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企業財務內部風險控制與防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于曉明
[摘 要]在激烈競爭的市場條件下,企業日益發展成為市場競爭的主體,而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市場環境卻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使得企業必須面臨財務風險。尤其是在我國企業的高速發展之下,受企業自身特征的影響,企業投資回收期長,資產負債率過大,應收賬款等不良資產風險過多的重要現象,極大的增加了企業的風險。文章在闡述企業財務風險概念、分類的基礎上,深入分析其財務風險表現形式、成因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完善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和防范的對策。
[關鍵詞]財務風險;控制;防范
[DOI]10.13939/j.cnki.zgsc.2019.26.015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企業經營方式日益多元化,但我國企業對財務風險的控制管理還比較滯后,導致很多企業出現危機。企業經營的目標是為了企業價值最大化,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企業會做出一系列的決策,在此過程中,企業的財務風險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因此,企業應該對財務風險的概念、特性和成因進行詳細的了解,并制定相應的防范與控制措施。
1 企業財務風險的含義
多年以來,我國學術界一直沿用發達國家有關財務風險的定義,認為財務風險就是籌資風險。所謂籌資風險,官方的定義指企業因借入資金而產生的喪失償債能力的可能性和企業利潤(股東收益)的可變性。企業可能因為借入資金過多導致企業破產的風險,籌資風險稱為狹義的財務風險。
2 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
(1)外部原因主要有:市場因素、政策因素、自然因素。(2)內部原因受內部環境影響而各不相同,如企業內部控制機制不健全、資產結構不合理、企業人員財務風險意識薄弱等。只有對市場進行積極的調查分析,結合企業的現行財務狀況和經營現狀,才能提高企業優秀財務人員的風險控制和防范能力,更好的維護企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3 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企業經營的財務環境存在高風險
風險是客觀的且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企業的財管人員缺乏正確的風險意識,沒有深入認識到風險的危害,大多數財務管理人員認為只要算對了賬、手里的資金充足,就沒有財務風險。而企業的財管工作會受到各種錯綜復雜的環境影響,這些因素不屬于企業但又與企業的利益息息相關,環境的變化必然會對企業的財務產生影響。
3.2 企業財務決策機制不科學
由于相當一部分企業財務決策仍停留在老板主管臆斷階段,有時甚至因對政策的理解不充分導致的決策失誤,使企業平添了不必要的風險。很多企業根本沒有對投資項目進行系統分析和研究,只是憑主觀臆斷,在投資過程中無視實際情況,只憑自己的經驗,沒有了解全面真實的經濟信息,所以經常會發生投資失誤的現象,甚至滅頂之災。
3.3 企業的內控管理制度不完善
許多企業的內控管理制度是由管理者授予執行者某些決策權限,然后執行者根據這些權限來進行實際操作,這種制度的問題主要是由于雙方權利與責任的不平等以及信息的不對稱所引起的,執行者掌握著企業經營決策權,但又不承擔直接的盈虧責任,最終承擔責任的還是管理者。無疑加大企業的經營財務風險。
3.4 企業財務團隊整體專業水平不高
在我們實際工作中,因為機構設置不盡合理,財務管理基礎工作薄弱,財務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專業水平參差不齊,絕大多數財務人員不具備很高的應變能力,對于企業一些隱含的風險又認識不到位,進而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財務風險。
3.5 缺乏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和風險預警機制
目前,我國企業由于發展時間不長,許多企業還不成熟,特別是在風險管理信息系統上,缺乏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在實際業務中,許多企業報表與實際情況不一致,甚至有的企業不編制財務報表,或者財務報表不真實,對外提供虛假的財務報告等,不能準確、真實的反應企業財務狀況。在實際工作中,均以管理者的意愿作為財務賬務處理的基本依據,財務處理過于隨意,完全不按照規則進行,過度的透支了企業信用,影響了企業的發展。
4 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的具體對策
4.1 改善企業經營的財務環境
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宏觀環境的對財務影響雖然無法預測,但可以通過一些合法的措施來規避。此時,財務決策也至關重要,決策的正確與否,能直接影響到財務管理工作的成敗,在財務決策過程中,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切記主觀臆斷。
4.2 建立企業科學的財務決策機制
建立科學的財務決策機制,對現代化企業建設至關重要,就我國現階段絕大多數企業而言,推進產權制度為核心的財務決策機制創新。筆者認為以上所述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方面,企業在最初引入風投時,要設計出完善的BP,分步引入資金;另一方面,企業在尋找投資人時,除了注重行業相關性與投資理念外,更應該注重投資人的資金實力,否則前面做的再完美,再付款一刻出現 資金問題,前面所有努力都功虧一簣。
4.3 完善企業的內控管理制度
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首先建立責權明確的現代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充分發揮三會對經營管理者的監督效力,依靠財務系統采取有效的手段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配合、督導,財務風險進行有效的防范與控制。直接將內部控制制度落到實處,真正使企業的每一個人都樹立足夠強的風險意識、法律意識,進一步提高對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水平。
4.4 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素質
財務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企業風險管理成敗與否,因此,大力提高財務人員的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素質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加強危機意識,倡導終身學習;其次,完善財會人員職業道德評價標準體系,強化職業道德建設;最后,加強后續教育,不斷增加新知識。
4.5 建立健全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和風險預警機制
企業必須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如通過編制現金流量預算,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同時企業應通過有效的財務數據,如通過企業盈利能力及償債能力、資金營運情況來防范企業在經營中的風險等。
綜上所述,財務風險是現代企業面對市場競爭的必然產物,是客觀存在的。企業外部環境更是復雜多變。但是目前,部分企業對財務風險并沒有高度重視,防范意識較差,在這種背景下,要更加重視財務風險,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控,實現企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唐明琴,范忠偉.財務風險定量分析與預警管理實驗[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6.
[2]張曾蓮.企業財務風險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
[3]胡翠萍.企業財務風險傳導機理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6.
[4]鄭和明.民營企業財務風險形成與擴散機制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6.
[5]張繼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5.
[6]項代有.中國企業海外并購財務風險管控因素研究[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15.
[7]羅文潔,李文.對企業風險管理審計發展現狀之調查研究[J].廣西財務與會計,2013(4).
[8]陳永霞.企業的財務風險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探討[J].企業導報,2012(3).
[9]蔡剛,蔡平.公司治理結構對財務風險的影響及對策[J].生產力研究,2015(5).
[10]高喜蘭.企業財務風險程度評價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4(11).
[11]史文紅.企業財務風險傳導機理分析[J].中國經貿導刊,2015(17).
[12]陳舒琴.房地產行業財務風險的防范研究[J].商業地產,2015(11).
[13]周雪萍.論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東方企業文化,2015(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50139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