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W教學法”運用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圍繞大學教學方法方式改革探討較多,如案例分析法、 場景模擬法等,這些方法活躍了課堂氣氛,但這些方法都沒有強調教學過程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結合課程體系探討不深入,“4W教學法”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又是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還有助于課程體系的完善,將越來越受到師生的好評。
關鍵詞:4W教學法;會計;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4.094
1 “4W教學法”的內涵
“4W”是指Why、What、Way、Widen四個英文單詞首寫字母的組合,其含義分別是:為什么(why)——目的與意義、是什么(what)——含義與程序及分類等、怎么做(way)——相關運用與實踐 、知識拓展(widen)——技巧及應注意的問題,相關知識發展史與未來發展趨勢。
“4W教學法”是指在教學中,結合當代大學生心理、思想、行動的實際,授課時,首先指明為什么要上這門(節)課,為什么要學這個專業,讓學生學習有方向感,然后,指明這門(節)課或者這個專業的性質、特點……等理論內涵,使學生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緊接著,告訴學生為了達到目的,應該如何操作,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與實操技巧,最后,根據學生理論學習掌握的程度以及學生實際操作的結果予以評價,并結合當今國內與國際前沿知識加以拓展,使學生及時掌握與吸引新的動態知識,以利于學生緊跟時代步伐。
2 “4W教學法”的意義
2.1 更加符合當代大學生“務實”觀
當代大學生普遍具有一種直接的“務實”觀,每上一門課,總有學生會問:上這門(節)課有什么意義?為什么要上這門(節)課?“4W教學法”每上一節課,一開始就開門見山地講明本次授課的意義與地位,然后再講解知識,這樣更直接地滿足學生學習欲。
2.2 講學思路更加清晰
“4W教學法”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性,將以問題為導向步步深入。如《會計學原理》是一門專業入門課,對初學者難以理解,對教師難于講清,“4W教學法”以一問一答、層層遞進形式進行教學,便于老師講解,更便于學生掌握,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4W教學法”首先按照信息論觀點講解會計就是廣大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實財務報表的,明確目標后,就進入如何保證會計報表信息質量入手,很快就講到原始憑證,讓學生有足夠時間收集大量憑證,然后結合這些收集到的憑證,進一步講解記賬憑證、會計賬簿,最后再回到財務報表,使學生既對會計有了橫向理解,也有了縱向掌握。思路清晰明了,學生易學易懂。
2.3 易于學生牢固掌握知識
傳統教學法,老師按照教材順序教授知識,學生往往盲目跟隨老師自己缺少思考,強制記憶,學到哪就記到哪,前面學好后面忘光,但“4W教學法”,直接從學習目的與任務出發,繼而講述相關理論與實踐運用,一環套一環,不斷強化記憶,使學生牢固掌握每一項目每一任務要點。
2.4 有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4W教學法”每講授一次課,核心部分都放在如何解決問題,如何拓展知識兩個方面,學生學習后,既有利于提高學生動手能力,也有利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極大地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
3 “4W教學法”在會計學專業教學中的運用
3.1 “Why”在會計學專業教學中的運用
“Why”是“4W教學法”的第一步驟,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所謂不鳴則矣,一鳴驚人,萬事開關難,任何一件事情,只要開頭開好了,后面的往往非常容易。
3.1.1 搞好新生專業導論學習
一個新入學的大學生,專業的選擇不一定代表該生對所選專業有很深了解,甚至對專業完全不了解,因此,為了增強新入學的大學生對專業的了解,明確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作好適合自己的未來職業規劃,學校必須對新入學的大學生進行專業教育。
專業導論學習也可以通過入學專業教育形式進行,通常可以用8—16課時,將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基本定位、做什么?需要具備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哪些技能、需要具備哪些能力?為了達到此目標,需要學習哪些課程,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注意什么事項等,使新生對專業進行了解熟悉,進而增強學生學習動力。
3.1.2 上好課程的第一堂課
每門課有每門課的特點,為了增強學生對所講課程學習的興趣,就必須上好第一堂課,如:我每次上《財務管理》課程,總是用一節課時間進行課程介紹與個人介紹,首先介紹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財務管理是進行資金動作的關鍵,是財務會計的提升,在將來實踐與考證中經常用到,同時,指明財務管理課程計算量大、邏輯性強,所以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計算能力、分析能力與邏輯能力的培養。通過第一堂課的教學,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同時又要注重理解與分析,掌握財務管理課程學習的技巧。
3.1.3 講好每節課的五分鐘開場白
講好了專業與課程的敲門磚后,就進入正常教學過程,大學正常教學一般一次教學按兩節課90分鐘來安排,考慮到學生狀況,學生整節課都保持良好學習狀態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上課開始時要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講好每節課的開場白,一是將上節課內容加以精簡復習;二是講明本節課所要教授的內容及重難點,使學生學習更有針對性,進而提高每次課的教學質量與效率。
3.2 “What”在教學中的運用
在“Why”階段講明了所要教授的內容與所要達到的目的后,就必須進一步講解相關理論知識了,使學生全面掌握相關知識點,為以后進一步發展提供根基,這部分內容非常廣泛,涉及的知識較多,必須講清講透,如《會計學原理》課程中原始憑證,當講完了為了使會計發揮核算與監督職能,必須要求會計真實,所有資料都有據可查,確保客觀性,引出會計原始憑證,使學生對會計原始憑證有個主觀學習的欲望,下一步就必須講述原始憑證的理論知識,會計原始憑證就是記錄經濟業務已經發生或者已經完成的書面證據,進而講述會計原始憑證的作用、分類、特點、原始憑證應該具備的要素等理論知識點,使學生對會計原始憑證有了基本的掌握。 3.3 “Way”在教學中的運用
“Way”是“4W教學法”的第三步,主要是緊接著理論知識后面講解實際運用,由于大多數學校都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特別是高職高專更是強調動手能力的培養,所以講完了相關理論知識后,重點要講述該理論在實踐中如何體現、如何操作,真正讓學生進一步鞏固理論知識,同時增強學生動手能力,掌握實操技巧與方法。如當講完會計原始憑證的基本理論知識后,緊接著就要深入教授學生如何使用會計原始憑證,通??梢詮囊韵氯齻€方面進行深入。
?。?)如何識別會計原始憑證的真偽。會計原始憑證既然是為了增強會計業務的真實性,是保證會計資料真實性、客觀性的起點,就必須確保原始憑證本身是真實的,否則后面的工作都是虛構或者不真實的,要識別會計原始憑證的真偽,就必須掌握會計原始憑證應當具備的六大要素,以確保會計原始憑證的完整性、真實性、合法性與合理性。
?。?)如何填制會計原始憑證。作為一名會計人員,除了接受各種會計原始憑證外,還必然要填制各種原始憑證,分別講述收據、領料單、支票、發票、發料憑證匯總表等常見會計原始憑證的填制,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會計原始憑證的知識,同時可以極大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與參與性。
?。?)如何分類歸檔會計原始憑證。任何一家單位,原始憑證是多種多樣的,同時,涉及原始憑證的數量也是非常龐大的,所以指導學生對會計原始憑證如何進行分類匯總。
3.4 “Widen”在教學中的運用
一般情況下,“Why、What、Way”三個步驟完成了,學生對該知識點就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掌握,能夠進行較規范的操作與應用,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創新創業的根基,在完成上述三個步驟之后,還可以用少量時間對所講內容進行適當拓展。
?。?)前沿知識的拓展。學生只有掌握專業的前沿動態,才能立足于社會,不會被行業所淘汰,緊緊跟上時代步伐,因此,有必要對不同知識進行前沿拓展,如講完會計原始憑證的目的、意義、作用、內涵、特點、填制技巧與實用方法之后,可以結合當今網絡信息技術,講解電子原始憑證,電子化會計原始憑證存在著傳遞快而且安全、不易丟失、節約紙張成本等優點,同時,也具備易復制多次報銷、易篡改等問題,激發學生思考,如何進一步規范電子原始憑證,鼓勵學生進行知識拓展。
?。?)課程章節內容的拓展。學生學習往往被動性較大,學習某個知識點時表面看起來已經掌握得不錯了,但過了一段時間就忘記了,缺少不同章節不同課程之間的聯系與比較,記憶也容易造成混亂。作為一名教師,知識比較全面,必須對相關知識有個全面透徹的掌握,要講明不同章節不同課程之間的聯系,以利于學生理解與記憶。
?。?)課程思政的拓展。會計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更是一門社會責任要求很高的工作,在大學四年學習期間,必須加強會計法律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每門專業課程學習之中,如:在講解籌資方式選擇時,有時盡管負債籌資較企業有利,但必須合法,如果發行債券,必須確保累計債券總額不超過公司凈資產的40%。
總之,“4W教學法”如果運用得當,將極大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春華.普通高?;A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思考[J].現代商貿工業,2018,39(3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9141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