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盧品慕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高職教育課程改革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課程建設之路,但也暴露出我國在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建設中的不足。繼續做好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必須明確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的目標;課程內容要實現多樣性與實踐性統一;課程設置要注意科學與開放性結合;要充分考慮專業特征與產學結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實行高職院校課程改革。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問題
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應以市場為導向,以實踐為主體,以培養應用型、實用型技能人才為出發點,從職業教育課程設置、課程模式、課程內容以及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經過10多年的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暴露出我國在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建設中的很多問題。隨著經濟全球化、科技的進步與文化的變遷,職業教育課程建設不能適應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已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熱點問題。
一、以市場為導向是高職課程改革的必然
國家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指出,我國高等教育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高等職業學院畢業生應具有基礎理論知識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素質高等特點。要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這就明確了高職教育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實用型人才,是培養有知識、有文化、懂技術、會操作的一線高級技術人才。在高職課程設計中,必然要求我們要堅決拼棄學科本位的觀念,緊緊圍繞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設計課程,設計教法,堅持理論適度,注重實踐操作,堅持校內學理論,校外培養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為目標。在專業設置、課程內容、教學方式和評價標準方面進行全面改革。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應突出職業、行業性特點。從這個意義上講,高職教育是一種就業教育,崗前培訓,是為公司、企業和農村農業培養合格的勞動力。所以,高職院校必須與特定的公司、企業、行業及農村農業緊密結合,以具體的職業崗位需求相結合。行業缺乏什么人才,學校就培養什么人才。因此,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應有明確的職業、崗位指向性,應在嚴格分析職業崗位技能要素的基礎上,確定教學內容,實施教學過程。
二、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現狀分析
10年來,我國的高職教育課程體系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建設之路。我們啟動了新時期高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計劃,高等職業專業種類已經基本涵蓋了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各種職業崗位和職業種類;全國遴選了415個專業進行了教學改革、課程改革和教學方式改革的改革試點;緊密結合行業、企業的需要進行課程設計;大力加強特色專業的建設,積極開展校企合作辦學;強調要根據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進行專業設置;調整與設置開發專業、編寫教材,把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緊密結合起來。既要克服忽視文化基礎教育的傾向,又要防止加大文化基礎教育比重、削弱職業技能訓練、片面追求升學的傾向。但是,我國的職業教育課程內容明顯地存在著缺陷。
強調學科完整性和系統性,忽視內容針性對和實用性。受普通高等教育課程體系的影響,高等職業教育在課程設計和教材建設上還未跳出普通教育課程體系的窠臼,從基礎課程、公共課到專業課,大部分都刻意維護和追求學科理論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形成本科課程的壓縮型,尤其在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與教學內容體系上,存在著明顯不足,難以符合高職教學基本要求。如法律科教材,注重了法理學理論,注重了法律條款,忽視了案例教學,教學過程只注重課堂教學,沒有實踐操作設計。教材編寫工作量大、周期長,教材內容理論性強、難度高,針對性和實用性弱,缺乏職業教育特色。
盲目設置的現象嚴重,滯后于經濟社會的發展。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課程設置只有個大概方向,沒有什么硬性規定,各院校在開設課程方面自由性任意性太大,有的學校為給學生方便,少開設科目,根據現有教師的情況進行課程設置;有的在課程設置上沒有考慮知識的銜接,導致部分該開設的課程不開設;課程設置位置人與人倒位,應是三年級開的課程在一年就開了,課程之間不銜接的現象比較嚴重。課程設置適應不了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如非財會班學生還學珠算,有的學校沒有把計算機課程當作必修課等等,課程設置滯后于經濟社會的發展。
課程設置缺乏社會調查,畢業生從業與專業脫節。二十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呈現出多種辦學形式,有緊密型的聯合辦學形式,即學校與企業簽訂協議,學校培養的學生,企業分配使用;有松散型的聯合辦學形式,即學校與企業有聯合辦學意向,學生畢業時,企業選擇使用人才,要求課程設置適應于辦學形式,適應于企業和市場的需求。但是,在現實中部分學校在課程設置上,沒有進行廣泛的市場調查,沒有和用人單位協商,只是憑借個別領導的經驗和愛好來設置課程,文化課和專業課,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不能形成完整的邏輯結構體系,甚至相互脫節,學生所學課程與企業和市場的要求脫節,畢業生從業與所學的專業脫節,嚴重影響學生就業。
職業課程內容設置空間小,制約著師生施展才華。部分高職院?,F行的課程,編制的內容嚴密而系統,條理而規范,缺乏學科之間知識的滲透,知識面很窄;有的課程規范了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行為,尤其是專業技術課,不能越雷池半步。
三、構建以實踐活動為主線的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
高等職業教育課程要打破傳統學科體系,按照職業教育特點和要求整合課程內容,根據技能型人才培養特點,重點研究職業實踐活動導向教學、行動導向教學、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情境教學和項目式教學。為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第一,明確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的目標。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強調課程目標的現實定位,就是要求依據現實條件確定課程目標,即確定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課程目標。我們認為職業教育作為直接培養一線勞動者的專門教育,使受教育者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是無可爭辯的永恒目標,更是永遠追求的理想。職業教育課程目標的定位既要以社會需求為中心,正確處理和認識現實的社會情況,又要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第二,課程內容要實現多樣性與實踐性統一。根據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和職業崗位對畢業生的要求,高等職業教育課程設計要求多樣性。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方式,即“提出問題一實踐操作一課堂理論一指導實踐”模式;在課程內容設置上可以采取從理性認識到感性認識方式,即 “系統理論一提出問題一實踐操作一經驗總結”模式,可以開發以培養學生智力技能和專業技能為目標的課程。課程內容的設計,要注重學科內的知識鏈接和學科之間的知識聯系,重視實踐性知識的傳授,注意實踐的操作規程,確實保證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比例達到50%以上。
第三,課程設置要注意科學與開放性結合。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與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勞動力供求市場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業終身制基本上已經被打破,一個人一生要轉換數次職業已變為事實。促進個性的全面發展、綜合素質的培養已成為我國職業教育課程設置的目標。隨著終身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全面教育等教育思想深入人心,科學地安排職業教育課程與專業成為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中心環節。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以及職業意識,開設教育課程的總學分比專業課程學分多,開設企業實習、創造研究、職業生涯等課程。高等職業教育在進行課程設置的時候,要注意吸納工商界人士和教育界人士共同參與的課程開發委員會,負責開發、審核和評價所有專業課程的實施情況。對課程的開發不只是針對某一階段或特定階段的學習者,而是面向所有從業人員的任何階段。專業和課程的取舍或更新方面,均嚴格按照職業群集或行業、企業的特點與需要來確定,并根據社會變革對人的知識、技能以及品質的要求,按個人發展的需要進行課程的調整,為在不同層次上提供更為靈活的職業教育服務。
第四,要充分考慮專業特征與產學結合。專業的差別往往導致能力、知識結構的完全不同,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思維和技能特征。高等職業教育在進行課程設置時要充分考慮到各不同專業特征,使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連接起來,已有經驗和未知領域對接起來。發達國家高等職業教育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一般都是兩個教學點―學校和企業。如丹麥高等職業學院的專業課程設置,是能適合在學校和較高技術水平的企業兩個地方實施的,學生在學校學習部分理論知識,在企業學習部分實際操作技能,學生能夠把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及時應用于實際工作中。校企統一教材,操作部分考試可一般在企業進行,理論知識考試在學校開展,學生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掌握專門的職業技能,保證高質量、高效率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有利于緩解企業勞動力緊張的局面。
第五,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實行高職院校課程改革。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要注意進行市場調研和職業分析,細化各專業職業能力結構,形成課程目標,構建以職業實踐活動為主線的課程結構。一是進行市場調研,了解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類型及各類人才應具備的素質、能力、能力范疇和標準,根據標準確立課程目標。二是請專家學者論證,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對社會調查結果進行診斷和分析,為制訂具體的課程目標提供科學依據。三是以市場需求為準繩,“就業為主、兼顧發展”選擇課程內容,實現基礎課與專業課程、實用課程與拓展課程,理論與實踐課程多種課程并設。四是加強選修課程設置,突出學生素質能力培養和職業指導課程,創建一個涵蓋多種市場需求的多元素的課程體系。
作者單位:廣西大學
參考文獻:
[1]瞿葆奎.課程與教材(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12-120.
[2]劉春生.職業技術教育導論[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89-96.
[3]鐘啟泉.現代課程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49-5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3843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