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及審計對策解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建筑施工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下完成生存和發展的任務,建筑施工企業必須有一個科學合理的企業管理方式,而財務管理是其中的重要一環。文章圍繞企業的財務風險問題,從現存的財務問題和審計對策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審計對策
   建筑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面臨各種財務風險。為了有效避開這些財務風險,企業必須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風險分析,針對財務風險采取合適的手段來應對,盡量避免或者降低財務風險給企業帶來的損害。企業針對可能的財務風險,也應該建立起完善的應對機制,加強財務管控。
   一、建筑施工企業現存的財務管理風險問題
   在現階段,由于市場總體環境和企業財務方面的發展存在局限性,企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財務風險,具體如下。
   (一)投標階段風險
   工程項目招標要求企業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進行各種規范的準備工作,對招標項目投資者的資信程度、項目建設所需的資源進行必要的調查研究,要詳細了解項目的投標規則和潛在競爭者的實力,從而制定科學的投標策略,從而提高成功的概率,并且獲得對自己有利的合同價格。但是,競標一旦失利,這一過程消耗的企業人力和財力往往得不到補償.其他前期投資也會石沉大海。因此,在建筑施工企業的招標活動中,如果不審慎、不科學地制定投標策略,就會因投標的失敗而影響企業其他項目的資金配置,從而導致財務管理風險。
   (二)施工過程的財務風險
   在承包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的成本支出存在諸多變動。企業在施工過程中能否將實際支出的成本控制在合同價格范圍內,決定著公司能否獲得預期的投資回報,也決定了公司財務管理的健康與否。首先,在較長的時間內,市場價格因素直接影響項目的實際成本。一旦項目主要原材料市場的價格無法預測,項目的建設成本將難以控制。這就導致了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風險。其次,在施工過程中,施工方案可能會發生許多變化。由于施工現場的條件和計劃,或由于自然災害等因素不能按期進行,會增加工程造價,財務管理風險增加。
   (三)竣工結算過程中的財務風險
   施工企業的項目投資需要按照合同約定的時間分期結算和回收。但是,建筑項目本身的技術復雜性、項目投資者的信譽情況、項目過程中經濟金融環境和政策環境的重大變化等因素都存在不確定性,會導致無法按照預期計劃收回項目資金。如果項目投資者因項目質量或工期的爭議而不能及時解決項目,施工企業不僅不能及時收回投資,但也面臨返工問題,需要增加成本支出,這對財務管理非常不利。同時,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可能導致項目經營投資者融資,項目資金未能及時到位也會給建筑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其他壓力。
   (四)分包過程中的財務風險
   在工程的實際施工中,施工企業會將不同的分項工程或技術工序分給不同的施工方。然而,在選擇分包合作伙伴和簽訂相關合同過程中,隱藏著許多財務風險因素。首先,如果合作伙伴不小心選擇,可能會存在施工質量的問題,導致施工企業不能按時履行總承包合同的相關條款;其次,與分包商簽訂的合同。行為人可能因對方的信用問題而導致違約風險。
   (五)相關管理隊伍建設不夠引發的財務風險
   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者對工程項目負有預算、核算和財務監督的責任。如果財務管理者的風險意識和責任心不強,就不能準確地識別和評價企業工作中的財務問題,就不能及時與有關管理部門溝通并及時采取防范措施。此外,企業的財務管理者因為職位的特殊性,如多相關管理者責任心喪失或者利益的驅使,可能會出現利用職權來謀取個人利益的現象,對企業的財務工作來說是巨大的傷害。因此,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者必須進行嚴格的管控,企業財務管理者的監管制度必須嚴格有效,才能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二、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內部防范策略
   企業自身財務管理的建設是預防財務風險的首要手段,通過企業內部對制度和人員的建設等方面,來防范財務風險,主要策略如下。
   (一)建立和健全企業內部的財務風險管理制度
   在財務風險的管控過程中,科學合理的制度是財務工作在合理范圍內、利用合理方式的保證。所以,要分析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比較不同的風險,找到解決財務風險的方法,并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在財務風險管理體系中,要注意對員工的培訓,提高其財務風險預防意識,提升其財務風險防控技能,注意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避免信息溝通不暢引起的財務信息錯誤。必須對財務管理的方方面面進行監督,并定期評估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淘汰不合格的財務管理者。對于財務問題做到責任到人,加強相關工作人員對本職工作的工作態度。
   (二)建立和健全企業內部的財務風險管理機制
   建筑施工企業除了利用企業管理制度來規范相關部門的行為,防范財務管理風險外,還可以通過建立內控機制。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提高經營水平、降低經營風險的重要方式。打造基于內部審計和會計控制的內控機制,可以減少企業管理體系中個體主觀因素和不科學經驗對企業決策的影響,保證財務問題都是經過了科學合理的管控過程。
   三、利用內部審計來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內部審計是企業自我評估和自我診斷的重要手段,通過科學合理的內部審計,可以及時發現企業的財務風險,尋找財務問題根源,從而進行及時的改進。
   (一)加強對項目關鍵審計主體的審計
   在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準確核算工程實際成本是最重要的工作。工程造價核算最困難的部分是工程量的計算,因此工程量是施工企業內部審計的關鍵審計對象。為了提高企業財務風險識別和控制的效率,必須首先加強對隱蔽工程和計劃變更的審計,加強對工程量計算方法的審計,逐一消除所有存疑項。其次,實地調查存在重大疑問的部分,并與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配合。最后,要認真檢查項目的價格要素,特別注意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    (二)對項目資金分配和項目費用進行跟蹤審計
   建筑施工企業在項目投資過程中,資金具有比較大的流動性,會在不同的主體間進行長時間的流動。根據財務管理報表和項目預算對具體項目進行跟蹤和審計,可以及時發現資金使用中的問題。并通過科學的風險評估系統對相關問題進行評估分析,幫助企業財務管理部門找出問題的根源,并采取措施預防和糾正。同時,通過對企業資本和項目造價內容的跟蹤審計,也可以發現施工企業內部控制機制不健全的地方,從而促使企業及時調整,對內部控制機制的相關制度進行完善和對風險防范方法進行改進,提高企業的財務風險管控能力。
   (三)確保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與真實客觀
   企業要想建立起科學合理的風險防控機制,必須重視內部審計這一重點,利用內部審計的價值,而這種價值的實現源于內部審計報告能夠客觀、科學地評價企業的財務管理和經營狀況,而且內部審計相對獨立于企業其他管理部門。因此,建筑施工企業需要在提高財務管理風險防控能力的基礎上,確保企業管理體系內部審計相對獨立而且工作客觀真實。需要注意審計人員的責任意識培養,提升其審計工作的技術手段,增強風險評估體系的科學性,而且相關部門對內部審計工作要有效配合,以實現審計工作對財務管理風險防控的價值。
   (四)加強財務審計人員與審計隊伍建設
   審計人員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審計的結果。對建筑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的分析和預測需要具備多種專業知識,包括市場環境、工程項目和財務管理等各方面的專業知識,還需要熟練運用財務審計軟件進行審計的能力,以及建立財務管理風險分析系統的能力。要加強對審計人員的上述方面的考評,并不斷進行培訓,以提高審核員的素質。通過適當的激勵機制,使審計人員在建設項目審計中更加負責任、更好地履行審計職責。審核員要有積極性,在施工中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發揮審計工作的價值。
   四、結語
   對于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來說,財務問題一直是大問題,增強財務風險管控能力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在企業的財務管控實踐過程中,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財務制度和審計制度,建立起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才隊伍和審計人才隊伍,從細節出發,嚴密防范財務風險,保障企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章俊.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及審計對策解析[J].財會學習,2018(17).
   [2]王茜.內部審計視角下建筑施工企業風險應對策略[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7(04).
   [3]耿飛.解析常見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難題和對策[J].時代金融,2016(14).
   [4]尹計蓮.施工企業審計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經濟師,2016(05).
   [5]謝殿波.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的成因與監控對策[J].科技資訊,2018(20).
   [6]金從永.建筑施工企業審計發現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6(10).
   (作者單位:軍委機關事物管理總局工程代建管理辦公室)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513039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