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新時代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與防范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行政事業的管理單位一直是我國的重要職能部門,其在管理方面,尤其是財務管理的工作質量好壞與會計管理信息也是息息相關的。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過程之中,會計這一行業是財務管理部門的主要工作單位,因此在進行會計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帶頭作用引導這一行政事業的發展。隨著當下行政事業單位,體制的不斷改革以及深入行政事業會計風險所存在的一些問題也在增加,那么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所需要采取的措施就需要對會計進行風險的評估,確保行政事業的穩定健康發展。本文將通過對會計風險的控制以及重要性入手,來進行對加強行政事業在會計風險防范中的措施以及要求,進一步加強我國對行政事業的保障。
【關鍵詞】行政事業 會計風險防范 管理單位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國家的各個領域投,相繼頒布了相應的制度與法規,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對我國行政企業單位的監管力度,促進了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行業的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不法分子通過鉆空子的形式,進行對個人企業的謀利。雖然相比以往這種事情已經降低了很多,但是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這些風險的控制,確保財務管理部門安全規范性運作,以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健康穩定的發展。
一、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控制的重要性
在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控制過程中,需要進行對其數據統計,由于屬于國有資產,在進行資產的估值以及銷售過程中,記錄是一項重要的數據,在根源上可以有效的避免出風險的存在,確保了行政事業的安全可靠性。會計在進行對行政事業單位某些活動的經濟統計時,也需要做到如實記錄這種記錄的數據是有關乎行政事業單位的風氣,一旦監管力度不到位,那么就會造成一系列的危害,還有就是在進行,每個環節的記錄是都需要按照相關的規章流程來進行,確保行政事業單位的信息準確,這種方法,對于國家未來行政事業的發展以及命脈的支撐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通過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行業的有效監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這種違法違規的現象產生,提升我國行政單位的公信力度。除此之外在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風險控制過程中,需要不斷完善其中的法律法規,加強對其內部的控制,使得相應的財務管理人員履行其相應的責任,確保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行政事業單位風險控制的基礎
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風險控制的過程中,需要遵循其整體規則,必須做到全員參與,責任確定到每個人,所以需要進行會計單位的管理人員具備整體性的規范制度,承擔相應的單位所需要面臨的問題,及時對單位所能承受的各類風險進行評估與預測,這樣才能更好的對企行政事業單位作出更好的完善規劃,做到權衡利弊,制定出妥善的財務控制策略。在進行行政事業單位的風險測評過程中,需要做到每一個人都參與進來,不要忽視一個人的力量,往往一個人的力量可以帶來巨大的風險或者利益,盡可能的減少或者避免會計風險的存在。會計風險的形成與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進行財務部門管理的過程用,要堅持責權分配問題,這樣有效的避免會計風險的問題發生,及時將其遏制在萌芽之中。作為國家的行政部門的管理人員需要對風險具有一定的預見能力,提前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對其的控制,這樣才能更有利于從源頭上發現問題,解決根源問題所在。當然行政事業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他們主要是為了提升對財務的管理,使得國家的資金得到最高效的利用,這樣有利于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對其的可持續性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
三、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管理方面所作存在的弊端
(一)財務管理部門的人員對風險評估意識不足
由于行政企業是非營利性的,對國家公民公共性的服務性單位,因此在財務管理方面,部門人員對其經驗不足,這也導致了對此方面存在一些意識較差的問題,認為只有難過,相關規定,對資金進行使用以及預算。認為只需要按照相關的規定進行對財務的資金使用,就不會產生會計財務,而且即使產生相關的部門進行處理。這樣的舉措使得國家的許多行政。這樣的財務管理部門意識,使得國家的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財務管理的過程中存在很大的問題,不利于其未來發展前景。
(二)在進行風險規避過程中缺乏科學性的規劃
從我國目前的許多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理方面的結構而言,缺少一定的科學性規劃以及決策技巧,在進行對會計風險的預測時,可能產生一定的誤差,然而決策的失誤會使得會計風險更加嚴重,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因此在進行行政事業單位制定相應的方法與措施是需要做到周密的分析以及合理的安排,這樣才可以有效的躲避由于投資所產生的風險。
?。ㄈ┴攧展芾頇C制不健全
由于我國在行政事業方面還存有一定的缺陷,因此在進行財務管理方面還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例如許多資產在進行一些物件的采購時,沒有經過相應的審查與審核,造成了許多行政事業單位盲目購買物品的現象。而且缺乏相應的管理機制進行對管理人員的約束,使得采購后的物件也沒有通過嚴格的驗收與保管,導致了單位數據產生誤差,這也是造成會計風險的重要因素之一,無形之中的經濟流失使得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程度也會增大。
四、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的管理方法
就我國目前的行政事業單位而言,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方面進行入手。首先是要明確崗位的職責,在行政單位中財務管理,只需要做到職責明確,并且相互牽制,各部門的管理單位都需要及時向財務部門進行對其的資料匯總,避免出現數據遺漏以及數據錯誤。而且會計這一行業需要及時對其進行定期的審查與考核,確保每個員工之間可以做到相互監督。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會計風險逐步降低,避免出現經濟損失。其次是完善預算管理模式在進行行政預算時,及時對預算進行調整,使得其符合當下的社會市場模式,通過完善預算制度來保證資金的正常使用。最后是加強會計內部審核的監督與管理,要使得內部機構具有最高的權威性,定期對財務部門的各項數據及時的統計,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使得財務制度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齊銀娟.淺析新時代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與防范措施[J].納稅,2019,13(35):62-63.
[2]廖宏昊.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范及控制措施探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9(18):51-52.
[3]王彩霞.試論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范及其控制[J].財會學習,2019(24):102-103.
[4]靳現芝.淺析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范及其控制[J].中國集體經濟,2019(25):132-13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51619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