現安全隱患,并加以排除。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航標作業船艇受通航環境影響較大,而且影響因素較為復雜。通過對其安全影響因素進行系統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安全評價方法、航行管理措施,可以最大化的降低不安全因素,保證航標作業船艇的正常工作,以滿足航標作業任務的執行需求。
參考文獻:
[1]王亞輝.淺析新型航標作業船技術發展方向[J].航海,2018(04): 46-47.
[2]鄧祝森.沿海航標作業船技術升級研究與實現[J].中國海事,2017(12): 46-48.
[3]常淼.影響中型航標作業船航行安全的因素及對策[J].珠江水運,2017(22):93-9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9114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