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實訓教學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劉振威 楊 寧
提要高職教育會計實訓教學因其自身的特色,從而使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增。本文結合我國高職教育會計實訓教學現狀,探討會計實訓教學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力求使會計實訓教學更加科學完善。
關鍵詞:實訓教學;實踐經驗;會計崗位;教學模式;仿真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
一、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實訓教學的重要性
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對會計人才的要求也日趨多樣化。不僅需要高層次的創新人才,也需要大量具有會計專業實踐技能的高級應用型人才。而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實訓教學作為高職會計教育的主要環節和精髓所在,對于培養學生應用會計理論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高職教育人才培養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時,由于會計專業的特殊性,受財務部門實際工作環境和商業機密等因素制約,其他專業普遍采用的校外頂崗實習的方式對于會計專業來說受到了極大限制。很多情況下,實習單位并不愿意實習學生過多的接觸財務信息,很多學生往往只能做一些最基礎的財務工作,甚至淪為辦公室打雜人員,使會計頂崗實習流于形式。因此,對于會計專業來說,會計實訓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實訓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起步較晚,而實踐教學環節的探索更是滯后,尤其是會計實訓教學又極其特殊,因此,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實訓教學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
1、對會計實訓教學不夠重視,課程設置不合理。目前,我國高職會計教學還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從而導致會計實訓教學沒有得到足夠重視,效果不佳。而目前會計專業課程設置中實踐教學所占比重過低,課堂理論教學與實習實訓的課時結構不合理。很多高職院校對會計專業主干課程《中級財務會計》、《審計實務》等一般只設置理論教學學時,沒有實踐教學學時,即使有也只是安排兩周的實訓草草結束,整個實訓教學完全流于形式。而這些主干課程恰恰實務性非常強,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訓來熟練掌握。
2、實訓教學內容和實訓過程不完善。目前很多高校的會計實訓教學照搬理論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或者按照理論上的一套比葫蘆畫瓢,導致教學內容和實訓過程存在很多問題。(1)實訓教學過程中不能充分體現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會計實訓教學很少有角色分工,整個業務自填制原始憑證至編制報表通常由一個學生完成,沒有相互之間的審核和牽制。(2)不能體現單據的傳遞流程,在目前的實訓教學中,所有的出入庫單、發票等原始憑證都有學生自己填制,單據在各環節中的傳遞關系根本不存在。(3)過分強調會計核算,忽視了會計監督和管理,目前的會計實訓教學基本都是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的循環,缺少了審核、監督過程。(4)會計的職業判斷力體現不夠,在模擬實訓中提供的具體的會計環境下,各種會計政策和會計處理方法都是給定的,沒有給學生鍛煉職業判斷能力的機會。
3、教師結構不合理,缺乏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會計實訓教學能否取得預期的效果,取決于它是否有一支經驗豐富、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但令人遺憾的是,現有高職師資隊伍中學科型教師仍占有很大比重。很多教師盡管學歷很高,但未真正從事過會計工作。他們大都是“從學校到學校”、“從書本到書本”,缺乏真正的專業實踐,缺少從業經驗。教會計的教師沒做過會計工作,大多數教師沒有專業技能證書,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比例遠遠不足。
4、實踐教學條件和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標準不完善。很多高職院校缺乏會計實訓教學條件,匆忙建立起來的會計實訓中心也不能滿足實訓教學的要求。很多實訓室和普通教室沒有什么區別,完全不具備真實的實訓環境,沒有企業財務部門的氛圍,也就無法做到完全真實化的工作狀態。同時,很多學校對于實踐教學缺乏有效的科學、規范的質量評價標準,使得實踐教學的水平難以評價,實踐教學的質量難以保證。
三、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實訓教學對策
1、加大對會計實訓教學的重視,設置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改革現有課程體系,確立會計實訓教學的主體地位。在課程改革中,要突出應用性,體現職業性,要強調教學以社會實踐和技能訓練為主,理論知識要為崗位技能培養服務。要以社會需求為核心,綜合考慮知識結構。對于核心課程如中級財務會計、審計實務等課程的教學學時必須設置相當分量的實踐學時,突出實踐性教學的主體地位,從而體現高職教育的特色和亮點,扎扎實實地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
2、完善實訓教學內容,改革實訓教學模式,使之更好地適應社會需要。實行分組教學,按實際會計崗位設置實訓崗位,建立完全真實的會計崗位牽制制度和稽核制度。每個小組選出一個財務經理負責人員分工及設置工作崗位,然后進行崗位輪換,直至每人輪換一遍,從而加強對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理解。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把職業道德和職業習慣教育貫穿實訓始終。通過實訓,要求學生全面了解和熟悉企業的單據傳遞流程、內部審計過程和日常財務管理工作等,將所學理論和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整個實訓中,不論從科目體系的設置、會計政策的選擇,還是內外部審核工作,都有學生在嚴格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和具體會計準則的情況下自己來選擇,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判斷能力。
3、建設專兼結合的、實踐經驗豐富的高水平師資隊伍。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教育質量得以保證的重要前提。加大對專職教師的培訓力度,建立專業教師不定期下企業進行實踐鍛煉制度,讓教師深入企業第一線,及時了解企業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熱點問題。同時,組建一支由社會同行專家、企業技術骨干等組成的兼職教師隊伍。聘請既有理論知識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事業會計人員到學校來指導實訓,把企業里會計業務處理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傳授給學生和教師,也可聘請一定數量的校外經驗豐富的會計人員來校兼職,承擔一些實訓課程的講授任務,培育好這支隊伍,讓它與學校專職教師隊伍形成互補,動態調節、優化整體師資隊伍結構。
4、建立完全仿真的會計實訓中心和科學有效的實踐考核機制。會計實訓中心不能像傳統的教室那樣,必須設置虛擬企業及企業的有關部門,要設置虛擬銀行、虛擬稅務所、虛擬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還要設置企業的上下游客戶單位,從而使會計實訓工作都能在真實的環境下展開。同時,會計模擬實訓室的環境要盡量做到真實,逐步做到會計的實訓教學與學生將來的崗位工作零距離。同時,要建立科學的實踐教學考核體系,將會計理論考試與會計實務操作考核相分開。重點考核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另外,進行畢業技能鑒定考核。在學生畢業前,由學校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事業會計人員,會同學校會計教師共同組成“會計技能鑒定小組”,對會計專業畢業生進行綜合鑒定,成績合格者才準予畢業。
四、結束語
會計實訓教學是高職會計專業教學環節的重中之重,是高職教育的特色所在。實訓教學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學生專業實踐技能的培養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從而決定了高職院校能否向社會輸送出高素質的、應用型的會計人才。因此,對會計實訓教學的探索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共同努力,以期培養出受社會歡迎的具有創新能力和綜合職業技能的高素質人才。
(作者單位: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彭培鑫.高職教育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J].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4.
?。?]張浩良等.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6.1.
?。?]張朝宓,蘇文兵編著.《當代會計實證研究方法》.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410357.htm