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閱讀:有效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經過不同層次和不同維度的閱讀,學生才能在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中獲得對文本內容真正的感悟與體驗?;谶@點認識,采取三級閱讀的教學形式,可以使學生真正讀懂文本,走進閱讀的深處?!督鹕牟莸亍罚ńy編本三上)一文主要寫了兩件事,一件事是哥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另一件事是發現草地變色的原因。怎樣才能通過閱讀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呢?下面筆者主要以“三級閱讀”為實施路徑,談談自己的教學體會。
一、一級閱讀重感知
學生在首次閱讀文本時,憑借著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與學習經驗,對文本中出現的詞語、句子、結構、情感等方面會有一個粗略的感知,教師應順應學生的閱讀需求,鼓勵學生借助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大致了解課文內容,以幫助學生形成對文本最基本意義的體悟。
如教學《金色的草地》一文,教師在引領學生進行一級閱讀的時候,就可以提出以下問題供學生思考:文章主要講了哪幾件事?每件事情分別指的是什么?生活中,你們見到的草地是什么顏色的?文中的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兄弟倆為什么能夠發現草地是金色的呢?這些問題與文本內容密切相關,雖然沒有直接觸及文本的主旨,但是一下子就把學生的關注點聚焦在了核心內容上。借助問題的思考與梳理,學生們很快對文本有了初步的感知。有了一級閱讀中的整體感知作為鋪墊,學生們在進行二級閱讀的時候,目標才會更明確,閱讀才會更具體。
二、二級閱讀重體驗
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在初步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文本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這是閱讀教學最基本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在引領學生真正體驗感悟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對文本意蘊的挖掘,以引起學生共鳴,強化學生對文本教材的理解。
如《金色的草地》一文主要講述了一位小男孩無意中發現草地會變顏色,然后開始觀察,發現草地變色的原因,并從此和蒲公英成了好朋友的故事。文章語言美,景色美,小哥倆發現草地變顏色的過程更美。教師在引領學生進行二級閱讀的時候,就要引領學生真正沉下心來,讓學生通過朗讀,在讀中感受自然景觀的美,在讀中體驗小哥倆發現自然奧秘的樂趣,以激發學生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谶@點認識,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供學生思考:這片草地不光給他們帶來了玩耍的快樂,還帶來了發現的快樂,想一想,“我”發現了什么?草地為什么會變色?有了新發現以后“我們”又有了哪些變化?在學生解決問題之后,教師再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段落閱讀,鼓勵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中所描寫的畫面,從而使學生在讀中真正感受到作者玩耍的快樂、發現的快樂,從而與作者產生共鳴,獲得深刻的學習感受。
三、三級閱讀重反思
在多數閱讀教學中,當教師、文本、學生與教材內容形成共振以后,閱讀常常會戛然而止,這樣的閱讀無法使學生站在反思的視角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梳理,因此,教師應提倡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及時反思,逐漸使其內化為自己的語言知識。
如在教學《金色的草地》一文中,經過一級、二級的閱讀與浸潤,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有基本的了解與感悟以后,教師并不能止步于此,而是要善于這樣對學生的閱讀過程進行梳理:(1)通過本課的學習,你積累了哪些優美的詞句?(2)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寫作表達技巧?(3)回想一下自己在生活中留意過哪些事物的變化?此類反思性問題的設置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還有助于學生從小養成留心觀察周圍生活的習慣,為學生習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對文本的閱讀并不能停留在讀過就算完事的層面上,而是應讓學生在不同層次、不同維度的閱讀中,真正品味出文本語言的味道,以促進學生語文核心能力的形成與發展。
?。ㄗ髡邌挝唬航K鹽城市亭湖小學)
責任編輯 張 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99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