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體制改革下的電網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分析與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給整個電網行業帶來了重大的影響,在新時代背景下,供電企業如何適應國家政策調整以及市場變化,儼然成為供電企業所面臨的一個較大的挑戰。稅務籌劃風險能對企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輕則影響公司財務經營情況,重則影響企業信譽。供電企業作為大型央企,涉及稅種相對較多,納稅金額相對較大,容易造成錯報、漏報等情況,因此,合適的稅務籌劃對供電企業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電力體制改革;稅務籌劃風險;對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一)電力體制改革對供電企業的影響
2015年3月15日,伴隨著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的頒布,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就此拉開了帷幕。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不僅極大地改變了電力行業原有的市場格局,同時也給供電企業的運營和發展帶來巨大的挑戰。首先是輸配電價改革改變了供電企業原有的盈利模式,由通過購售價差獲取收益轉變為管制業務“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其次,以市場化為主導、相對獨立的電力交易中心削弱了供電企業在電力市場中的地位,供電企業可能將逐漸轉型為公用事業公司,為供需電雙方提供無差別的輸配電服務,削弱了供電企業在電力行業中的壟斷地位。
(二)電力體制改革對供電企業財務的影響
作為資金密集型大型央企,供電企業在電網建設、運維等方面投資金額巨大,尤其是隨著《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年)》的發布與實施,如何更好地解決投融資問題成為供電企業的一道難題。為了實現健康經營與發展,供電企業需要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輸配電價,在遵循不斷降低電價的政策要求的同時,也要使得供電成本能夠合理體現電價中,使供電企業保有一定的利潤空間和可用資金,這需要供電企業一方面要核準有效資產、合理成本;另一方面要求供電企業提升自身財務能力,做好預算與成本管控,開拓新的融資渠道,發揮財務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重要作用。
二、電力體制改革下供電企業稅務籌劃的必要性分析
供電企業作為大型國有企業,也是資金密集型企業,具有涉及稅種廣,稅額大的特點,準確及時繳納稅款不僅有利于供電企業保持良好的納稅信譽,也有利于減少供電企業因少繳、晚繳稅款產生滯納金及罰金,達到成本管控的目的。因此,供電企業需要進行稅務籌劃。隨著供電企業業務實踐形式更加豐富,以及內部管理問題的復雜化,影響稅務籌劃的不確定性因素越來越多。供電企業無論是在基本生產設施的建設、電力生產活動的組織、電力生產銷售合同的簽訂方面還是在投融資活動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一定的稅務風險。供電企業作為大型國有企業,本身就是所有企業的表率,應該帶頭及時準確繳納稅款,提升企業的納稅信譽。
三、電力體制改革下供電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分析
(一)稅收政策變動風險
在我國社會經濟制度下,不斷調整變化的政策是對經濟影響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供電企業外部環境中的主要變動性風險。稅收政策并非一成不變的穩定性政策,而是隨著社會經濟的變化而逐步進行適應性的改變。例如,2016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全面營改增政策以及2018年與2019年增值稅相關稅率下調等,對所有的企業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在稅收政策發生變動時,供電企業的稅務籌劃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然而,這種調整是根據政府稅收政策的變化而展開的,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從而增加了供電企業在稅務籌劃過程中的稅務風險。
(二)產權變動形成的納稅風險
土地使用稅是向使用國有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以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標準,按規定稅額征收,按年征收,分期繳納,只在縣級以上城市征收。供電企業繳納的土地使用稅主要包括變電站占用土地應繳納的土地使用稅、房屋建筑物占用土地應繳納的土地使用稅。在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下,電網企業內部也在進不斷進行調整變化,例如子改分、劃撥資產等,這些過程就可能涉及到稅務風險。供電企業上級單位(地市局)把資產劃分給下級單位(地縣局),一方面,供電企業財務部門的稅務專責更多關注增值稅、所得稅等較常規的稅種,可能會漏繳土地使用稅;另一方面,供電企業的變電站等固定資產管理通常由工程管理財務專責負責,母公司撥入變電站等資產時工程管理財務專責進行了固定資產入賬處理,但稅務專責不知道該事項,此時如果母公司因為撥出去了該項固定資產而不再繳納土地使用稅,那么針對該項固定資產就可能出現漏稅情況,形成較大稅務風險。
(三)供電企業員工稅務意識與稅務能力風險
一方面,供電企業財務部門更多是對企業經營成果進行核算與反映,企業很多具體業務不是財務部門能操作的,比如:企業在簽購銷合同時,是由采購部門和生產部門等部門實施的,如果相關人員不了解稅收政策,沒有按稅收法規進行操作,往往就會給財務部門的核算工作帶來很大麻煩。另一方面,稅務員的稅務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企業的稅務風險。很多企業可能都會意識到稅務籌劃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供電企業會制定條條框框的稅務籌劃方案,更多是稅務員根據自己的習慣和經驗來進行納稅籌劃,這容易出現滯納或者漏稅情況。比如,某供電企業代稅務部門征收的個人所得稅,每月稅局會有一定比例的返還,稅務員認為這是稅務部門返還的收入,不需要繳納增值稅, 而事實上,地方稅務局都是按提供經紀代理服務來征收手續費返還增值稅,稅率6%,征收率3%,需要繳納增值稅,這也可能存在稅務風險。
四、供電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對策研究
(一)密切關注稅收政策
現階段,我國經濟處于快速發展時期,為了適應經濟發展,與之相適應的稅收政策也在不斷調整變化,這些變化無論是給個人還是企業都會帶來較大影響,如果企業的稅務籌劃方案不能與國家稅務政策相協調適應,則這些精心籌劃的稅務籌劃方案將會面臨失敗的結局,給企業帶來較大的稅務風險。供電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的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國家稅務政策的變化,并針對這些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做到及時足額繳納稅款,保持良好的納稅形象。當然,供電企業也應當充分了解國家針對供電企業出臺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如農村電網維護費免收增值稅、代征基金地方優惠規定等政策,做到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 (二)及時更新梳理產權歸屬情況
供電企業可能會因為變電站等固定資產產權經常變動而漏繳土地使用稅或者土地使用稅繳納情況混亂的情況。因此,供電企業需要及時梳理產權歸屬情況,涉及撥入資產的,做好登記并按時足額繳納土地使用稅,而涉及撥出資產的,需要及時與撥入方溝通,提醒對方登記并按時繳納土地增值稅。供電企業的稅務專責也需要與工程專責及時溝通,防止土地使用稅的漏繳,稅務專責可以通過建立流水賬或者臺賬的形式,登記企業變電站等土地使用面積及產權情況,并做到每月更新,不斷調整。類似于土地增值稅,企業印花稅也可以按照土地使用稅情況,對企業簽訂的各類合同進行登記,并按時繳納印花稅。
(三)強化稅務風險意識,提升財務人員稅務能力
1. 提升所有人員稅務風險管理意識。作為大型國企,供電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涉及的稅收具有稅種廣、稅額大的特點,所有的業務流程都有存在稅務風險的可能,因此,供電企業首先需要提高管理層的認識,從思想上重視企業稅務風險的防范工作。如果企業的管理層能夠重視稅務風險防范工作,那么企業員工也會以此為榜樣,積極參與企業稅務風險防范工作,并且重視企業稅務風險防范工作。此外,員工作為企業的主人,為了企業更好地發展,避免和降低稅務風險,需要認識到稅務風險防范工作的必要性,從自身做起防范風險的發生。員工不僅要有防范漏稅、少繳稅款的意識,也要有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的意識,比如在收取發票時讓對方單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等。
2. 提升企業財務人員稅務能力。一方面,供電企業需要多組織稅務等方面的培訓,如有計劃不時聘請一些稅務資深專家給企業稅務人員講解最新的稅收法律法規政策和稅務籌劃方法等,多與當地稅務機關溝通交流等;另一方面,建立高素質人才引進機制,比如引進一些稅務專業畢業的高素質人才或者持有注稅證的人才,在企業內部形成良性競爭,有利于提高企業稅務相關人員的整體素質。此外,基于供電企業的科學發展和降低稅務風險的綜合考慮,電網企業應在財務管理部門內設立稅務風險管理崗位,稅務風險管理人員專職專責展開電網企業稅務籌劃以及所有相關事務,術業專攻,實現降低供電企業稅務風險的目的。
五、總結
供電企業稅務籌劃作為供電企業整體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企業全體成員的共同參與。政策變化、產權變動、員工稅務意識及稅務能力等都是影響供電企業稅務風險的重要因素,加強對這些因素的關注,并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統籌分析與利用,制定相應的對策和稅務籌劃方案,能夠極大程度降低供電企業在生產運營過程中的稅務風險問題。供電企業也需針對國家不斷變化的稅務法律法規政策,及時對稅務人員開展相應培訓,并在企業內部加強相應稅收法律法規宣貫工作,從而進一步完善供電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
參考文獻:
[1]田菲.企業稅收籌劃風險的成因及對策[J].中國外資,2013(03).
[2]龔毅.淺談供電企業稅務籌劃管理[J].會計師,2017(20).
[3]吳淑霞.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分析及其防范策略思考[J].納稅,2018(14).
[4]王玨.煤炭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及其防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23).
[5]廖俊梅.電力企業稅務風險籌劃[J].現代經濟信息,2017(24).
[6]陳青.新形勢下電力企業稅收籌劃工作研究[J].納稅,2017(14).
[7]姬靜.電力企業稅務籌劃的管理及技巧[J].納稅,2017(33).
(作者單位: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韶關供電局)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51358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