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課外閱讀模式,提升語文閱讀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普遍出現這么一個問題,學生閱讀的能力相對都比較差,我看這與學生有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著極為重要的關系,如果學生能夠堅持進行課外閱讀的話,我想這將會帶給學生更多,更豐富的知識,讓他們終身受益。本文主要從“1、做好讀書的準備;2、構建一個環境一種氛圍;3、指導閱讀的一些方法;4、贏得家長的支持”等四個方面闡述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讓學生在課外閱讀當中學到更豐富的知識,提高語文整體閱讀水平。
關鍵詞:課外閱讀 指導方法 語文教學
語文課上老師指導了學生閱讀的方法,但更需要學生使用這個方法在實際的閱讀活動中,這樣才能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課外閱讀其實就是對語文課內學習的延伸與補充,因此,輔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首先要讓學生明白這個道理,并常常通過事例說理來強化這一種思想,以激發起學生閱讀學習的欲望,并逐步成為閱讀活動的動力,從而積極地閱讀,主動地學習。
一、做好讀書的準備
結合自己班科學生的特點輔導他們制定好課外閱讀的計劃,要求學生每學期在假期里、平常課余時間閱讀6本以上的課外書,首先在數量上給學生確定一個閱讀的目標。
1.充分使用好班里的圖書角
現在學校每個課室都有一個圖書角,那么重點還是要對圖書加強管理,合理利用,比如對圖書進行登記,做好書目統計,讓學生一看書目表就知道圖書角里有什么書,學生就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閱讀;教育學生要學會分享,讓他們覺得把自己喜愛的書拿回來和小伙伴一起閱讀是一件快樂的,光榮的事,教他們在自己的課外書上寫上名字、學號,編入班級的圖書角里,方便每位孩子借閱,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另外還可定期向學校圖書室借閱的方法,保證圖書角的書常新,這樣學生閱讀的興趣會更濃。
2.可以采用向學生推薦書目的方法
一方面指引了學生閱讀的方向,另一方面,其實仿佛就是給了他們一個閱讀的任務。比如六年級上冊可以推薦他們閱讀《魯濱孫漂流記》《湯姆索亞歷險記》《一百個中國孩子的夢》等;下冊可以推薦《論語》《追夢的雨果》《爸爸媽媽和他》等。
3.引導學生制定好課外閱讀的計劃
主要規劃好閱讀時間、書目。在學校里規定每天中午一點半開始為課外閱讀的時間,學生把自己帶回來的,或者在圖書角取閱的,或者在學校圖書室借閱的書拿去來閱讀。而在家里就主要是學生自主閱讀了,也規定每天在家里課外閱讀的時間要有25分鐘左右,為了督促學生閱讀,特意建立了一本家校閱讀跟蹤卡,主要是寫上閱讀日期、閱讀的書本、閱讀了幾頁、家長還要督促簽名,每一周檢查一次,對做的好的同學蓋上閱讀星章以示表揚、鼓勵。
二、構建一個環境一種氛圍
培養學生語文課外閱讀主要還是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在每節課上新課前,堅持用三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講故事,和同學分享自己課外閱讀的感受,這樣一來無形中也是對學生課外閱讀的一個檢查與督促,有的學生還會為這三分,而做足功課。每個月我還會有計劃地上一節讀書分享課,讓同學們交流課外讀書的收獲,引導他們通過制作手抄報,展示讀書筆記,寫讀后感等方式來展現閱讀的成果。讓一些學生向全班介紹自己由于多讀課外書從而提高了自己寫作能力和閱讀水平的故事,使同學們對課外閱讀的認識得到提高。
其實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需要我們不斷地激發的,老師的表揚、同學的稱贊都是對他們最好的助推力。為了保護同學們對課外書的那種渴求,確實需要我們想方設法,比如開展心愛圖書交換日,好詞好句摘錄本展覽,讀后感的評比,給家長發賀信等方式,使學生覺得讀書是件快樂的事。
三、指導閱讀的一些方法
老師經常對學生的閱讀給予指導,讓他們掌握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如一邊讀書一邊畫劃,一邊摘抄一些好詞好句,有時還在下面寫一寫自己的感悟,讓學生明白閱讀和思考要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樣閱讀的效果才會得到增強。
也就是說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帶著一些任務、一種目的來讀書,這樣收獲才會豐富的,而不是有些小朋友那樣只是追求讀書的數量,讀了多少本,更要注意讀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和感悟。一是教導學生在讀書的過程里要善于做好讀書筆記,把自己在讀書的過程中感悟深刻的一些好詞好句,名人名言等及時地摘記下來,更可以在下面寫上自己的感受,就是因為他寫得好的原因,當然并不說一拿起書本就要這樣做,只是要不斷地養成閱讀做筆記的習慣而已。二是還要把讀書和寫作結合起來,給自己一個任務,每一周或兩周寫一篇讀書筆記或讀后感。要有一定的時間、任務要求才行,并不是說高興的時候才寫一寫。在班里也相應進行讀后感等的評比。這樣可以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也讓學生從評比出來的作品中學習他們的好的方法。三是當遇到一些不懂的內容,要想辦法去解決它,可以通過工具書的查找,或者問家長問、老師,甚至可以上網百度一下,要養成遇到問題,就到想辦法解決它的習慣。
四、贏得家長的支持
要抓好課外閱讀,爭取家長的配合尤為重要。經常有學生反映:爸爸媽媽老是說他看課外書是浪費時間,會影響學科知識的學習的。這主要是家長只是看到了眼前利益,還不明白書本就好比是一個知識的海洋,走了進去,你會不知不覺當中獲得更多的知識。這個時候作為語文教師,就要及時與家長多溝通,可以通過召開家長會,校訊通發信息,或直接電話聯系等方式向家長解釋課外閱讀的重要性,閱讀會讓孩子終生受益的道理。家長能夠配合督促孩子閱讀,起到的效果會更明顯,畢竟小學生年紀小,貪玩、定性不夠,這就有更必要指導孩子分配好課余時間進行讀讀報紙,背背古詩文……
除了取得家長的支持外,更多的還要引導家長為自己孩子創建一個閱讀的環境,甚至以身作則帶動孩子閱讀。記得一個叫“陳奕”的孩子曾經講過,在她家里,爸爸訂閱了好幾份報紙,爸爸媽媽在節假日經常會帶著她到圖書館里看書,也常常借些書回家里看。怪不得這孩子這么愛看書,而且平時的寫作、課文閱讀的水平這么高。是啊,如果家庭能夠創立這樣的一個環境一種氛圍,家長都能樹立起這樣的愛讀書的好榜樣,孩子課外閱讀當然自覺多了,更容易養成習慣了。
課外閱讀讓語文課堂教學得到不斷的加強,如果孩子們的能夠扎扎實實地把課外閱讀開展下去,他們的童年會更加多姿多彩。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70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