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女職工的勞動權益保護問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我國在1978年提出計劃生育政策,這一政策使我國人口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調整,但是人口基數大這一問題仍然存在。隨著時間推移,我國出現了人口老齡化、出生性別比不平衡、勞動力短缺等問題,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針對這一系列問題,“十三五”計劃中明確表明要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以此來改變我國現狀。在此政策實施之后,又有女職工勞動權益保護的新問題,人們對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關注度日益提升。
  關鍵詞:全面二孩;女職工;勞動權益
  一、女職工勞動權益保護現存問題分析
  (一)女性的生理差異及受傳統文化的影響
  1. 男性女性存在生理差異
  性別不同所形成的的生理差異是無法改變的,婦女因為特殊的生理構造比男性多一個功能,就是生育孩子。生孩子導致女性在工作當中的精力就要少于男性,無法與男性一樣保持穩定的工作狀態。生育二孩的生理階段中,體力和精力的缺乏可能會影響到正常的工作,生育后女性注意力會分散到孩子和家庭中,本來已經生過一次孩子,工作停滯過一段時間,生育第二個孩子又使女職工分散精力不能專注工作,甚至之后也無法恢復到以前的工作狀態,正是因為這樣,女職工有效率的職業壽命比男性的要短,用人單位雇傭女員工時自然會有所顧慮。
  2. 傳統文化對女性的影響
  在婦女解放運動的影響下,維持數千年的男性至上思想,但從歷史角度來看,歧視婦女的思想還沒有消失,它仍在影響人們的觀念和行為,發揮著消極作用,就業中對女性的性別歧視現象就是這一思想觀念在現實中的體現。
  在傳統社會,外出工作是男性的專屬事情,而女性則應該在家里相夫教子,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只需要繁衍下一代照顧家庭就可以了。在那個時代,婦女自身的價值不包括參與社會勞動帶來的價值,社會也不會承認婦女在社會勞動中所帶來的價值和效益,這是中國傳統社會固有的勞動分工模式,幾百年來沒有改變。而時代雖然到了今天,科技發展了,思想進步了,可是舊的腐朽的觀念還是沒有完全消除,女性不僅要工作,還要照顧家庭,承擔了雙份的重任,男性則不然,而社會覺得這樣并沒有什么不對。男性和女性假設精力相同,女性照顧家庭必然要分擔一部分精力,那么在工作中所剩的精力必然少于男性,不利于女性在社會勞動中取得成就,限制了女性的發展。從女性能力上來講,女性從小受教育的機會可能會小于男性,那么這就導致女性能力上可能也比男性稍弱,這些問題都導致女性發展受到限制。
 ?。ǘ┡跃蜆I的“性別虧損”
  1. 女性的顯性支出
  即使現在我國推行了全面二孩,也就是全國實行可以生第二個孩子的政策,但是這個責任由選擇和雇用女職工單位承擔,除了家庭支出,選拔單位和“性別”單位外,并產生了許多明確和隱含的成本。
  2. 女性的隱性支出
  女性在哺乳期的帶薪體假權帶給用人單位的額外經濟付出和因女性生理期免于從事某些工作而迫使用人單位另行投入的人力成本,此外,由于女性退休年齡比男性早,其工作年齡將比男性短,單位選擇雇用婦女顯得“虧了”,單位的成本感覺增加了,“成本效益”就顯得自然降低了,這是隱性的支出。
 ?。ㄈ┫嚓P律法內容存在漏洞
  1. 制度的假性平等
  在全面二孩背景下,我國的勞動者勞動權益保護是以《憲法》為基礎,《勞動法》,《促進就業法》,《勞動權益保障法》為主體的相對完整的法律制度》,這些法規都在倡導男女平等,男女的權力也平等,同時又對女職工采取特殊保護,因為女性生理構造與男性不同。這種觀點下的法律法規看似很客觀,并沒有對任何一方偏頗,但其實并非平等,只是等同,所以也是有問題的。
  現在我國認為的平等是享有相同的權利,男職工可以做的事,女職工也可以做。這個表達看起來是中性的理智的,其實并不平等,這只是站在一個男人的角度來談的,這是男女用相同的標準,而并非平等,因為男性和女性之間本來就是存在差異的,生理和心理都不一樣,那么如果用相同的、完全一模一樣的標準來要求男性和女性,這本身就是不平等的。二者的平等,是需要男性犧牲一部分權利或者多做些什么,女性多做些什么或者犧牲下什么,來達到二者的相同水平,而不是把相同當作平等。
  2. 對象和范圍存在問題
  在我國的新的生育法出臺的背景下,女性生育當然是一個焦點,也是完善女職工勞動權益的一個重點,屬于特殊保護,然而過分注重女職工的勞動權益保護就會忽略男性在家庭中的重要性,生育了孩子難道只與孩子的母親有關嗎?男性在家庭中的責任,照顧子女的責任被那些焦點給遮住了,從而遺漏了女職工勞動權益保護中男性也應考慮在內,男性要分擔父母教育子女的責任,所以男性包括在女職工勞動權益保護的對象和范圍內。
  二、女職工勞動權益保護問題對策建議
 ?。ㄒ唬┩七M女職工勞動保護立法進程
  1. 法律先行
  法制原則是完善女職工勞動權益維護制度需要遵守。社會上大部分人認為生育僅僅是女性的事情,這種想法是錯誤,想要徹底的扭轉人們的這種刻板印象,需要有監督機制和相關的懲罰措施等,需要對個人和企業的責任進行劃分,用法律來保障制度的實施,從而來保障女職工的合法權益。
  2. 明確權益保護措施
  我國現行的法律雖然規定損害了女職工的勞動者權益,應當作出相應賠償,但是對于損害的標準,如何賠償,賠償標準等具體執行問題沒有明確的標準,這些責任的不分明導致企業的違法成本大大降低,無視對女性職工的就業權益保護,因此,法律規定不健全,懲罰力度不足也是女性職工就業權益得不到良好保障的一大障礙,明確侵權標準、明確處罰力度成為當下有待解決的問題。此外,針對當下很多企業與地方政法對女性職工勞動就業權益保障意識淡薄,應當設立專門的檢查與監督機構,積極預防、查處和懲罰侵害女職工正當權益的行為,與現有的婦聯工會等組織聯合起來,系統規范的保障女職工的勞動就業保障權益。   3. 擴展權益保護內容
  建立安全有效的、從根本上確保女職工勞動就業權益能得到維護良好的機制。能夠將女員工的勞動就業權益與現代公司準則、民主準則和監督系統聯系起來,深層次多方面的維護好女員工的勞作就業權益,做到有章可循,使得侵略女員工權益的公司無處生計,從根本上杜絕危害。
  4. 生育假期合理化
  人們傾向于男性職工在配偶處于生育期或哺乳期時,也應適當的帶薪假期。一是為了分擔配偶照顧孩子的負擔,有利于配偶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家庭和諧。二是有利于滿足男性想要照顧家庭的愿望。出于經濟因素的考量,有些人認為這樣的假期必須是帶薪的,否則普通收入家庭的父親很可能會放棄休假。
  5. 明確政府企業責任
  為了完善女職工勞動權益保護,應該將政府責任和社會責任分開來。企業承擔一部分責任,而因企業承擔責任所帶來的經濟損失,政府也應該有相應的政策,來減少這部分損失。雙方均有責任,相輔相成。
  6. 夫妻雙方責任共擔
  在全面二孩的政策背景下,因為選擇多生所帶來的工作壓力增加、生活壓力增加、經濟壓力增加,而導致有部分家庭不大愿意多生。尤其是女性認為育兒壓力大也是不愿意多生的原因之一,認為男性也應該承擔生育責任,女職工勞動權益保護政策中,也應提及關于男性在配偶生育期或育兒期的權益保護,這才有利于女職工勞動權益得到更好的保護,有利于家庭幸福,也有利于孩子的成長教育。
 ?。ǘ┘哟笈毠嘁姹Wo執法力度
  1. 明確侵犯勞動權益的法律后果
  擴展女職工勞動權益保護的內容,關于女職工在勞動過程可能遭到性騷擾的現實問題,具體規定關于性騷擾的認定標準、維權路徑和懲治辦法,將女職工勞動就業權益與刑法聯系起來,關于損害女職工人身權益的做法堅決處理,絕不姑息。
  2. 提供有效維權途徑
  簡化勞動爭議處理機制,創設多種處理路徑,將勞動仲裁前置程序變革,給維權女職工權益更多自在公正的挑選空間。推進公益訴訟準則的發展,將其引入女職工勞動就業權益保證的維權路徑中來,為維權女職工權益供給專業有用的法律援助,保護社會公正。
  3. 加大監管制度
  要是政府所制定的監管制度更有效更有力,不僅需要制度本身恰當,在執行上還需要整個人社會的支持,社會上所有人一同來進行監管,做到政府與百姓同心合作,同時如果企業和其他單位表現優秀,也應適當給予獎勵。這樣才能全方位保護女職工的勞動權益。
 ?。ㄈ┰黾佑萌藛挝粚ε员Wo激勵
  1. 企業承擔合理責任
  女性生育成本較高,在產假期間不能上班,有些會直接選擇辭職,用人單位又要招聘新人來頂替崗位,而新人工作仍需磨合,也有可能沒有原職工完成的出色,用人單位也會因此受損。如果用人單位能夠承擔一部分生育成本,有適度的福利和假期,則能夠減少損失,也有利于女職工的勞動權益保護。另外,男性職工的配偶屬于生育期或哺乳期時,也應適當的福利和假期,這更有利于分擔壓力,有利于促進就業平等,社會和諧。
  2. 鼓勵用人單位制定權益保護制度
  在全面二孩的政策背景下,不僅政府要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來保護女職工的勞動權益,也應該鼓勵用人單位根據新出臺的政策,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來保護女性勞動權益。
  3. 獎勵優秀用人單位
  用人單位可能會因為積極響應政府的新政策而在經濟上有一定的損失,有些企業會選擇知難而退,這時就需要政府提出適當的獎勵機制,對于能很好的保護女職工勞動權益的用人單位進行適當獎勵。
  (四)加強女職工勞動權益保護宣傳
  1. 注重女職工勞動權益保護的普法宣傳
  在《勞動法》,《女職工權益保障法》,《就業促進法》等女性勞動者就業權利保障相關法律法規的背景下,要加強對普法的宣傳教育必定要做到從職工自身做起,加強女職工自身維護合法權益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2. 支持女性獨立自強愛崗敬業奉獻精神
  在加強對普法的宣傳教育的同時,還要提高用人單位的性別意識,營造全社會的良好氛圍,照顧女性職工,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女工也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充分利用時間學習專業技能拓寬知識面,提高專業水平和素質,在崗位上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實現自己的價值和目標。
  3. 注意女性心理健康
  女職工的勞動保護政策想要保障女職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需要注意女職工在懷孕時期和哺乳期的經濟壓力是否過大,心理上沒有太大負擔,就不會出現由于心理問題導致的生理問題,但要注意縮小生育女性生育期間的待遇差距,維護懷孕女職工和其他女職工之間的公平,更加有利于維護女職工的勞動權益。
  三、結語
  全面二孩背景下女職工勞動權益的保障,既關乎女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也關乎社會的穩定與諧和。孕育子孫作為女人特殊的社會責任,這決定了女人在工作時相較男性處于弱勢的位置,但是立法的不足和人們思想的錯誤使得女人工作難變成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如果全面二孩政策所帶來的人口紅利將為全社會同享,國家就不應當讓女人獨自在社會中承擔不合理的責任,而應在依法治國的道路上,從立法源頭上對輕視女人工作的行為進行規范,經過完善勞動權益保護政策追求個人、單位和社會三者之間的利益平衡,共同使用女職工的勞動權益得到完善保障。
  參考文獻:
  [1]田玨婧,雒彬.淺析單獨二胎背景下女性勞動權益保障[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4(08).
  [2]葉文振.“單獨二胎”生育政策的女性學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4(12).
  [3]宋全成,文慶英.我國單獨二胎人口政策實施的意義、現狀與問題[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1).
  [4]童翎,曾天雄,李小苗.社會經濟發展中“單獨二孩”政策對家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知識經濟,2015(08).
  [5]李云.生育成本多元化,保護“她權益”[J].中國就業,2015(05).
  [6]姚亞萍,繆偉,馮敏.“單獨二胎”政策下的女性權益保護[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11).
  [7]慕霜.女性主義關懷倫理視角下的“二胎”政策分析[J].陰山學刊,2016(02).
  [8]孫昊,張煒煒.二孩政策背景下女性勞動權益的法律保護[J].行政與法,2016(04).
  [9]王懿智.淺析全面二胎背景下女性的權益保障[J].赤子,2016(03).
  [10]肖芳婷.婦聯如何保障“二胎”育齡女性的權利[J].法制博覽,2016(25).
 ?。ㄗ髡邌挝唬荷虾9こ碳夹g大學管理學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92263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