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運用“行為認知”教學法,提升閱讀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行為認知”教學法指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習者的心理機制、學習過程和規律,并在行為主義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的基礎上采用聽說法、視聽法和認知法展開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采用“行為認知”教學法,在基于喬姆斯基語言學理論的基礎上促使學生在聽說讀寫的結合練習中逐步掌握語言規律,鞏固知識結構,并深化篇章意識,進而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一、讀聽結合,形成語法規則
  “行為認知”教學法要求將閱讀和傾聽結合在一起,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傾聽,同時獲得文字信息和聽覺信息,并嘗試在頭腦中將文字符號進行音節、形狀、意思上的組合,進而在聯想的過程中逐步在頭腦中形成固定的語法規范,進而掌握一定的語言能力,提高閱讀能力。
  《匆匆》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教師在教授這篇文章時,可以采用讀聽結合的方式,先給學生播放配樂朗誦,讓學生一邊閱讀課文,一邊傾聽,思考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什么內容。其次,還可以鼓勵學生一邊閱讀,一邊誦讀文章,這樣也能促使學生將閱讀和傾聽結合在一起,展開思考。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在讀聽結合的同時展開思考,如可以提出:“從這篇文章中能感受到什么呢?這篇文章中能否讀出作者對于時間的思考,那么大家覺得自己要如何面對時光,如何不虛度時光呢?”通過讀聽結合的學習,學生增加了語感,體會到了作者運用詞句的巧妙,發現這篇文章充滿意蘊,能引發人無限的遐思。
  “行為認知”教學法能促使學生在操練語言技能的同時發展自己的智力,智力的發展同時也對學生的情感和意志起到了一定的影響。因此讀說結合的方式不僅能促使學生掌握語法規則,更能形成讓學生學習進步的動力系統。
  二、讀說并進,鞏固知識結構
  “行為認知”教學法還可以通過閱讀和表達相互結合的方式展開學習,能讓學生鞏固知識結構。教師可以讓若干學生組成一個小組,在閱讀課文內容后對其中的某些內容進行討論。由于學生的頭腦中借助閱讀獲得了大量的信息,因此在表達時便有更好的表達效果,這樣能起到閱讀和表達共同發展的效果。
  在閱讀《草船借箭》時,教師可以采用讀說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嘗試說說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體現在什么地方,借此方法鞏固學生的知識結構。如有學生嘗試從文章的心理描寫入手進行分析,發現諸葛亮十分冷靜,秘密請來了魯肅,這體現出諸葛亮胸有成竹、從容不迫的狀態。還有學生嘗試通過對比的方式進行分析,如提出魯肅看到大霧后十分慌張,但是諸葛亮卻十分高興,這說明諸葛亮善于利用天時,十分聰明。還有學生從人物行為動作的描寫手法處入手分析,提出諸葛亮將船用繩索連接起來,這一點十分有策略,能防止船走散,而且也能讓受箭面積變得更大。學生在訴說的過程中,通過分析人物心理、動作等方式鞏固了知識結構。
  語言學習的過程不僅包括輸入的過程,同時也包括了輸出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鼓勵學生積極地閱讀,而且還要鼓勵學生通過表達的形式輸出,這樣才能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發展。
  三、讀寫互補,深化篇章意識
  讀寫結合也是“行為認知”教學法中的重要方法,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閱讀資料,而后嘗試展開各種形式的仿寫。在仿寫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還要分析其寫作技巧,并且在自己創作的過程中嘗試運用自己總結出的經驗,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語篇意識能得到提升。
  在學習《月光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一下文章為何要描寫月光照耀的場景,這段描寫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其次教師讓學生嘗試修改自己曾經創作的文章,并思考可以在文章中哪些部分添加類似的寫法。如有學生的作文原文寫的是觀看同學參加賽跑比賽的場景,在修改中添加了自己對于該場景的聯想,將萬眾歡騰的場景比喻成了賽馬在草原上狂奔的場景。這樣不僅能展現出場面的熱烈,而且還體現出運動員跑步的速度十分快,能起到烘托主題的效果。學生通過這次修改提高了自己的篇章意識,意識到要通過合理的布局讓文章變得更生動形象。
  小學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得到語言知識的全面發展,促使學生在實踐中發展語言綜合技能。讀寫結合的方式能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語感,從而促使學生展開有意義的學習,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從而獲得發展。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將聽說讀寫四種技能結合在一起,促使學生的心理機制獲得發展。教師可以運用“行為認知”教學法培養學生閱讀技能,促使學生通過傾聽、表達、寫作等各種方法幫助閱讀能力得到提高,進而促使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得到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530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